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長恨歌

  • 隨筆:情書
  • 初日曦閣
  • 3149字
  • 2021-10-16 07:51:09

小太監路過太上皇的寢宮,恍惚間聽見屋內傳來嬉笑之聲,可太上皇明明是獨居啊,哪個奴才那么大的膽子同他嬉戲?

細思極恐,小太監連忙將這事兒告訴太監總管。

總管不敢怠慢,即刻稟報了肅宗,李亨正批閱著今日份奏折,他眉頭緊鎖,安史之亂平息未久,普天之下百廢待興,此刻又聽太監總管稟報太上皇那里有動靜,李亨來不及多想,放下朱筆,連忙起駕太上皇處。

卻說這太上皇李隆基,本是龍椅之上,天子之尊,開創開元盛世,稱玄宗,卻因為安史之亂,馬嵬兵變,親口下令縊死了寵妃楊玉環,肅宗平定叛亂后,他一人深居宮中,不問朝政,這李隆基倒也是個情種,自楊玉環死后,他再沒有碰過其他女人,終日在寢宮內唉聲嘆氣。

李亨來到玄宗寢宮門外,整理了一下衣領,輕輕的推門走進去,他雖身為天子,卻不敢對自己親爹有半分怠慢。

李隆基一如既往的坐在榻上面壁著,一旁是已經放冷了的晚膳。

李亨鞠了一躬:“近日國務繁忙,沒能來給父親請安,還望父親見諒。”

李隆基一動不動的:“你忙你的吧,我一個人也挺好的。”

李亨作揖:“喏,”說罷作勢要走,卻又猛地一個回頭,“對了,我聽人說父親房內有嬉戲聲,不知是何人?”

李隆基猛地站了起來,火冒三丈:“誰那么大膽子,寡人誅他九族,這宮內自愛妃走后,再無他人。”

說著,竟有兩滴熱淚流出,李亨也不好再留下,道了聲告辭便離去了。

回去后,李亨下令,斬了那個說太上皇屋里有動靜的小太監。

再說李隆基這里,李亨走后,李隆基的床帷無風自動,里面竟走出來一個絕色美人,膚如凝脂,宛若天仙,一顰一笑,步步生蓮。房梁上隨之跳下來一個身穿道袍的長胡子道人,道人手執拂塵,視一旁的絕色美人如無物,他看了一眼李隆基:“貧道就請先行離去了,娘娘仙體,在凡間可待不了多久。”

李隆基卻仿佛沒聽到一般,想個癡漢一般盯著女子,嘴唇動了動,卻終究沒有說出半個字。

————————1————————

一場突如其來的兵變,亂了李唐的江山,唐玄宗無心抵抗,帶著禁軍入蜀避禍。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著成都前行,玄宗的黃龍馬車正居隊伍中間,車內,玄宗和楊妃嬉戲打鬧,好不親熱。

車外黎民,望著這浩蕩的隊伍,也只有在心里大罵一句狗皇帝,在平民百姓眼里,正是因為皇帝荒淫無度,東北節度使安祿山才會起兵反唐,在這些百姓眼中,安祿山才是那位救世之人。

然而,統治者與反叛者之間的戰爭,受害的,卻終究是百姓。

士兵們對玄宗早有不滿,走著走著,莫名的就少了一大堆士兵,敗是他李唐江山,勝亦是他李唐江山,李家劫難,與我何干,秉著這種心態,不少士兵趁著沒人注意便偷偷離去,這才出京僅一天,便有近百名士兵消失。

行至馬嵬,天色漸暗,將軍下令安營扎寨,天亮再走。

副將面色沉重的走來:“今天消失了很多人,大概數百人左右。”

將軍面色一樣凝重,沉默不語。

副將趁機拱火:“狗皇帝荒淫無道,不理朝事很久了,我們到底是為什么還要擁護他呢?”

將軍瞪一眼副將,沉聲道:“注意言辭,沒有陛下就沒有今日的你我,你我當以肝腦涂地報效陛下。”

副將長嘆一聲:“并不是我忘恩負義,只是陛下沉迷女色,不如我們去投奔太子殿下,也算是為朝廷盡忠了。”

將軍怒喝:“不得胡言!”

副將只好低著頭,不敢言語。

“那妖女也確實該死,禍國殃民,”將軍恨恨道,“傳令,圍住陛下馬車,除楊氏妖女。”

李隆基還在讓楊貴妃給自己喂葡萄,馬車卻莫名的被圍了起來,他如驚弓之鳥般惶恐不知所措,以為禁軍也叛變了,內心早已叫苦不迭。

禁軍將軍卻在這時在外求見。

高力士拉起馬車帷幕:“陛下,禁軍主將陳玄禮求見。”

李隆基驚魂未定,緊緊摟著楊玉環:“問問他怎么回事啊?”

高力士但是不緊不慢:“陳將軍目前正跪在殿前等著陛下召見呢。”

李隆基一聽,人家跪著呢,一下就放心了,大手一揮:“不見。”

既然還知道跪著,那就說明人家沒有造反之心。李隆基心里想著:還是這個陳玄禮會玩,這么多人圍著,多刺激啊。

這么一想,李隆基心里舒坦了不少,一邊想著以后給陳玄禮封什么樣的官職,一邊手掌在楊玉環妙曼的身體上游離。

馬車外,陳玄禮等到了一句不見,不禁怒火中燒,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咒罵:真乃紅顏禍水。

一不做二不休,陳玄禮直接就闖進了馬車內,高力士原本想阻攔,看了看陳玄禮腰間的大刀,咽了咽口水,自覺的縮到一邊去。

陳玄禮看著衣冠不整的李隆基二人,痛心疾首,當下就把刀架在了楊玉環的脖子上。

楊玉環瞬間花容失色,大氣也不敢出的,只能楚楚可憐的看著李隆基。

李隆基愣子一下,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底氣,大怒:“陳玄禮,你這是想造反嗎?”

陳玄禮一時語塞,看了一眼李隆基,卻沒有收起自己的刀,而是義憤填膺的說道:“這賤人勾結東北節度使安祿山,想要謀權篡位!”

李隆基自然不回信:“胡說,安祿山一向視楊妃如生母,稱干娘,豈會行茍且之事。”

陳玄禮怒目圓睜:“安賊還視陛下如生父,稱干爹呢,還不是照樣起兵反唐。”

李隆基一時無言以對,陳玄禮也不好步步緊逼,收起大刀,轉身背對李隆基,說道:“明早之前,此女此死于樹下,如不然,鄙人只好效仿安賊為民除害了。”

李隆基哪里還聽不出來,這擺明了就是要逼著自己弄死楊玉環。

陳玄禮說罷,自顧自的下車,命令部下就地安營。

良久,李隆基將高力士召了進來。

楊玉環蜷縮在角落里,她只不過一介弱女子,被挑選進宮,成為太子妃,當了五年太子妃,本來安好,卻不想被玄宗召進宮內,成了玄宗寵妃,她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但她和大多數女孩一樣,只想相夫教子而已。

李隆基和高力士謀劃了整整一個晚上,卻始終想不到對策。

高力士低著頭,不敢直視李隆基,他一字一頓,提心吊膽的說道:“當今之際,唯有賜貴妃一死,方有生機,以陳玄禮十萬之眾,若是兵變,陛下與老臣都將束手無策,任人宰割。”

李隆基沒有轉頭看楊玉環,他指了指馬車車窗旁掛著的白綾,無奈的點頭。

楊玉環惶恐的盯著李隆基,她無法相信,李隆基竟會如此這般絕情。

天色拂曉。

高力士手捧著白綾,將它獻給了陳玄禮。

陳玄禮派人將楊玉環押了出來,羅列著楊玉環的種種“罪名”,拿出高力士獻的白綾,將楊玉環縊死在枯樹下。

李隆基聽著陳玄禮擲地有聲的責罪楊玉環,卻也只能緘默無言,甚至,他不敢從窗子看楊玉環。

他小心的撫摸著楊玉環的簪子,老淚縱橫。

自古人間多少恨,無情最是帝王家。

軍隊開拔,依舊浩蕩。

————————2————————

太子李亨起兵平叛,平定叛亂后,李亨宣布登基,年號至德。

李亨將遠在四川的李隆基接回京城,奉為太上皇。

李隆基從此一人獨居宮內,整日面壁。

李亨也因為種種原因,很少前來請安。

這天,一個穿著道袍,手拿拂塵的道士突然就出現在李隆基的寢宮里,李隆基大驚:“你是何人?”

道士摸著胡須:“貧道曾有幸路過驪山行宮,那時音樂,猶如仙境。”

李隆基疑惑:“這里是皇宮,道士來這里干嘛?”

道士笑道:“陛下終日面壁,心中定是有不解之愁,我聽說東海蓬萊島,其中云霧繚繞,有仙女修行,號太真。”

李隆基隨即兩眼放光:“所言屬實?”

道士點頭:“修行之人,不打誑語。”

李隆基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姿態全無:“這么說來,道長有方法讓寡人與愛妃相見?”

道士不言語,伸手拿起案幾上的簪子,拂塵一輝,煙霧繚繞,一個仙女般的女子浮現,膚如凝脂細如雪,腮紅若醺貝齒白。端的是一個傾國傾城,閉月羞花。

李隆基大喜,張開雙臂,就要抱住女子。

這時又正巧讓小太監聽見了。

可是李隆基剛剛碰到女子,女子卻如煙霧般散去。

“這只是幻像,要真請仙子過來,還需另外做法。”道士面無表情,揮了揮拂塵,煙霧散去。

“如何做法?”李隆基有些許失落的問。

“陛下借我十年陽壽,我便可請仙子降臨,”道士依舊面無表情,似乎這是一件很簡單,很平常的事情。

李隆基猶豫片刻,點頭答應。

是夜,李亨離去,仙子降臨。

李隆基緊緊抱著楊玉環,傾訴著楊玉環離開后的種種事件,然而楊玉環只是微笑著,不言語,仿佛人偶般。

——————3——————

不久后,太上皇駕崩。

文人白居易在酒肆喝酒,遇到一個云游老道,經過老道調撥,白居易作詩一首,命名《長恨歌》。

歌中此情怎奈何?

此恨綿綿無絕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四子王旗| 巴彦淖尔市| 中西区| 凌海市| 平泉县| 新营市| 雷波县| 呈贡县| 浦江县| 布拖县| 芜湖市| 盐津县| 福清市| 彭山县| 宜兰市| 合水县| 舒兰市| 汕头市| 烟台市| 台南市| 通河县| 资溪县| 象州县| 宁陕县| 庆阳市| 合水县| 江陵县| 吉首市| 合川市| 那坡县| 闽清县| 玉龙| 紫云| 边坝县| 高密市| 唐山市| 霞浦县| 嘉峪关市| 天峨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