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2
- 溫伯陵
- 988字
- 2021-03-17 15:38:34
自序
我不是歷史科班專業出身,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業余愛好者,讀歷史也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探尋深藏在故紙堆里的往事。
以前翻開歷史書,關注的往往是最淺顯的人物故事。比如此人做了什么事情,某年去了哪里等等,從沒想過人物和故事的背后隱藏的究竟是什么。直到讀了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我才學會了全局俯視的新視角。從此以后再讀歷史,我便會把自己放在高高的外太空,以一種鳥瞰的姿態,把故紙堆里的往事聯系起來,形成一條串聯歷史事件的脈絡。
后來我把這種解讀歷史的方式用到了自己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寫作中。故事不再是單一的故事,人物也不再是單一的人物,而是把人物和故事串聯起來,描繪出時代變遷的跌宕起伏。
我原本以為這種寫法不會被讀者接受,萬萬沒想到,公眾號后臺經常收到讀者的留言:“以前從沒想到這幾件事能聯系到一起,感謝伯陵兄為我打開了新視角。”
其實應該是我謝謝你們。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堅持寫作的動力,也就不可能有兩本歷史書的出版,更不可能有現在的名氣。你們才是這兩本書的幕后英雄,在此再次表示感謝。
這本書依然是公眾號文章的精選合集,不過文章視角更為宏大,或從數百年的歷史變遷中說清楚某個時代、某件事為什么會發生,扒開某個人物或某件事的表象,深入挖掘其內核。
比如魏晉南北朝亂哄哄地鬧了幾百年,始終不能統一。如果用英雄史觀來看的話,肯定會斥責賈南風亂政、司馬諸王利欲熏心,但如果站在太空俯視就會發現,魏晉南北朝的亂局在漢武帝時已經埋下了種子。這顆種子用了幾百年的時間來發展壯大,終于結出天下大亂的惡果。
比如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英雄史觀會重點描繪李世民的傳奇經歷、秦王府的能臣干將、李淵昏庸等等。但我不會用這樣的眼光看歷史,因為李世民的傳奇和玄武門的殺戮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的遺風。
再比如太平天國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說是一群廣西“神棍”到處流竄,有人說是吃不飽飯的農民鬧起義。但本書換了一個視角,把太平天國運動和世界地理大發現聯系到了一起。由于世界人口普遍暴漲,導致清朝跌入“馬爾薩斯陷阱”,內地人口移民廣西,引起土、客之爭。地理大發現以后,基督文明跟隨歐洲船隊傳遍全世界,而兩廣又處于中西交匯處,所以太平天國才有了拜上帝教的思想。這也是本書的核心理念:往事并不如煙,時代自有因果。
我希望用自己的視角和大家一起從不同的角度讀懂歷史,然后用歷史的經驗來看待當下,展望未來。
共勉。
2020年8月25日
溫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