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小學生古詩文130篇
  • 童承基 費蔚編著
  • 793字
  • 2021-02-23 15:54:13

三年級上

30.所 見

[清]袁 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鳴蟬

忽然閉口立。

【查閱詞典】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動,回蕩。 ③林樾:綠樹成蔭的樹林。樾,樹蔭。 ④意欲:想要。 ⑤捕:捉。 ⑥鳴蟬:鳴叫的知了。

【領悟詩意】

一個放牛的孩子騎著黃牛,一邊前行一邊唱著歌兒,那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久久回蕩。牧童看到了鳴叫的知了,想要捉住它,所以突然間停止了歌唱和前進。

【了解作者】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才華出眾。辭官后退居江寧,在小倉山筑隨園。所著詩文頗多,主張寫詩應當抒寫性靈,風格獨成一體,與紀曉嵐并稱“南袁北紀”。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等。

【交流感悟】

這首詩以明快流暢的筆調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看,他騎著黃牛,唱著歡樂的歌兒,在山林間自由自在地前行。這孩子多么純真無邪,多么悠閑自得呀!忽然,他聽到知了的叫聲,真想捉一只,于是干脆停止了歌唱,停住了腳步,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捕捉的時機。而捕捉到與否的懸念,就成了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

詩歌成功地捕捉了孩子的動態變化,由走到立,由唱到閉,由動到靜,富有戲劇效果。而“童真童趣”這一主線則貫穿全詩。

【拓展視野】

1.袁枚曾任沭陽知縣,“為政,終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訟獄立判無稽留”,大案也從速辦理,所以當地社會秩序十分安定。他關心農事百業,“關心米價問江東”,被百姓稱為“大好官”。離任時,百姓夾道送行,灑淚話別。袁枚七十三歲那年重回沭陽,許多百姓趨前三十里迎接。袁枚因此在《重到沭陽圖記》一文中真切寫道:“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2.介紹袁枚的另外兩首詩,跟《所見》一樣,題材也很小,但情趣也特別生動,非常值得品讀背誦。

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

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

詠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通化市| 宜都市| 柳林县| 来安县| 陈巴尔虎旗| 潞西市| 易门县| 中宁县| 大埔区| 定南县| 瓮安县| 东丰县| 敦煌市| 安丘市| 东乌| 冀州市| 墨玉县| 和平区| 麻城市| 高陵县| 龙游县| 南木林县| 武穴市| 玛沁县| 大新县| 临海市| 长垣县| 淳化县| 馆陶县| 卫辉市| 鹰潭市| 宁明县| 西乡县| 临夏市| 平昌县| 阆中市| 红原县| 通江县| 全南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