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九章
本期結論

有四萬七千萬的人口,有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在這版圖以內,民族大致同一。雖有少數異民族,從來不起斗爭。回到歷史上看,亦曾有短時期的斗爭,而經過相當的年代,總和主要的民族同化。這一個大民族,的確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這大民族是誰?就是我中國民族。中國民族的事業,不是一朝成就的,是逐漸積累而成的。在上古期,我們之所成就,已很有回顧的價值了。

上古期內民族展布之范圍

古代的漢族,只是黃河流域一個民族,同時雜居于中國本部的民族很多。讀第三章所述,已可知道了。然則我們后來,是怎樣逐漸展布,把這些異民族融合的呢?這個和漢族的拓殖,可以說是很有關系。大約在古代,漢族移殖到那一處,就帶著高等的文化同去。文化是有傳播的性質的。低等的文化,一定要同化于高等的文化的。而民族,是以文化為特征的。文化的融合,就是民族的融合。春秋以來的大國,如齊、晉、秦、楚、吳、越等,其初所居,都是夷蠻戎狄之地,后來卻變作聲明文物之邦。這就是我國民族,從古代的所謂中原,再向外一步的展布。其夷蠻戎狄同化于我,有可考的:如春秋時代,狄分為赤狄、白狄。赤狄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之間,大都為晉國所并。白狄在陜西的西北部,為秦國所并。西戎,從周室東遷以后,亦大都為秦國所并。秦國的疆界,直達到黃河。戰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學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長技,去制服他。就把雁門山以北之地開辟,直達今察哈爾、綏遠境。燕國又向東北展拓,開辟了熱河和遼寧。以上是正北方。至于南方:則楚國開辟了湖南和江西的西部。越國也開辟了江西的東部。秦國又吞滅巴、蜀,開辟了現在的四川。其兩廣、福建,越國的王族,已有在那里做君長的;楚國也有個王族,從貴州打通了云南,不過收入版圖,還要等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罷了。上古期內,我國民族展布的范圍,大略如此。

上古期內之制度文物對于后世之貢獻

至其制度文物,對于后世的貢獻也不少。在政治一方面,如官制、學校、選舉、兵刑、賦稅等等,后世都是承接著古代而漸變的。衣、食、住的材料,以及種植、烹調、紡織、縫紉、建筑等方法,交通的道路、器具、動力等,亦都是古代所發明,后世把它做了憑借,然后逐漸改良的。這個前文都已經說及了。還有兩件事,沒有能夠詳細說述,現在也得述其大略。

其(一)是文字。最初的文字,大概都是“象形”的,后來就又有種種法子了。指明一件東西的位置,謂之“指事”。如篆文上下二字,是在一畫的上下,各寫一個人字,以表明其為在上在下的意思。[2]把兩個字合起來,見得一種意義,謂之“會意”。如把人言兩字,合成一個信字是。兩個偏旁,一個取其意義,一個取其聲音,如江、河兩字,是把水字和工字可字合成,謂之“形聲”。其語言日漸加多,意義相類的字,從前合用一個,后來分別添造,謂之“轉注”,如有了“考”字,再造“老”字是。語言的意義不同,而發音相同的,就借用現成的同音字,不再添造,謂之“假借”。如“朋友”的“朋”字,就是古文“鳳皇”的“鳳”字,因為古音“朋”“鳳”相同,就不另造“朋友”的“朋”字是。這六種法子,謂之“六書”。有這六種法子,字就漸漸造得多了。馴至于有一句話,就有一個字去代表它。

◎文字的變遷

寫字之法,古人是用硬筆蘸(zhàn)漆,寫在竹木上的。也有時寫在縑(jiān)帛上。其筆畫的形狀,都是圓的。后世此種字,只用之于雕刻,所以稱為篆書。[3]秦朝時候,使用文字多了,書寫不及,就叫徒隸幫著寫。徒隸是不會寫字的,畫在上面就算。圓的筆畫,就變作扁的、方的了。這種字,因為其是徒隸所寫,后人就稱為隸書。雖然寫得不好,卻是寫法簡便,反而漸漸通行了。秦時發明了毛筆,后來又發明了墨,書寫就更形便利。但是竹木繁重,縑帛價貴,總還覺得不便。后漢時,蔡倫發明造紙,價錢才漸漸便宜起來。這造紙、造筆等事,雖說是一個發明,其實也是沿襲古代而漸變的。還有古代,要求永久之物刻之于金石之上,這雖不是印刷,實在也是印刷的遠源。

其(二)是貨幣。貨幣是交易的媒介。我國古代,使用最多的,大約是貝殼。所以“貨”“財”等字都從貝。次之則米粟、布帛等切于實用之物,也可以做媒介。然而體積小、價格高,可以久藏而不至于變壞,并且價格不易變動,使用起來又便于分割,總不如金屬的了。所以社會進化,交易日繁,金屬就漸漸變成主要的貨幣。齊太公替周朝立圜(huán)法,是金銅、布帛并用的。布帛的長和闊,都有一定的尺寸。黃金用得少,所以只用秤量的法子。銅用得多,就要鑄成一定的樣子。大公所定的圜法,銅錢的輪廓是圓的,中間一個孔是方的。這種形式以及銅錢和布帛并用之法,中國沿襲了幾千年。只有黃金,從魏晉以后,漸漸地少了,所以不用為貨幣;然而秦、漢兩代,都是金銅并用的。

[1]據《申報》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鑒。

[2]“人在一上為上,人在一下為下”,見《周禮·保氏》疏。

[3]篆字就是雕刻的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勃利县| 安远县| 星子县| 岫岩| 南康市| 仪陇县| 交城县| 东至县| 绥宁县| 墨竹工卡县| 阳信县| 揭西县| 黔西县| 扎鲁特旗| 开化县| 金阳县| 巴青县| 噶尔县| 临西县| 浮山县| 多伦县| 昌平区| 商洛市| 龙陵县| 佛冈县| 郑州市| 论坛| 恭城| 宜宾市| 三河市| 玛多县| 凌云县| 嘉善县| 大庆市| 本溪| 北流市| 怀来县| 沅陵县| 循化|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