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衡:羅伯茨法院里的法律與政治
- (美)馬克·圖什內特
- 598字
- 2021-02-07 11:08:48
55
哈麗雅特·邁爾斯的名字冒出來時最高法院的記者們感到十分驚訝。此前的司法提名沒有提到過她,而潛在被提名人名單只包括那些意料之中的候選人,即聯邦主義者協會關系網中人盡皆知的共和黨法官。邁爾斯的出現源自該提名過程另外一個不明顯的特征。在其他方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總統傾向于提名自己人入主最高法院。對于約翰·羅伯茨的選用是多個因素造成的,即便羅伯茨也是布什的“自己人”,是老布什安排在上訴法院的“自己人”。哈麗雅特·邁爾斯甚至更是布什的人,在白宮與總統朝夕相處。
總統傾向于自己人并不是因為他們認為被提名人會對自己有些忠誠或因為該提名尤其心存感激。正如可能是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那種恩惠的問題在于每次提名都創造了十個失望的敵人和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最高法院法官可能被呼吁展示個人忠誠的機會是非常少見的。或許有人會把保拉·瓊斯(Paula Jones)訴比爾·克林頓案當作這樣的一起案例,而且很多歷史學家也暗指弗雷德·文森(Fred Vinson)在一起有關哈里·杜魯門(Harry S.Truman)朝鮮戰爭期間奪取鋼鐵廠案中的立場受到了文森與杜魯門私人關系的影響。這類例子中,作出任命的總統的行為在當時所處的情形馬上引發了爭議,而且從本質上講也是有爭議的。但是,絕大部分總統都沒有卷入此類案件,把某人安排進最高法院以防這種可能性說不過去。最大的可能在于,總統喜歡用自己人是因為他們希望能盡可能相信未來幾十年甚至在自己下臺后該被提名人的行為能讓自己有個光輝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