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皇帝有些不對勁
- 明末:開局干掉皇帝
- 倚浪
- 2021字
- 2021-02-07 17:41:00
你在注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注視著你。
晉商集團盯上了朱由楥,他們并不知道,朱由楥早早的已經盯上晉商集團。
只是,他現在位置不穩,時機不佳,還不到收割的時候。
朱由楥要干什么?
當然是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的煙草買賣!
自明中葉,煙草傳入內地以來。
已經開始廣泛在大明種植。
此前進行過禁止,但效果并不理想。
對于煙草來說,后世無數的經驗告訴他。
單純的堵,不如進行梳理,規范化生產,納入到正常稅收當中。
煙草稅,相比其它種植業,得到的回報無敵驚人!
自古以來,鹽鐵專營等項目,都是朝廷掙錢的大買賣。
可是在煙草稅面前,這兩個連小弟弟都算不上。
并且,比起鹽鐵專賣,煙草專賣的傷害性更小。
人可以不抽煙,但是不能不吃鹽。
每當過往王朝需要增加收入,便會在鹽稅上加碼,那誰受得了?
作為敏感的生活必需品,鹽的價格不能波動太大。
對煙草來說則不然,窮的吃不起飯,抽什么煙?
或者窮了抽便宜的煙,富貴人家抽更好的煙。
可以說,煙草專賣是世界經濟史上,一個特立獨行并且意義重大的項目。
鹽政一年不過兩百萬兩的收入,如果煙草運作得當,產生的效益,將會幾倍于鹽稅。
到時候,軍費等費用,完全可以從煙草稅當中扣除。
因為相信煙草帶來的收益,朱由楥投入很多精力。
于是乎,閣臣們發現,皇帝有些不對勁。
怎么,好好的皇帝不干,去擺弄東西了?
有點漸漸天啟化的跡象?
又是日常處理朝政的日子,天氣晴朗,人心舒展。
閣臣們出文華殿,正要出宮,遇上方正化帶著一隊匠人,這讓人很是奇怪。
沒聽說要修葺皇宮啊。
韓熿眉頭緊皺,伸手攔住他們。“方公公,那是何人?”
作為首輔,他有提醒皇帝的職責,若是玩物喪志的話,萬萬不可!
方正化也僅僅知道一些皮毛,但是為了減少麻煩,他索性一問三不知。
“喲,您可問錯人了,老奴也不知啊,我去給閣老打聽一番?”
老狐貍就是老狐貍,即便是推辭,也要表現出積極的一面。
韓熿搖搖頭,“算了,方公公如今是提督西廠,也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可不是韓某能指派的?!?
方正化依然客氣的說著,“些許小事而已,閣老莫要謙虛?!?
韓熿義正言辭的拒絕,“不可,不可,陛下才能給你安排差事,韓某絕無可能,此事當做我沒有問,方公公你當作沒有聽見便是?!?
又走了幾步,看著那些人,韓熿若有所思。
“方公公,若是那些匠人們,影響到陛下的話,還望公公務必告知。若是有下一個魏忠賢出現的話,我想,對于眾人都不是好事。”
方正化會意,露出笑容,“正是如此,老奴記得。”
或許,在別人看來,太監之中出一個魏忠賢,大大的加強了太監派的勢力。
其實不然,就因為魏忠賢過于強勢,搞的崇禎幾乎要取消掉東廠。
現在設立西廠,東廠又重新被重視。
雖然太監當中,沒有一個權勢熏天之人。
但是至少整體上,太監們又回到和文官勢均力敵的存在。
要是因為某個權勢太監的出現,搞的再出個崇禎一般的人物,一刀切的削弱太監實力,對于整個太監群體來說,絕非好事。
方正化自然能想通當中關節,所以很贊成韓熿的話。
韓熿不在意匠人的存在,但是有些人可一直盯著呢!
尤其是御史們,上次國債和恒生號的事情。
御史群體兩次被內閣彈壓,這讓他們很不爽!
左都御史前往洛陽,訓誡朱由菘。
群龍無首的督察院,被內閣壓制死死的。
沒辦法,頂頭上司不在,沒有人幫著他們在朝會上撕。
御史們那叫一個著急??!
而這次,得知皇帝召集匠人進宮之后。
御史們總算是找到蛋上的縫!
好啊,皇帝你這次可別想安生了!
督察院,御史何崇俊,一臉喜色的沖進公獬。
“各位,這次看看內閣那些大人們,還如何擋咱們的折子!”
“哦?何大人是有什么發現?”一個御史好奇的問道。
“哼哼,此番某得知,陛下在向宮里召集工匠!”何崇俊滿臉嘚瑟。
好像他拿到一十分了不起的把柄。
“可是,那又怎樣?”
那人有些不解。
何崇俊頗為恨鐵不成鋼,略帶嫌棄的說道,“你啊,想想當初天啟年間,是為何耽誤的朝政?”
“天啟年間?皇帝整日在宮廷做木匠活……哦,你的意思是,當今陛下也要弄亂七八糟之事?”
那人一點則明,確實是個很好的利用角度。
何崇建拍拍他,“怎么樣,我的消息是不是有大用途?此前,內閣總是封存我等的折子,且看這次,必然不會!”
另一人不明所以,“上次他們能留下我們的折子,難道這次就不會?我看未必吧?!?
對于內閣和皇帝穿一條褲子的事情,御史們很是苦惱。
偏偏現在左都御史還不在,確實想不出辦法。
“若是,內閣和六部,也都有想法呢?”
嗯?
何崇俊的話,比剛才爆炸多了。
“怎么,聽你的意思,有小道消息?”
何崇俊得意洋洋,“放心吧,這次,使勁參奏就是,內閣肯定不會卡著各位!”
如果,內閣將各自遞上去,或者內閣達成一致,向皇帝提出反對意見的話。
對于督察院來說,是一次重要的轉折點。
他們終于能恢復,以前合伙嗆皇帝的時候了!
何崇俊能如此自信,還是他得到消息,文淵閣大學士,錢龍錫,對于匠人進宮的事情十分不滿。
錢龍錫作為一名耿直官員,絕對不希望另一個天啟出現。
所以,便去找韓熿商議。
而首輔雖然認為朱由楥不會走天啟的老路,但是覺得,適當約束一番皇帝也是好的。
于是,他便默許錢龍錫的做法。
一場針對朱由楥的小風暴,便在醞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