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確是對古代的武將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當鮮卑人將領令狐機出陣時,整個鮮卑大軍的士氣是蹭蹭的往上漲,每個人戰意都很高昂。如果令狐機真的戰勝了呂布,那么無疑是對士氣的再一次升華。但是一旦他敗了,士兵就很難再回復士氣。
就剛剛,呂布殺了令狐機之后,眾人的反應先是不可置信,再就是拿著弓箭射,除了為父報仇的令狐豹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去阻攔呂布。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應該就是這樣吧。
鮮卑人沒有了戰意,也要去安置一下令狐機的遺體和令狐部落的權利分配,沒有繼續堵在五原城下。
“曹性,成廉,現在是追擊的大好時機。鮮卑人沒有戰意,而且他們軍隊內部混亂,率領騎兵追擊一定能夠大聲。”
曹性和成廉眼前一亮,趕忙下城準備帶領昨天剛剛組成的騎兵去追擊。
雖然騎兵是昨天剛剛組成,但是邊疆的人自小就和馬匹,外族打交道,馬上作戰一點都不含糊。
少許時間后,曹性和成廉一左一右率領著一百騎兵向著鮮卑人追去。
野原熊腦袋里也想著如何能夠穩定令狐部落,沒有注意追擊的曹性。
當他回頭一看,嚇了一跳。他竟然忘記安排殿后的隊伍了,于是趕忙安排自己部落的人準備殿后。
但是傳達命令也是需要時間的,曹性和成廉已經殺到面前了。
鮮卑隊伍里大亂,野原熊一方面安排人手去對付曹性和成廉,另一方面又穩定內部秩序。
曹性不敢深入鮮卑軍隊內部,因為本來他們的馬匹就不如鮮卑馬匹,一旦鮮卑人緩過來了,他們可就完犢子了。
曹性和成廉的腦子還不至于瓦住,于是就以制造混亂為主要目的。
這時鮮卑人軍隊中出來了兩員戰將,揮舞著大刀沖向曹性和成廉。
兩人戰意高昂,見識了呂布斬將的威風,他們也激起了攀比之心。
成廉的武力也是不錯的,沒幾回合就殺掉了鮮卑將領,而曹性卻遲遲拿之不下,還好再耗費了十幾回合后殺掉了那人。
隨后,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選擇回城,這已經是戰果的最大化了,在貪心,就是人心不足蛇吞心了,小心撐死!
兩人帶著隊伍回到了五原,損失了幾個,但也無傷大雅。
雖然這次出兵也沒有爭取蘇大強的意見,但是蘇大強分得清,沒有在意。
呂布此時換了身鎧甲和馬匹回到了城門上,眾人紛紛笑著圍上去。
“奉先神武,此戰全仰仗奉先了。”蘇大強很是高興,還好有呂布。
呂布臉上難掩得意之色,但是這次他稍加收斂了,拱手道:“哈哈,低調,低調。哈哈。”
李恪沒有去逢迎呂布,而是去迎接率眾歸來的曹性和成廉。
沒等李恪說話,曹性搶先道:“鮮卑人陣型大亂,我們倆雖然沒有殺多少,但是光他們自己內部的踐踏就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保守點估計六百多死于馬下的。”
成廉接過去說:“也就是騎兵有點少,要是再多五百,我就能殺穿他們!”
李義高興地拍了拍兩人的肩膀,道:“這次狠狠地挫了他們的銳氣,看他們還敢犯我邊境!”
高順對于李恪卻有些驚訝,就這一份對于戰場的把握和時機的掌控,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再加上昨天的表現,高順更加對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刮目相看。
“鮮卑人估計不會善罷甘休,今天和奉先決斗的鮮卑人是令狐部落的首領,旁邊那個是他的長子,恐怕他們很快就會來報復的。”蘇大強不無擔心道。
呂布大大咧咧的說:“讓他們來!來一個我殺一個,來兩個我殺一雙!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眾人無語,這呂布真是飄啊!
鮮卑人在距離五原五十里外安營駐扎。
令狐機的尸體被令狐豹親手埋進了大草原內。
令狐豹眼眶痛紅,對呂布和漢人的恨意達到了一個頂峰。他的部落也因為令狐機生前的想法,將部落的首領讓令狐豹當。
令狐豹一個年僅十八的少年當上了首領,權力的充盈讓他復仇的欲望無限擴大,第二天就要提兵去攻打五原。
但是卻被野原熊攔住了,說:“憤怒會侵蝕你聰明的頭腦,就連狼神都不會保佑你!”
令狐豹大哭,身為草原上的漢子,流血流汗不流淚,但是因為他父親,他已經不知道哭過多少場了。
令狐機不僅僅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偶像,更是他心目中和狼神比肩的人物。
“我要報仇!我要親手殺了呂布!我要讓漢人給他陪葬!”令狐豹眼睛布滿了血絲,咬牙切齒的喊。
野原熊感受到了他的憤怒,知道也該讓他發泄發泄,心想:“那就過幾天進攻五原吧,反正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嘴上安慰道:“好,好,那就休整幾天,然后咱們就去攻打五原!”
令狐豹難得露出笑容:“一言為定!”
就在五原和鮮卑對峙的時候,并州新上任的刺史董卓到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云中郡的太守和五原郡的新太守崔鈞。
但是董卓卻沒有那么意氣風發,他正在為應付檀石槐和拓跋邱合伙的進攻而費腦筋。
年輕時期的董卓是一個十足的俊杰。早在他還是五郡良家子,也就是三好青年的時候,邊塞的少數民族就和他熟絡,甚至有幾個首領還送給他幾千只牛羊!
為了迎接朋友,董卓會殺掉家里唯一的一頭牛來招待,為人豪爽,且有十足的人格魅力。
到了晉陽之后,面對前任太守留給他的爛攤子,董卓雖然費些精力,倒也能應付過來。
他一邊堅壁清野,一邊造謠他帶著朝廷的虎賁之士五萬前來支援并州。又放出風聲諸如“朝廷大度,不想和鮮卑蠻子計較”“鮮卑是大漢的附屬,沒必要和它內耗”之類的流言蜚語。
董卓也是個狠人,在團結了地方勢力一致對抗鮮卑后,各個士卒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
他硬生生湊出了由世家和本土軍隊組成的一萬軍隊,其中五千是騎兵。
靠著良萎不齊的戰士,董卓竟然打敗了檀石槐一陣!
也因此,檀石槐對于大漢來人支援的說法深信不疑,正在準備退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