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 重啟二零一零
- 沐易生
- 2037字
- 2021-02-19 23:30:00
采訪完張露,主編交給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一半,小吳捧著手機屏幕看著,心里悄悄松了口氣。
至于這個理科狀元,怎么到現(xiàn)在還沒見到他人?
“你好,是吳記者吧?”某人出現(xiàn)在了小吳身前。
小吳抬起腦袋看了一眼楊一沛,心情立馬糟糕起來。
上次就是因為采訪這個家伙自己才受到了主編嚴厲的批評,事后還有人把采訪視頻掛到了網(wǎng)上,倒是讓這個小子火了一陣。
“你有啥事?”小吳記者正在猶豫著要不要再給理科狀元打個電話。
楊一沛清了清嗓子,微笑著說道:“我是行知教育的老師,你要不要采訪我一下?”
“沒興趣沒興趣。”小吳敷衍道,他的另一半素材還沒著落呢,哪里有功夫搭理這小子。
不過話說回來,這行知教育看著也挺正規(guī)的,無論是從師資力量,還是教學理念來看,都算得上是蓮城最先進的了,哪怕硬件設施差了點,但這個樣子反而在家長中更吃得開。
只是讓小吳感到郁悶的是,之前也從沒聽說過行知教育啊,怎么突然就平地里冒出來了,邀請了那么多教育界大咖,甚至是讓今年的文科狀元來當老師?
當然,小吳郁悶的一點也在這里,為什么對面這個兩三句話就能把女同學欺負哭的家伙也能在這里當老師?
“本來是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相處的,沒想到換來的卻是疏遠,”楊一沛故作嘆息,開口道:“那好吧,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其實我是……”
小吳記者看向楊一沛,全身的神經(jīng)都繃了起來,他忽然想到了一種非常可怕的情況。
“其實我就是行知教育的老板。”楊一沛嘿嘿笑著。
“害……”
小吳猛地松了一口氣,這家伙是不是有毛病啊,快給他嚇死了,他還以為這家伙要說自己就是理科狀元呢。
他也是一時昏了頭,這個家伙怎么可能是理科狀元呢,當時他早早地就交了卷,這種水平怕是連個本科都考不上吧。
“你確定不要采訪我一下嗎?”楊一沛晃了晃手機,朝著小吳問道。
“采訪你?”小吳沒好氣地說道,“采訪你干嘛,就你還老板,離譜……”
“哦?”
楊一沛收斂笑容,當著小吳的面打開手機通訊錄,撥出去了一個號碼。
三秒鐘后,小吳褲子口袋里的手機響了起來。
“……”
“接電話啊,吳記者。”楊一沛抬抬下巴,示意小吳的口袋。
小吳看著楊一沛搖了搖頭,不可能的,肯定不可能的,理科狀元怎么可能是這個家伙呢,這一定是個巧合……
從口袋拿出手機后,小吳暗暗祈禱著,可當看到來電人的備注時,小吳徹底傻了眼。
“別愣著啊,接電話啊吳記者。”楊一沛拍拍小吳的肩膀。
不知道該賠笑好還是該哭好的小吳慢慢按下接通鍵,將自己耳朵貼了上去。
“吳記者,現(xiàn)在可以采訪了嗎?”
聽到電話里的聲音后,小吳最后一點兒希望徹底磨滅,他看著轉(zhuǎn)身遠去的楊一沛,大聲喊道:“我現(xiàn)在道歉來得及嗎?”
楊一沛轉(zhuǎn)身,看著小吳,笑意盈盈。
……
“楊同學您好,首先祝賀你高中理科狀元,請問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小吳握著麥克風,語氣顯得有些激動。
“沒什么感覺吧。”某人開始裝杯。
“那你平時有什么特殊的學習技巧或者學習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小吳拋出第二個問題。
楊一沛立即開始官方起來,回道:“那我就必須提一下行知教育了,我高三一模時成績還是500多,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在行知教育老師的幫助下,僥幸考了705分,甚至還是全市的第一名,所以……”
說到這里,楊一沛指了指身后行知教育的巨大廣告牌,接著道:“懂的都懂,聰明的家長都已經(jīng)開始打電話報名了。還有一點,我今年也會在行知教育任職。”
“那楊同學目前打算報考哪所學校啊?”
“這個暫且保密,不過大家肯定猜不到。”
“最后有什么話想和學弟學妹們說的嗎?”
“咳咳——”
要說這個的話,那楊一沛可就不困了。
“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希望大家多讀書,而非僅僅是只學習,還有就是,祝愿學弟學妹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吧。”
“……”
小吳就知道這家伙不會讓采訪這么簡簡單單地結(jié)束。
采訪完畢,小吳特意讓人給楊一沛和張露拍了張合影,理科狀元配文科狀元,再加上兩人出眾的顏值,這種組合怕是登上新聞,便會瞬間吸引觀眾們的眼球。
臨上車之前,小吳終于忍不住,問了最后一個問題。
“你為什么還讓我繼續(xù)采訪?”
這是小吳非常不解的地方,身為一名記者,他今天的態(tài)度卻并不友好,如果他是楊一沛的話,在經(jīng)歷過這些事情之后,完全可以選擇不接受采訪。
可事實并不是這樣,楊一沛不僅接受了采訪,而且整個過程極為配合,甚至在他們準備離開之時,還給每個人都準備了小禮物。
楊一沛站在行知教育機構(gòu)的大門前,看著車門前的小吳說道:“行知二字,取自于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簡單來說,就是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既是這樣,身為師者,也理應以身作則,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相一致。我們之前雖然有些沖突,但不知者不怪,如果我要是因此怪罪于你,拒絕采訪,那不就是成了只會嘴上喊口號,現(xiàn)實里不能腳踏實地的人了?這可不是我們的教學宗旨,更不是我們的教學理念,我們教書不錯,但更要育人。”
攝像師很慶幸自己沒有關閉攝像頭,剛剛楊一沛和小吳記者交談中無意說出來的這段話,如果加以處理,絕對會成為絕佳鏡頭。
“謝謝你能解答我這個問題。”小吳沖著楊一沛點了點頭,露出了一個真摯的笑容。
……
直到新聞車遠去之后,楊一沛才從口袋里摸出了華子。
“裝杯的感覺,針不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