第230章 謎境之秘(上)
- 云起塵封
- 慕笛
- 3482字
- 2015-09-22 23:36:44
“什么青木尊者?我不知道。”李逸云脫口而出。“那就好,那就好。”雨晴拍拍胸口,一副好似脫了大難般的神色。但不過短短一瞬,她便又警惕了起來,掃視了一周來來往往的人們,生怕有人往這面瞧。事實上,就算是剛剛李逸云出手之時,也沒有幾個人轉頭過來,而現在更是無人問津。
但周雨晴仍是反復瞧了好幾眼才放下心來,拉起李逸云的胳膊小聲說:“師兄,你先跟我進屋里來。”說著便拉著他走進了街旁的一間還算寬敞的木屋中。一進門便是一排桌椅,一副小飯館的模樣。門口的一張桌子上,還放著一碗掀翻了的面條,顯得有些狼狽。
周雨晴領著李逸云走了進來,立刻便將門關的嚴嚴實實,還上了兩道鎖。之后揮揮手,施法將那片狼藉簡單的收拾了一番。李逸云滿腹的疑問,但見又不好打斷她,只好站在一旁等著。
而周雨晴收拾完了這些,依舊沒有停下來,而是走到了柜臺后面,將一張藍布簾子掀了起來,露出后面的隔間來。她輕聲招呼道:“三師兄,進來說!”以李如如云現在的實力,覺得小師妹做的這些有些好笑,但仔細一想,卻又是心中一痛。這不過豆蔻年華的少女究竟經歷了什么樣的日子,才養成了現在這樣謹慎的過了頭的習慣?無聲的嘆了口氣,李逸云跟著她走進了隔間。
“三師兄你坐!”周雨晴這時的神色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先是讓李逸云坐到了一把長椅上,又給他倒了杯茶,之后才在李逸云的身旁坐了下來。
“三師兄,你來到這里之后,就沒有人找上過你?”沒等李逸云那開口,周雨晴就搶先問道。李逸云皺了皺眉,還是實話實說道:“有啊,有那么個人,不過被我和一個前輩聯手殺了。怎么了?”
周雨晴的神色頓時又緊張起來,有些顫抖的問:“那人……叫什么名字?長得什么模樣?”李逸云踟躕道:“他沒說他叫什么名字。模樣嘛……留著副挺長的胡子,長的有些秀氣,可下起手來就太狠了!我差點就死在他手上啊!”說起這事,李逸云依舊心有余悸。
聽他說完,周雨晴瞪大了雙眼沉默了好久,才終于開口道:“看來青木尊者真的是被你殺的了,沒想到三師兄你現在已經強到這樣的程度了!”這時,語氣反倒不像之前那樣恐懼,變的自然了起來。
“哦?原來那人他就是你說的青木尊者啊!”李逸云恍然道。這時,他才終于得到了第一條有用的信息:原來他剛來到這天外天,便已經殺了一名名號不小的高手。
不過他此時心中的疑團卻更甚了,見周雨晴的神色平復下來,立刻問道:“小晴,剛剛你被打是怎么回事?”周雨晴神色有些黯然的說:“師兄你也看見了,這里是個小飯館,那人嫌我做的面難吃,就動手打人了。”說著說著,眼角開始有些許的淚花浮現了出來。
不過李逸云此時卻還想不到安慰少女,而是更加關注他所見到的古怪之處,追問道:“我之前便覺得有些奇怪,聽你這一說就更奇怪了!既然他這么欺負人,那些行人怎么沒有一個出手幫你的?”剩下的半句話是:怎么練看熱鬧的都沒有?但李逸云覺得這樣說有些嘲笑的意味,沒好意思說出口。
這次疑惑地變成了周雨晴,她一副滿臉都是問號的神色答道:“幫我?為什么要幫我?我修為比不上他,挨打是應該的呀!”隨后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了,師兄你沒經過《道經》的洗禮,思維方式還是華夏大地上的習慣,所以才會這樣問。”
聽著這話,李逸云心中一驚:記憶中的那個七八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兒,什么時候變得這樣崇尚力量了?即便是十年的時光也未免有些太夸張了吧?突然,他想到了另外兩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師父吳塵和師弟柳鳴。據李玉龍說,他們兩人也曾被吸入天外天的黑洞之中,而后在禹皇陵中意外的重逢之時,兩人的性格也是大為改變,變得李逸云有些不認識了。而他們與面前的少女,很可能有一個共同之處!
想到自己終于要找到師父性格大變的原因,李逸云的呼吸不由得也變得有些沉重了起來,他極力平復著心情,雙目灼灼的瞧著周雨晴問道:“小晴,《道經》究竟是什么?能說給我聽聽嗎?”
“師兄我從頭說起吧!這樣你也能聽得懂些!”周雨晴很是善解人意的說。隨后便從自己被吸入天外天之后說起,一直說到被那漢子打為止。當時玉虛宮內,包括吳塵在內的昆侖七仙正在爭論要不要派人去白云山增援。而天外天的那巨大的黑洞便在這時出現了,周雨晴叫它“天梯”。
天梯一出現,人們開始極力抵抗,但都無濟于事,紛紛被它吸入其中,周雨晴不過是堪堪達到上雷劫的水平,自然沒撐多久便失敗了。
而被吸入其中后,便有一個聲音在出現在她的耳邊,將在天外天中生活所要遵守的規則告訴她,并給她讀了被稱為天外天圣典的《道經》。
而《道經》所講的,便是一種思維模式。按照它所說,世間的一切,最終都是以強弱來評定。只要你足夠強大,你便可以擁有一切。什么德行、修養全都只是實力的附庸,有了實力談它們才有意義。而對于人與人之間,《道經》則主張:不涉。即不干涉與自己無關者的任何事情。所以之前周雨晴挨打,街上的人甚至連看都不看,而她自己也覺得實力差被打天經地義,這便是遵循了《道經》的準則。
被那神秘的聲音傳授了《道經》之后,周雨晴便失去了知覺,醒來之時便在這城鎮不遠的一片田地之中,身旁還有一個門中的師姐。兩人修為都不高,還不能達到不食五谷的境界。于是為了生存,便在這鎮子上開了家飯館,以滿足衣食住行。
在那之后,兩人一直在打聽其他同門的消息,但一直也沒有收獲。直到上午之時傳來青木尊者隕落的消息,那位師姐覺得師門中一定有人會到長生林去,于是便匆匆趕去,留下周雨晴看店并留心是否有同門尋來,以免錯過,于是便發生了之前的事情。
至于在天外天中生存要遵循的規則,其實也沒什么。羽化境界以上的生靈可以不食五谷,與俗事間的糾葛很少,因此限制他們的規則只有一條,那就是不許殺人。至于觸犯了的后果,周雨晴聽一位老人說過,從前曾經有人殺過人,被他殺的那人魂魄都還未散盡,便有一道巨雷劈到了殺人者的身上,瞬間將他化為烏有,一分一毫也沒有剩下。
而相對于周雨晴這樣修為低的,衣食住行與常人分別不大,因此也如華夏大地上一般有各種行業的存在,只是人數都要少很多。而對于這些人,雜七雜八的規矩倒有不少,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真正的鐵則也只有不許殺人一條。甚至像之前壯漢打人的行為,也是完全可以的,因為這也是根據《道經》中實力至上的準則生發而來的。
周雨晴的修為不怎么樣,可這段經歷講的,卻是有條有理,脈絡清晰,而且還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效果,聽的李逸云津津有味。但聽著聽著,李逸云便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那個性格溫和如水,內心卻堅硬如鐵的男人。自己小的時候,便常常聽他講故事,但現在。那人卻已經永遠的躺在了雪山之巔,再也醒不過來了。
幽幽的嘆了口氣,李逸云說道:“小晴,你也聽過二師兄講過不少故事吧?”周雨晴剛剛說完,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模樣。聽李逸云這樣一問,興奮地說:“是啊是啊!師父也說我說話像二師兄,要不我再……”說著說著,她的笑意也消失不見,有些黯然的說:“可惜二師兄他已經……”
見她雙眼含淚,李逸云有些歉疚了。連忙安慰她道:“好了好了!別想傷心事了,二師兄肯定也不想你傷心!還是給我說說《道經》的事吧?你居然相信它所說的?我怎么覺得它雖然有些道理,可是根本上卻是本末倒置啊!”原本李逸云認為,包括師父在內的人們之所以性情大變,很可能是被《道經》所蠱惑,但聽了周雨晴的話后,又反而覺得不可能了。因為他實在不相信,以師父多年的修行,會被這樣偏激的想法所蠱惑。
“三師兄你可別亂說!《道經》說的句句在理,是我剛剛總結的不好而已!”周雨晴倒像是有些生氣的模樣。李逸云心中奇怪,但還是連忙道歉說:“好好!是我亂說,你別生氣,咱們說說別的吧。”他又想著怎樣從別處找到線索。但周雨晴卻是不依不饒,自顧自的說:“我給你讀一遍《道經》的原文吧,這樣你就懂了。”說著,她語調一轉,一個奇異的聲音從她的口中跳了出來。
她說出口的剎那,李逸云的眼睛便瞪得老大,目光中已經盡是震驚之色。而他的整個身體也完全靜止了,喝空了的茶杯就那樣舉在空中,一動不動。
此時的李逸云,只覺得一股沛然莫敵的力量已經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無論是身體還是魂魄。而那力量的源頭,便是從周雨晴口中說出的話語。
她剛開口說第一個字的時候,這股力量就洶涌而出,而以李逸云如今的實力,居然連反應都來不及,瞬間就被完全控制住了。置身于這樣的一股力量之中,李逸云心亂如麻,一個字也聽不清周雨晴在說什么。但這股力量卻采用了極為簡單的方式,將這些文字直接烙印在了李逸云的魂魄深處。
說起來容易,但李逸云可是貨真價實的造物境界高手,而他所修煉的元靈,在自身的穩固上還要強于元神許多,單論抵抗干擾,李逸云的魂魄也就僅僅次于白曉蘇,比起秦玄和吳塵說不定都能不落下風。然而在這股力量的面前,李逸云那銅墻鐵壁般的防御就如同紙一樣,輕輕一戳便被戳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