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網絡威脅產生的環境

2.1.1 安全漏洞層出不窮

安全漏洞一般是指信息系統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規劃、建設、運營等)中產生的某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對系統的安全(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產生影響。隨著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數據交換越來越頻繁,這就導致網絡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漏洞的數量不斷增加。

安全漏洞中有一種危害極大的零日(0day)漏洞,是指被發現時軟件廠商和公眾未知,也未有相應補丁的漏洞。此類漏洞由于擴散范圍非常小,而且沒有對應的防護措施,因此被利用時具有極高的隱秘性和成功率,是攻擊者用來獲取非法控制的“核武器”。

攻擊者入侵網站、竊取商業文件、發動高級攻擊、傳播勒索病毒時,常利用安全漏洞作為突破口。

借助對安全漏洞的挖掘和利用能力,攻擊者打通網絡隧道,使每個攻擊目標都可以成為一個網絡節點,持久地被控制。從事網絡攻擊的人員不需要非常強的技術功底,因為使用工具操作簡單,并且提供了一整套腳本來指導如何攻擊。利用安全漏洞發起的網絡攻擊已經產業化,形成了龐大的“網絡黑色產業”,給企業的正常運轉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1.2 網絡攻擊場景多樣化

新技術推進著企業的數字化進程,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但是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危險。網絡攻擊面的擴大,豐富了黑客的攻擊場景。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聯網數量將超過250億,數以億計的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網絡安全風險隨之增高,網絡攻擊場景也呈現多樣化趨勢。

大型跨國黑客攻擊,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物聯網設備的攻擊,數據隱私的泄露,勒索病毒的肆虐等,都會對網絡造成巨大的破壞,不僅會給個人和企業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還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國家安全。

2.1.3 安全建設基礎薄弱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但在國內企業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安全長期缺位、系統帶病上線、裸機運行等現象普遍存在,安全與信息化建設還缺乏頂層設計,原有的管理業務流、信息流很難實現無縫整合。例如,許多工業協議、設備、系統在設計之初并沒有考慮到復雜網絡環境中的安全性,系統生命周期長、升級維護少,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互聯網在設計之初主要考慮的是信息的傳輸,基本沒有考慮安全問題。由于互聯網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使網上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其賴以生存的TCP/IP缺乏相應的安全機制),因此其在安全可靠、服務質量、帶寬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不適應性。

企業安全建設常是由合規性驅動的,“重建設,輕運營、運維”現象普遍存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肥乡县| 宝丰县| 新蔡县| 喀喇沁旗| 林芝县| 镶黄旗| 政和县| 凤冈县| 张家口市| 金山区| 静乐县| 鹤庆县| 平遥县| 明水县| 兰坪| 建宁县| 浦城县| 岳普湖县| 比如县| 勃利县| 荃湾区| 西林县| 乐陵市| 葫芦岛市| 昌平区| 静乐县| 称多县| 甘孜| 墨竹工卡县| 盐津县| 封开县| 鹤岗市| 滦平县| 嵩明县| 紫金县| 新余市| 洛阳市| 萍乡市| 湄潭县|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