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肆:彼可取而代也

陳勝失敗后,手下的大將秦嘉立了一個叫景駒的人當楚王。但楚國的名將之后項梁不答應,他認為立楚王這種大事輪得著你嗎?當初陳勝就是打著我爹的旗號反起來的,論楚國的話語權,我是正統!

誰的胳膊粗,誰就有話語權。

胳膊粗的項梁率兵將秦嘉打敗,在正統的問題上取得了勝利。秦嘉戰死,景駒逃跑,后來死在了梁地,部隊歸降了項梁。項梁此時已經成為抗秦的第一大勢力。

項梁是如何變成這股勢力的呢?

靠的是手黑與祖傳的名氣。

史書中說,項梁是因為殺了人,所以帶著侄兒項羽逃到了吳中一帶,因為自帶名門光環,很快就和當地的頭面人物打成了一片。

吳中地區就在名氣特別大的江東。江東在哪兒呢?

攤開地圖,我們會看到,長江自鄱陽湖后突然往北走,所以九江之后的長江兩岸分為東西兩塊,吳越之地就是江東地區。

這塊地區也被稱為中華三條“龍脈”之一水龍的龍頭,自古人杰地靈。

項梁是著名的抗秦名將項燕的兒子,這是他祖傳的名氣。他有一個侄子,這是他手黑的武力保證,叫項羽(名籍,字羽,還是叫名氣大的吧)。

項羽一直讓項梁很不省心,小時候屬于干什么都不行的沒長性青年。學文,書讀不進去;學武,劍練不下去。

項梁看到接班人的這德行,很是失望。

不過,項羽卻認為自己很有希望,并有著自己的看法:學文,不過是記記姓名;學武,也不過對付一個敵人。要學,我就學“萬人敵”!

項羽從小就有著開連鎖超市的雄心,小賣部我是不打算干的!

項梁聽后大呼祖宗有靈,覺得他這個侄子是塊材料,決定教他“萬人敵”的兵法。

不過,沒高興幾天,項梁就明白了,自己的這位大侄子也就是過過嘴癮,因為項羽在學了個大概后,就又不肯繼續學下去了。

老項家眼看就這意思了。但項羽一到青春期后,項梁就又覺得自己的祖宗開始再次有靈,上天開始眷顧項家了。

因為侄兒項羽身高躥到八尺多(一米八五往上),在人群中一站,鶴立雞群,這身高擱現在都算高的了。而且,項羽力大無窮,據說可以雙手舉鼎。

好熟悉的名詞啊。

之前我們說過,史官是有自己的一套潛規則的,“力能扛鼎”不是個好詞。

不過,這個詞自打用在項羽身上后,卻有了另一層豐富的含義:

壯烈!

“力能扛鼎”的項羽在青春期后硬件不僅升級成了頂配,軟件也同樣升級到了最新款,整個人無師自通地成為干練之才。

他說一句話,雖聲音不大卻萬人拜服!

他領兵于陣前,雖弱兵新卒,自能生出熊虎之勢!

金庸先生有時會被問到一些關公戰秦瓊的問題,比較著名的問題是:老爺子您認為是郭靖厲害,還是蕭峰厲害?

其實應該不算個問題,郭靖的修煉時間占了大便宜,他一直活到了閨女和蕭峰同歲數,不僅降龍掌威猛無邊,還拿著完整版《九陰真經》和左右互搏的“作弊器”,按說他應該比蕭峰厲害。但金庸老先生還是說:“我覺得是蕭峰。”

看一下這段精彩的描述吧:

“他天生異稟,實是學武的奇才,受業師父玄苦大師和汪幫主武功已然甚高,蕭峰卻青出于藍,更遠遠勝過了兩位師父,任何一招平平無奇的招數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發出巨大無比的威力。熟識他的人都說這等武學天賦實是與生俱來,非靠傳授與苦學所能獲致。蕭峰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只覺什么招數一學即會,一會即精,臨敵之際,自然而然有諸般巧妙變化。但除了武功之外,讀書、手藝等等都只平平而已,也與常人無異。他生平罕逢敵手,許多強敵內力比他深厚,招數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總是在最要緊的關頭,以一招半式之差而敗了下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自知終究無可匹敵,從來沒人再去找他尋仇雪恥。”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最頂尖的猛人,是有巨大天賦加成的。

書到今生讀已遲。

人家這輩子投胎時,就是帶著劇本來的!

其實我也一直在猜測,金庸老先生是否是拿項羽為藍本塑造蕭峰的。

我們比較熟悉的,這種無師自通的天生猛人,也有低配乞丐版的,比如著名篾匠李團長。

真正令項梁覺得他這侄子并非池中之物的一件事,發生在秦始皇巡視會稽郡。

秦始皇旅游時的派頭那是相當足,走到哪,哪跪一地,前呼后擁,那種權力的氣場讓每一個見到他的人氣短。

見到大領導時,能做到侃侃而談,不慌不亂,甚至還能超常發揮的人,都很不得了。

比如說當初一塊兒跟荊軻去刺殺嬴政的秦舞陽,據說十二歲手里就攥著人命,別人不能跟他對眼神,動不動就得殺人解解悶兒。

結果看見嬴政后當場就尿了,為啥荊軻能留大名呢?因為他看見秦始皇不僅不尿,還能拔刀。

同樣,項羽看到的領導,也是氣吞萬里如虎的秦始皇,項羽作為一個鄉下小子,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彼可取而代也!

真正令項梁覺得他這侄子并非池中之物的一件事,發生在秦始皇巡視會稽郡之時。

秦始皇旅游時的派頭那是相當的足,走到哪兒,哪兒跪一地,前呼后擁,那種權力的氣場讓每一個見到的人都氣短。

項羽看到氣吞萬里如虎的秦始皇,作為一個鄉下小子,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彼可取而代也!

項梁聽見后嚇得趕緊將項羽的嘴捂上。

富貴看精神,功名看氣概!這是曾國藩相人的名言。

嚇得半死的項梁知道,這種氣概不是尋常之物,自己的這位侄子將來必定是個英雄大器!

時勢造英雄。項梁和項羽怎么也沒想到,淪為亡國奴后還不到二十年,屬于他們的機會這么快就到來了。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很快中原遍地烽火。

九月,吳地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打算起兵反秦,請你和桓楚(另一個當地名流)統領軍隊。”

這位郡守以為自己是天使投資人,給了項梁機會,這個新創公司會對他感恩戴德的。

他沒猜錯,項梁確實是要造反。不過很遺憾,項梁很明白自己身上這塊項家的金字招牌有多值錢,他根本沒打算要人投資,他要單干。

不過,不要你投資的具體含義是:投資可以,但不要你。

項梁先是在和殷通談事時讓項羽突然發難,一劍砍下了殷通的頭。隨后項梁手里提著他的頭,身上掛著郡守的官印走了出來。整個郡守府隨之一片混亂,項羽一連殺了一百來人,穩定住了局勢。

真猛啊。

一個人?一口氣?一百多人?

別驚訝,看到后面你就習慣了。

項梁隨即召集原先就都混熟了的豪強與官吏開會,自立為會稽郡守,并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

并且,項梁從招來的兵丁中篩選出了八千精銳。

項梁并沒有馬上過江去摻和造反的事,而是命令項羽率領這八千子弟去掃平周圍的不服區縣,打造自己的根據地。

這就是有見識,先看看情況再說。

二十四歲的項羽,正式開始了他的征程。

項梁起兵沒有多久,就傳來了陳勝兵敗的消息。

不過,在得到一個壞消息的同時,項梁還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不遠處的東陽縣(今東陽市)有一股力量可以利用,領頭的人叫作陳嬰。

陳嬰實際上是被架上造反的道路的。

東陽縣的造反青年殺了縣令,聚集了上千人,準備干一票大的。但蛇無頭不行,這幫人發現需要一個領頭的,所以讀過書、性憨厚的陳嬰就被推舉成了這支起義軍的首領。

你不干還不行,我們不識字,村都出不去!

每個好命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好母親。

陳嬰的母親就是一位好母親,最起碼這位母親分析問題相當有水平。她對陳嬰說:“自從我嫁到了你們家,就從未聽說過你家祖上有過貴人。現在你突然得到這么大的聲望,不是吉祥事。你應該找一個有能力的大人物,做他的屬下,造反成功能封侯,造反失敗能逃亡。”

知子莫若父母,勸孩子在天上掉餡餅時能夠剎住車,按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實在是不多見。

陳母就屬于雖沒文化但有見識的那類人。別當出頭鳥,順著大勢力走,成功有好處,失敗能跳車。

這短短的一句話,就是超脫于一般事物的大智慧,是一種萬試萬靈的處世客觀規律。

智慧的話,一句頂千言。

陳嬰不僅有個好媽媽,他還是個聽媽媽的話、不讓她受傷的好兒子。

陳嬰很低調,不斷積聚勢力,并觀察周圍形勢,尋找值得把自己的這只股票拋售的高點。

很快,他人生的第一次高點來了。項梁先是派使者前來,希望可以聯合作戰。此時陳嬰的部隊已經達到了兩萬人,賬面上算,算跟項梁旗鼓相當。

但陳嬰看準了項梁這個人,對使者表示:聯合作戰干啥?要干咱就合兵成一家子!

然后他就直接就把軍權交給了項梁。

陳嬰后來成為楚國的上柱國(相當于丞相)。項羽敗后,他又歸順了劉邦,最后開國封賞時還得到了列侯的爵位,并得到了善終。

聽媽媽的話,在很多時候沒有錯。

項梁在第一輪實力擴張后,開始向老家挺進。因為在那里,他才能將楚國項氏這桿大旗的動靜搞到最大。

項家的老根據地,在淮泗地區的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

此地遠離關中,一直是隱性反秦力量的總部。

事實證明,項梁這步棋再次走對,他不僅得到了項莊、項伯、項它等自家兄弟的助力,還在此地迎來了第二輪實力擴張。

英布來了。

英布是六縣人(今安徽省六安市),當年被當作罪犯去驪山修陵。在當時,驪山動不動就幾十萬罪犯一塊兒開工,英布結交了其中的很多危險分子,并找機會逃到長江做了大盜。

陳勝起義后,英布覺得在江上做大盜沒意思,格局太小了。如今亂世就是舞臺,得造反,這才是正經的出路!

于是,英布找到了江湖上傳聞很反動的番陽縣令吳芮。

吳芮果然是名副其實的反動派,而且看到了英布非常喜歡,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并派英布率著手下的幾千人北上攻打秦軍。英布在清波打敗了秦軍,還短暫地收復了“張楚”國的大本營陳邑。

后來,英布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還得到了陳嬰的歸順,已經成為東南第一大勢力,于是也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投奔了項梁。

之所以說這是項家的關鍵擴張,是因為從此時開始,項家的成與敗和此人有著最直接的關聯。

英布之外,像范增、鐘離昧、呂辰、蒲將軍等,后面項羽稱霸天下的班底全部在此時形成。

當然,還有一個人在這個時候也加入進來,卻成為項氏集團的最大遺珠,這個人叫韓信。

其實,老天早就將最好的兩位男主角一股腦地給了項家。

唉!一聲嘆息啊。

項梁在老家開始迅速壯大,人數達到了六七萬,他們不斷地收復周邊區縣。之后就出現了我們前面說的,項梁在得知秦嘉另立楚王后很憤怒,于是出兵剿滅了秦嘉勢力。

在剿滅秦嘉后,項梁集團如今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師出無名。

你出來打砸搶一頓,為的是啥?

你這個將門之后是打算自己痛快,還是打算恢復故國往日的榮光?

換句話說,你項梁是打算自立,還是立他?

如果自立的話,以什么名義立?如果立他的話,立誰?項梁在躊躇之際,范增幫他指點了迷津。

范增說:“秦滅六國,楚人的仇恨最深,人們至今還懷念被秦昭王騙入秦國致死的楚懷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詛咒是有道理的。陳勝失敗的原因就是不立楚王后裔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導致其勢不長。自從你渡江以來,楚地將領紛紛前來依附,就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人們以為你能復立楚國社稷。你現在應該順民意,立楚王的后裔。”

范增老爺子此時已經七十多歲了。按當時秦國人的平均壽命來看,活出別人兩輩子、比秦始皇還大好多的范增老先生,選擇了在這個紛亂的年代出山,燃燒自己最后的歲月。

他出山后的第一件事,就幫助項氏集團奠定了政治上的正確方向。

其實,范增這話之前張耳和陳馀也曾勸過陳勝,不過陳勝沒聽進去。

有陳勝這個反面典型擺著,范增的這段話掃清了項梁的疑慮。經過四處尋找,他找到了冤屈巨大的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楚王,此時這個孩子正在放羊。

新立的這位仍叫楚懷王,因為這個王號比較拉仇恨,最能讓故國老百姓想起自己的王上曾經被秦人欺負的可憐樣。

這一系列的章法都開始標志著,揭開秦末大幕的農民起義,此時已經變成六國貴族復國起義了。

這也就意味著,章邯之前的高維度打低維度的戰略已經不再具有明顯優勢了。

不再是洋槍洋炮對大刀長矛了!

這邊的第二波反撲浪潮,是吃過見過的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鹿邑县| 长武县| 峨眉山市| 上林县| 休宁县| 镇江市| 康马县| 周口市| 泾阳县| 云和县| 和顺县| 黄冈市| 海淀区| 田阳县| 健康| 武鸣县| 石狮市| 嘉义市| 天门市| 遂宁市| 玉门市| 怀仁县| 上杭县| 焦作市| 安仁县| 平昌县| 西藏| 五大连池市| 苗栗县| 和田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三亚市| 巴南区| 涡阳县| 厦门市| 晋中市| 金塔县| 揭东县| 龙州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