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山雨欲來(下)
- 云起塵封
- 慕笛
- 3127字
- 2014-11-18 22:11:16
此時夕陽已經完全落下,天空開始鍍上夜色。李逸云對穆王拱手施禮:“陛下,天色已晚,臣今日先告辭了,改日陛下閑暇之時臣再來探望陛下。”穆王目光中帶著不舍,但仍舊沖他點了點頭:“如此你便去吧。”接著又有些不放心地問道:“你現在住在何處?”
李逸云如實答道:“傍晚時分進的城,打算現在去找住處。”穆王立即接口道:“還住在你原來的宅子里吧。這些年我一直有安排人打掃,應該還算干凈。”說著伸手入懷,掏出一枚黃銅鑰匙,遞到李逸云面前。黃銅的鑰匙一塵不染,將李逸云帶著感動的神色映照在其中。他接過鑰匙,向穆王拱了拱手。吳悠也向穆王施禮告辭,兩人并肩而出,消失在宮門之外。
到了趙祗的住處接了李聃,李逸云便與帶著吳悠來到了自己的府邸。用黃銅鑰匙開了院門,李逸云便再度走進了這個他曾經的家。滿打滿算,李逸云在這里也只住了半年左右的光景。但奇怪的是,此時的他對這里卻有一種由心而發的親切感,焦躁的心緒也稍稍安撫了下來。
走進連通著臥房的小客廳,李逸云示意李聃將買來的酒菜鋪在桌上,三人便圍著圓桌坐了下來,在桌邊立起三尺高的燭臺,映著燭火開始大快朵頤。一邊吃著,李逸云一邊問:“大哥,你這些年都去了哪游歷呀?怎么前些年都沒有你的消息呀?”
吳悠眼中的光芒再次亮起:“五年前你離開昆侖山不久,我也離開了。但我并沒有返回中原,而是去了趟昆侖以南的寒荒。那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地面的高度要比天地間的其他地方高出千余丈。因此造就了那里獨一無二的氣候:清晨和傍晚寒冷,中午又十分炎熱……”
寒荒獨特的氣候,聽的李逸云不住側目,可吳悠卻不多談,幾句之后便轉入了他的主題:“而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養育出一群不同尋常的藥物,他們都各自具有其他地方所產的藥物所沒有的功效。就連一些完全相同的物種,在那里所生長的,也與我們日常所見的藥效大為不同,于是我便在那里研習藥理,一待便是一年多。”
“之后,我又繼續南行,翻過了一座比昆侖上還要高的山峰,到了山那邊的身毒國,在那里我又見識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醫理。那里的醫道,并非如我們一樣,將人體按照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來劃分,而是探索體內的‘脈輪’,歸根結底也還是人體內氣息流動的學問,不過卻是另一種探索方式,這讓我大開眼界。”
“在那里待了一年,我又繼續向西走了一段時光,見識了一些新的東西,但我卻突然覺得自己缺少一些東西,至于缺少什么。我卻說不清楚,終于有一天,我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了——那就是真正純粹正統的華夏醫理。”
“我少年研究醫理時,因為叛逆思想作祟,總是想超越那些前輩,所以對他們留下的醫理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總想摸索出截然不同的方法,久而久之,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醫理,甚至還隱隱有超過那些人的勢頭。”
“可是,我在反抗他們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他們那千余年傳承所凝結的智慧結晶,現在我知道了。只有研習正統純粹的華夏醫理,將他們與我原本的醫理融會貫通,我才能更上一層樓!因此,我才在不久前來到了這里,同各大名醫相互探討,以求得自身的突破。順便也送些丹藥給天子,以助天下安定。”
李逸云沉默良久,黯然道:“大哥,我說句話你別不相信,我現在真是好羨慕你啊!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就沒那么灑脫了。”于是,李逸云整頓思緒,將自打離開昆侖山后的遭遇向吳悠悉數道來。吳悠靜靜地聽著他的講訴,也不言語,只是在李逸云說道一些令人扼腕的往事時,陪著他舉起酒杯。
一壺酒快要見底的時候,李逸云終于將往事說完了。此時的氣氛變得頗為凝重。吳悠將就被輕輕的放下,突然開口道:“想好給你的孩子起個什么名字了嗎?”李逸云一愣:“這……最近實在是事務繁多,無暇他顧,而且,我和劉蕊……”
吳悠擺手制止他:“這些都不是理由!無論你和你妻子將來怎樣,這孩子卻實實在在的流淌著你的血脈,他是你生命的延續,也是你的責任,無論何種理由,你都不應該逃避。”
李逸云低下頭沉默了片刻,隨即輕嘆道:“師兄你說的對!我一直沉浸在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中無法自拔,連自己的責任也忘記了!我要做父親了,這件事怎么看都是件應該高興的喜事。其實上天還是待我不薄的不是嗎?嗯!我得好好想想,給孩子取個什么名字?”他抬起頭來,目光中的哀愁卻已幾乎無影無蹤。
“老三的悟性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啊!沒想到愚兄詞不達意的一句話,竟能解開你的憂慮,這要是換個人,還不得和我糾結在給孩子起名字的事情上?”吳悠話一出口,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來,李逸云也跟著哈哈大笑。“干!”兩人再次將李聃斟滿的酒杯端起,一飲而盡。不過這次的酒,是甜的。
通宵達旦的結果,便是兩人第二天一直睡到中午才勉強爬起身。吃過了李聃帶回的飯,吳悠也不避嫌,就在庭院的正中拿出了放在儲物法寶中的煉丹爐,點起三昧真火,開始調配陰陽,煉制丹藥。不過李逸云問起他所煉的是什么丹藥時,吳悠卻神神秘秘地笑了笑:“等煉好了你就知道了。還不一定能成呢!”李逸云見他不愿說,便也不纏著問。
李逸云沒想到的是,中午過后,竟然有客人前來拜訪。而且這個客人還是當朝的太子——姬伊扈。姬伊扈的隨從們還帶來了許多禮物,李逸云推辭不下,只得讓李聃收下。
姬伊扈此時應該已經猜到李逸云與穆王的關系,不過李逸云可不會天真的以為,這是兄長對自己的愛護之情。三年前在鎬京的時候,李逸云便了解到,自己的這位哥哥表面和善可親,但在權利的爭奪上卻毫不手軟,幾個因為有才能而對他太子之位產生威脅的王子,都被他羅織構陷,莫名其妙的犯下罪狀,廢除王子的身份,貶為庶人。
不過李逸云也知道,權利的爭奪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戰場,若是因為兄弟情誼優柔寡斷,便會如姬遠那樣,陷自己與國家于危機之中。姬伊扈沒有將這些兄弟殺死,已經是很仁慈了。
面對著李逸云,姬伊扈滿口稱贊,而且言語恰到好處,只是稍稍夸張,令李逸云心這有防備之人也感到十分受用。李逸云明白,姬伊扈的目的便是拉攏自己,再無其他。
說到底,自己作為穆王沒有名分的兒子,是不可能對他的地位造成威脅的。而李逸云的遼國在諸侯之中,也許算不上最強大的,但卻是最年輕,最有生命力的!這對王朝接班人的姬伊扈來說,無疑是最有利的盟友。
而遼國想要發展壯大,自然便需要王室的幫助。在這一點上,姬伊扈的作用不可小覷。李逸云也想與太子殿下有個和睦的關系,于是兩人言笑晏晏,微笑著談了許久。
姬伊扈走后,李逸云又走街串巷,拜訪了些舊日關系還算密切的同僚。傍晚時分,再度由趙祗引領著進入宮中,又陪著穆王一邊閑談,一邊處理政事。時局果然如穆王所料,在大軍駐扎在洛陽之后,諸侯們的軍隊再不敢輕舉妄動,而鎬京城內的局勢也有了安穩下來的趨勢。李逸云見狀,心中也十分欣喜。
從宮中出來以后,李逸云和吳悠兩人帶上李聃,來到城中的夜市閑逛,夜市中精彩的戲法、美味的小吃都讓他們留戀不已。李聃不過是十來歲的少年,李逸云和吳悠也算不得老,幾人高興起來,便忘記了時間,一直到接近子時,夜市即將散場,才施施然離開。
正走在通往府邸的道路上,李聃和吳悠卻突然皺了皺眉。吳悠輕聲道:“什么聲音?”李逸云不能使用靈力,過了一會兒才聽到一陣馬蹄的聲響。李逸云心下奇怪,這么晚了怎么還有人在騎馬?
沒等他繼續思考,馬蹄聲變得越來越響,三騎高頭大馬出現在街口,朝著這邊疾馳而來。李逸云還想往街邊躲避,李聃卻指著當先一人驚訝道:“師父,那不是小張哥嗎?”
李逸云仔細一看,果然是自己手下名叫張小跑的傳令兵頭領,心中按叫不妙。將手高高舉起,大喊道:“張小跑!”那小伙子此時也瞧見了李逸云,連忙拉緊韁繩,等不得坐騎挺穩,便翻身下馬。趔趄了幾步才站穩身形,隨即立刻向著李逸云單膝跪地。接著,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將原本要上來攙扶的李逸云定在了原地。
“國主,燕國將領王漢倒戈,晉國軍隊被覆滅大半,龍門已失,洛陽周邊數個關卡也被敵方占據,我軍現已退守城中,如何應對,還請國主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