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風(fēng)云之志
- 行路江湖人
- 秀逗小莽漢
- 2445字
- 2021-02-05 15:00:00
無欲而無求,無情而無愛,無牽而無掛,看破紅塵,行于世間不沾半滴緣,看似神仙卻是乞丐在要飯。
時光如梭,轉(zhuǎn)眼已是三個春秋。秀城依舊,人來人往,人去人留,沒有一絲波瀾,也沒有一絲變化。那城墻上野貓依舊在叫,似乎多了幾只,又似乎少了幾只。那西城的戶大娘依舊在那叫賣著豆腐,除了眼角上又多些皺紋以外,其余的沒有什么變化,豆腐還是那么難吃。
但對于秀城中一只不起眼的瘸腿小黃狗來說,似乎變了很多,至少對于它現(xiàn)在來說再也回不到從前。三年的時間恍如隔世,一分一秒都是那么慢長與難熬。它趴在地上,雙眼無神的看著盛滿飯菜的狗盆,它不是看上這盆中的殘羹剩飯,也不是沒有胃口。它是在等待,等待著一個改變它命運(yùn)的惡魔前來。
它很乖,沒有一只狗像它這樣平靜的看著身邊的食物,因為它記得每當(dāng)那個惡魔來到這里時,在看到盆里沒有飯菜的時候,它會遭到怎樣的命運(yùn),之后的數(shù)頓毒打讓它深深將這一切刻印在了靈魂深處,也許直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無法忘記。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小巷平靜如常,直到一個輕盈的腳步想起。小黃狗的耳朵第一時間捕捉到身后的動靜,輕快的豎了起來還抖抖了,很是可愛。而后小黃狗有氣無力的轉(zhuǎn)過頭,在確定來人后尾巴搖了搖了,才又看回自己的狗盆,開始平靜的等待它注定的命運(yùn)。
那人緩步而來,看似樣貌也不似小黃狗心中的惡魔樣子,到像是一個乞丐,一個十五六歲的乞丐。他雙腳穿著大小不同,樣式不同的鞋子,身穿一件油的發(fā)亮的粗麻短衣,頂著一頭雜亂分叉的頭發(fā),唯有一點(diǎn)比較讓人能直視的是他的臉。倒不是說他張的好看或是俊俏,而是他全身唯一干凈的地方就數(shù)他這臉了,想來也僅僅是好打理些。
那青年走到狗盆旁,緩緩蹲下身子,看到滿載食物的狗盆很是滿意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而后在身上摸出不知道藏在哪里的碗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青年的“勞作”很有細(xì)節(jié),先是將狗盆中的剩菜一根一根的拿起,而后裝進(jìn)自己的碗中,從外及里不放過任何一根,哪怕是一點(diǎn)殘渣,手法精細(xì)而又不失速度,想來早已熟能生巧。在這些做完后,這才開始將狗盆中有些發(fā)餿的白米飯大坨大坨的抓到自己碗中,只留少許在狗盆中。
在做完這一切后,青年為了展示自己的“公平”還將兩個一大一小的碗放在小黃狗面前說教道:“你看著,都一樣,你一半我一半。”說完便快速拿起手中的碗享受起,這一日的美味佳肴。
其實(shí)哪里是公平,那狗盆中除了發(fā)餿的白飯連一丁點(diǎn)的菜渣都不剩,而且那狗盆除了比那青年的碗大以外,那里面的白米飯比之青年碗中小了一圈,怎么看也不覺得那是公平。或者說這并非平常意義的公平,也許那位青年口中的公平是還留給了小黃狗一口的糧食,以至于不會餓死吧。至于這個青年為何如此“公平”,呵呵.......到是耐人尋味。
這位青年,也就是那小黃狗心中的惡魔,正是那三年前本該命隕小巷的李子牧。而那小黃狗的一盆狗食,恰好救了那快要餓死的李子牧,從此李子牧才有幸開始了他往后三年的幸福生活,而這并非反話,至少對于李子牧這樣的人來說是真的幸福。至于那救了李子牧的小黃狗命運(yùn)可不怎么好,這到不需要多說什么,只看那小黃狗比之三年前除了年齡大點(diǎn)以外,身形卻瘦弱很多,可以看出李子牧對這位救命恩狗有多“照顧”了。
三年間李子牧浪跡于秀城大街小巷中,開啟自己三年的乞討生活,成了一個如假包換的乞丐,真正的乞丐,期間也從來沒有回過早已被封存至今的李府,也沒有去過王家和周家府上。三年間他走街串巷,為了一頓飽餐機(jī)關(guān)算盡,扔掉了自己的尊嚴(yán),賣慘,裝傻無一不通,無一不會。唯一說道的地方還是李子牧從不做那違法亂紀(jì)之事情,到不說他有多守法,而是生性膽小的他可不敢做,也不是怕被抓去官府關(guān)進(jìn)大牢,而是怕被別人打一頓,疼痛的滋味他是知道了,也再也不想去嘗試了。
但有些時候也會事與愿,太過聰敏的他卻招來他同行嫉妒,使得他在初期被其余的乞丐揍的很是慘,而且還受到他們排擠。
要說緣由還并非就李子牧聰敏這件事情,其實(shí)當(dāng)初還是有一些秀城乞丐的小團(tuán)體想要讓李子牧加入進(jìn)來了,畢竟此人異常聰敏,誰不想讓他加入呢。可惜李子牧這人很是孤僻根本不想與人何人為伍,幾乎是拒絕了其他乞丐團(tuán)體的邀請。而且此人更是天性涼薄,無情無義,之前有一個小團(tuán)隊用了很大力氣將李子牧此人收到自己團(tuán)隊,可好景不長,李子牧這家伙為了幾個銅錢竟然設(shè)計陷害了他當(dāng)時那個團(tuán)體的老大,使得那人吃了官司被打的半死,那團(tuán)體也就覆滅了。
這讓李子牧成了整個秀城乞丐都討厭的存在,但奇怪的是李子牧卻不自知,只覺得是他們嫉妒自己能乞討到比他們多得錢,所以才聯(lián)合起來排擠自己。那些人越是排擠,李子牧就越覺得是別人嫉妒,世間錯都在他人,自己不過是命苦之人。
但這對于李子牧來說只是小插曲,那些人排擠自己就躲著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哪怕是少討點(diǎn)銅錢和飯食也無所謂,應(yīng)為自己知道自己有長期的“飯票”他根本不在乎這些。
反而李子牧覺得這三年的乞討是他最快樂的時候,無牽無掛,無欲無求,既沒有斗爭,也沒有生死顧慮,他如一個看破紅塵的“老僧”一般,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有時幸運(yùn)能乞討到一點(diǎn)小錢,就會買些瓜子或者蜜糖來改善下自己的生活。無聊的時候也會逛到燈火酒綠之地,隱去自身痕跡,躲在陰暗角落,遠(yuǎn)遠(yuǎn)欣賞著那春樓門前的絲絲春風(fēng),很是享受,也勿怪畢竟到了年齡,有些悸動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shí)在期初的一年中,李子牧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狀況。但傷了元?dú)獾乃绕渌g人都要瘦弱不少根本干不了體力活,而且他也不想去做那些體力之事情。做些輕松的吧,比如幫幫別人寫信或者類似讀寫之事,他又自恃清高認(rèn)為自己讀書不是為了干這些事情,自己應(yīng)該是大有可為,他又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久而久之也習(xí)慣了乞討生活,還覺得這是一件挺輕松的事情,茍且世間也不一定差,至少他自己還活著,李子牧倒是一直這樣想著。
可憐人自有可恨處,不管這話的對錯,至少用在李子牧身上到是貼切。如果李子牧就這樣碌碌無為,我們的書也就到此為止了,可世間之事總是變化萬千,李子牧的命運(yùn)也終究坎坷。
前方等待李子牧不是祥和安定,而是血雨腥風(fēng)。不是風(fēng)平浪靜,而是驚濤拍浪。既行江湖,自有江湖事。少年江湖行,持劍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