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漢本名陳地鶴,人事部文員春燕還記得兩年前,他來工廠應聘時的情景。笑著問:“為什么叫地鶴?”當時陳老漢回答:“我的名字都表明了我是要扎根我們工廠,像土地一樣牢固,又像白鶴一樣高飛。”說完,很得意的看了看春燕。
春燕當時被逗笑了,覺得這個新來的備料員不一般。
時間回到兩年前的那個國慶節。工廠為了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集團準備搞一個國慶文藝晚會。
各部門開始準備節目了,備料組十幾個工人,自創了三句半。
正式演出的那個晚上,集團所有員工及家屬都來到總部廣場,場面十分熱鬧。所有總部高層也都坐在前排,準備觀看。
演出開始前,董事長上臺講話。陳老漢第一次看到董事長,非常激動。雖然化妝了穿著演出服,不好走動,他還是擠到臺邊。董事長話音剛落,他就帶頭拼命鼓掌。
快到備料組的節目時,大家到處找人,好容易才找到陳老漢,他還混在前排癡癡地盯著落座好了的董事長。
“備料組,生產忙,眼疾手快保順暢,靚。”
……
接著該是陳老漢的詞了。
“董事長,謀大事,兢兢業業為工廠,棒!”
他完全換詞了,弄得下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么接了。
……
陳老漢在晚會上獨創的三句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起碼,董事長知道了有個新來的中年備料員還挺風趣的。
陳老漢為自己在晚會上的機智表演,暗自得意了好久。
工余時間,備料組的同事們經常打趣陳老漢。“老陳,你說你有這才華,跟我們一起在車間做工,不是屈才了。”
“別叫我老陳,我今年38歲,比你們大不了幾歲。再說我上學的時候,語文成績就很好,老師經常讀我的作文。”
大家也就樂一樂,誰也沒有把誰的話,往心里去,只是覺得陳老漢有點與年齡不符的天真。
有段時間,國外訂單猛增,工廠需要加班趕貨。董事長親自來工廠給大家鼓勁,他到每個工位都走了走。
走到備料區時,只見老陳放下手里的活,快步來到董事長面前,立正姿勢:“董事長好,我覺得我們從現在起,應該倒班,但不是所有的工位都倒,比如樣品室就不需要倒,這樣效率會高很多。我們備料組倒班給大家先選班次,剩下的歸我,我怎樣都行。”
一席話,既有對工廠全局的考慮,又展現了自己無私的精神,董事長聽得眉開眼笑。
“這位同志,很不錯啊,覺悟很高啊,誒,你是上次說三句半的那個?”
“報告董事長,是我,我是陳地鶴。”
“老陳,你是哪里人?”
“董事長,我今年38歲,來自魚米之鄉湖北。”
“哦哦哦,38歲,那不能叫老陳,正是年富力強啊,好好干,年輕人。”說完,董事長拍了拍陳老漢的肩膀。
陳老漢半天還沒有回過神來,他摸了摸被董事長剛拍過的肩膀,望著董事長離開的背影,吃吃地笑出聲來。
備料組長小李被剛剛這一幕驚呆了:什么時候輪到他這個新員工搶著跟老總說事?
莫名驚訝的還有備料組的其他同事,有的來工廠幾年了,都沒能跟董事長說上一句話。大家以為自己沒有必要跟董事長說什么,有什么需要反映的,直接告訴組長,組長上面還有車間主任,車間主任上面更是還有經理,一個普通員工何苦操這個心?
陳老漢還就操這個心了,這一操不要緊,居然把自己操到經理的位置上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老陳不止一次這么想。
大家對老陳這么好表現,都有些看不習慣。本部門的人更是因為他做事一般般,不見得吃苦耐勞,在老板面前圖表現又那么積極,都不愿意跟他說話了。
幾個月前,工廠原來的張經理調到總部負責物流去了,經理位置便空了出來。
幾個車間主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樣品室的劉技術員也有意,他們都想努力爭取這個職位,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吧。
然而,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陳老漢當上了經理。
除了老陳自己,大家似乎覺得不可思議,從備料員直接升為經理這在廠史上從未有過。董事長一向謹慎精明,怎么在這件事上讓大家不理解?又莫非陳老漢確有過人之處,大家沒看清而已?
當上經理后的老陳覺得非常適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聰明的大腦,本來就最擅長搞管理嘛,這次破格升職,不過是工廠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