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博耀天海分公司算是正是開業(yè)。樂揚沒有辦開業(yè)慶典,也沒有讓別人送來花籃什么的。就這么不聲不響的開業(yè)了。
王珺、木妍和喬白上班之后,都是大眼瞪小眼。
這公司怎么看都像是皮包公司。
一家分公司就這么幾個人?
還有一個比他們還“菜”的人事專員——苗斕。
茶水間旁,王珺和木妍兩人在竊竊私語。
“這是博耀分公司?我怎么覺得像是假的呢?”王珺奇怪的問:“每個崗位上,就招了一個人?”
木妍無所謂的說:“他們只要給錢就行。我就是來做文員的。”
喬白也來到茶水間,他看了王珺和木妍一眼說:“公司剛開始,就坐滿了人有必要嗎?現(xiàn)在公司信息上網(wǎng)都能查到。這就是博耀的天海分公司。動動腦子。這里是哪?鴻運大廈!博耀的地方。”
誰會在博耀的地方,開一個掛博耀名的皮包公司?
王珺說:“我就是猜猜,總覺得哪里不對。”
喬白說:“肯定是不對。但我想,和我們沒關(guān)系。”喬白小聲的說,“鴻運大廈人浮于事,機構(gòu)臃腫……”他挑了一下眉毛。
不得不說,喬白確實有點本事。
木妍和王珺似乎明白了。
鴻運大廈里的人,一定會被分到天海分公司。
他們幾個新招聘的,就是鯰魚。
這就是葉千秋和樂揚的計劃。
辦公室內(nèi),葉千秋坐在沙發(fā)上,他問樂揚:“是不是該讓他們挪挪窩了。”
“當然。”樂揚說:“你那個難啃的‘骨頭’,分我一個。我讓他知道什么叫‘骨裂’。”
宮羽笑道:“就像我們當時做的一樣。”
六年前,博耀曾發(fā)生了一場不與外人道的“大戰(zhàn)”。
馬瑜珠遭到一眾老資歷的高管和董事的架空。領(lǐng)頭的王健民覺得自己羽翼漸豐,又趕上馬瑜珠離婚,正是發(fā)起行動的好時機。
一幫男人也不喜歡強勢的馬瑜珠在上面指揮他們,正好想將馬瑜珠趕下臺去。
當時的博耀已經(jīng)逐漸開始分裂。
這時,王健民他們忽略了一群重要的人——馬瑜珠的青年軍。
樂揚、蕭未平、葉千秋和宮羽是這群人中的領(lǐng)頭人。
在王健民架空馬瑜珠的時候,馬瑜珠早就進行了“反架空”。
高管們架空馬瑜珠,青年軍架空高管們。
繞到最后,王健民發(fā)現(xiàn)他們這些老人,已經(jīng)“懸在空中”,被連根拔了起來。
當時,博耀會議室內(nèi)雅雀無聲。
王健民鐵青著臉,馬瑜珠也冷若冰霜。
“馬總確定要毀了博耀嗎?”王健民說:“我們這些人對博耀意味著什么,你應該知道。”
馬瑜珠起身說:“知道。你王健民三十歲就在博耀,已經(jīng)工作了十五年了。如果比資歷,這里除了我,沒有人比得上你。”
“你還知道啊。”王健民不服氣的說。
“你也拿到了自己該得的。”馬瑜珠說:“你在博耀是‘二號’,你每年的收入也是第二高的。該給你的權(quán)利,我從來沒有吝嗇過,該給你的獎勵,我也從來沒有克扣過。”
馬瑜珠走到王健民旁邊說:“本來我們是共事時間最長的人,最默契的搭檔。我們花了十幾年,將原來的一個小廠子,發(fā)展成了博耀集團。而你……”
馬瑜珠拍了一下桌子說:“現(xiàn)在要反我?”
“這個位置。”王健民指著總裁的座位說:“能者居之。馬瑜珠,我自認為不比你差。我對博耀的貢獻,也絕不在你之下。”
“你說的對。”馬瑜珠說:“如果你這么說也對。在明顯的業(yè)績上,你確實比我強。”
王健民說:“沖你這句話,你還是個公正的人。”
“可你要知道,不能簡單的這么衡量。”馬瑜珠說:“如果是你算,韓信應該當皇帝,劉邦可能連個王都封不上。這么多年,你還不明白什么是領(lǐng)袖。”
“請您賜教。”王健民反問。
“知人善任,能者為先。因才施用,勇于放手。”馬瑜珠說:“時代不一樣了。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個性,也都有本事。現(xiàn)在是青年們的舞臺了,我們博耀就是平臺而已。上層負責人才調(diào)配,高層負責決斷,股東們只是賺錢。博耀不會再有一言堂。”
馬瑜珠惋惜的說:“健民,你到現(xiàn)在都沒看破這一點,還妄圖謀取控制,還想搞一言堂?你覺得他們能同意嗎?”
會場后面的青年軍們,虎視眈眈。這些小老虎的氣勢,反而壓過了王健民他們。
“這些青年軍。”馬瑜珠說:“他們是未來,也是現(xiàn)在。他們身懷絕技,勇往直前。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我們正經(jīng)歷著博耀的新時代,也見證著博耀的改變。”
王健民向后靠在椅背上,有些出神。
“健民。”馬瑜珠緩和了語氣說話:“我們兩個年紀加在一起都快一百歲了。兩個快要半百的老人,該明白什么是時勢。”
王健民閉上了眼睛。
什么是時勢?
就是青年一代的崛起。他們有思想、有拼勁;
前輩們摸著石頭過河之后,給大家留下的經(jīng)驗和積累,正在被青年們轉(zhuǎn)變?yōu)槟芰褪侄巍?
這些青年軍,就像是康熙身邊的摔跤少年,可以圍攻他這個“鰲拜”。
他們也許火候不到,但是各個精力充沛,武功高強。他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只要有馬瑜珠引領(lǐng),博耀會走得更遠。
這也說明,博耀只能馬瑜珠當領(lǐng)袖,青年軍只聽她的。
而樂揚就是那個給鰲拜撒上石灰粉的“小桂子”,一招制勝。
樂揚起身,從葉千秋那里接過了一份資料放在桌上。樂揚微笑著對大家說:“我和千秋、宮羽對王總的一些情況進行了分析。覺得他不適合繼續(xù)作為博耀的董事。”
“為什么?”
樂揚說:“馬總離婚,但是先生放棄了博耀的股份,馬總以現(xiàn)金的形式支付了對價。相當于和平分手。而王總,卻水深火熱。”
樂揚請宮羽詳細說了財務方面。
“王總的夫人最近這半年成立了三家公司。公司的注冊資金均為五千萬。是不是已經(jīng)出資到位我不知道,但是王總的夫人已經(jīng)開展了一些業(yè)務。明顯是虧損的。其實我不明白,王總的夫人為什么開始經(jīng)商了?”
王健民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樂揚對著馬瑜珠點了一下頭,然后問王總:“您說為什么呢?”
王健民的眼里,哪里能瞧得上樂揚?一個中層敢這么質(zhì)問他這個高層?
他剛要發(fā)作,馬瑜珠輕聲細語的說了一句話:“王總,小樂問您話呢。要不要,監(jiān)事會來問?”
王健民冷艷瞧著馬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