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動消費:女性消費跟金錢無關
一、沖動性消費者
沖動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一種心理現象。
一個女人可以在沖動之下專程打“飛的”去掃蕩名牌,也可以一時興起買下上萬的穿不上幾次的衣服。經濟學家說,女人的這種消費“軌跡”無法琢磨,因為沒有一絲規律可循。她們都是典型的沖動消費者。
在沖動消費者身上,個人消費的情感因素超出認知與意志因素的制約,容易受商品(特別是時尚潮流商品)的外觀和廣告宣傳的影響。因此,很難說消費中的女性符合經濟學的相關假設,她們的行為是非常不理智的,即非理性的。
一項科學調查顯示,90%的18~35歲的女性都有過非理性消費行為,甚至非理性消費占女性消費支出1/5以上。女性的非理性消費徹底顛覆了經濟學家所能預測的消費模式。你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她們在進入超市之前做了周密的購物計劃,但在出來的時候卻買回不少自己喜歡但并不實用,甚至根本用不上的商品。
二、影響女性沖動消費的影響因素

琢磨女人的消費動態,似乎成了難以完成的任務,她們總是有很多消費理由。但困擾著經濟學家們的是:女性為什么傾向于非理性消費?
首先,女性容易受情緒因素的影響,所以,女性常常情緒化消費。
據統計,有50%以上的女性在發了工資后會增加逛街的次數,40%以上的女性在極端情緒下(心情不好或者心情非常好的情況),增加逛街次數。其發生概率同男性去喝酒(開心時和不開心時)的概率幾乎相同。可見,購物消費是女性緩解壓力、平衡情緒的方法,不論花多少錢,只要能調整好心情,80%左右的人都認為值得。
其次,女性的敏感情緒還容易受到人為氣氛的影響。例如,受到打折、促銷、廣告等因素的影響。據專家針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18~35歲青年女性的調查顯示:因打折優惠影響而購買不需要物品的女性超過50%,受廣告影響購買無用商品或不當消費的女性超過20%,因商品店內的時尚氣氛和現場展銷而消費的女性超過40%,因受到促銷人員誘導而不當消費的女性超過50%。
另外,女性在選擇物品時,態度更傾向于猶豫和動搖,形成過度消費,尤其是在面對眾多種類的商品時。
事實上,對于所有人來說,商品選擇多的時候,通常都難于選擇。但這點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當她們面對眾多選擇時,常常會忘記自己最初的需求,在其他貨品的吸引下,改變購買的想法。這也是經濟學家們認為女性不適合做傳統經濟學中理性十足的經濟人的原因,僅從消費這一點看,她們犯的錯誤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