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域名國際化與安全技術導論
- 姚健康
- 3511字
- 2021-02-26 12:16:35
第2章 IETF、ICANN和UASG簡介
2.1 IETF簡介
2.1.1 IETF的組織機構與主要職責
2.1.1.1 IETF的組織機構
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是負責制定互聯網方面技術標準的組織,其組織機構分為三類:
(1)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IAB負責互聯網社群的總體技術建議,并批準IETF主席和IESG成員的任命。IAB是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的成員。
IAB是IETF的最高管理機構,其成員由IETF提名委員會從IETF的技術專家中選出。IAB必須非常認真地考慮互聯網是什么、它正在發生什么變化,以及我們需要它做些什么等問題。IAB主要負責互聯網協議體系結構的監管,把握互聯網技術的長期演進方向,負責確定互聯網標準的制定規則,指導互聯網技術標準的編輯出版,管理互聯網的編號,協調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IETF各技術標準領域主任的任命,并任命國際互聯網研究組織(IRTF)主席等工作。
(2)互聯網工程指導組(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IESG的主要職責是接收各個工作組的報告,對工作組的工作進行審查,對工作組的標準和建議提出指導性的意見,甚至從工作的方向上、質量上和程序上給予一定的指導。
IESG是IETF的上層機構,它由一些專家和領域負責人(AD)組成,設置了一個主席職位。
(3)工作組(Working Group,WG)。IETF將工作組分類為7個不同的領域,每個領域由若干AD(Area Director,領域負責人)負責管理。
2.1.1.2 IETF的主要職責
IETF的主要職責是研發和制定互聯網相關技術標準,是互聯網業界具有一定權威的技術研究團體。
IETF大量的技術性工作均由其內部的工作組承擔,這些工作組是根據不同類別的研究課題而組建的。在成立工作組之前,先由一些研究人員通過電子郵件組自發地對某個專題展開研究,當研究較為成熟后,可以向IETF申請成立興趣小組(Birds Of a Feather,BOF)開展工作組籌備工作。籌備工作完成后,經過IESG和IAB研究認可后,即可成立工作組。
工作組負責展開專項研究,如路由、傳輸、安全等專項研究,任何對此技術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自由參加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各工作組都有獨立的電子郵件組,工作組成員內部通過電子郵件互通信息。任何擁有一個電子郵件地址的互聯網專家都可以參與技術標準的討論。
IETF每年舉行三次會議,規模均在千人以上。
2.1.1.3 IETF的文件
IETF有兩種文件:
(1)Internet Draft。Internet Draft即互聯網技術草案,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互聯網技術草案,沒有任何特殊限制,IETF的很多重要文件和標準都是從這些草案開始的。
(2)RFC。RFC(Request For Comments)即請求注解,也稱為意見征求書,因為這個名稱一直沿用以前的叫法,所以現在這個名稱和它的實際內容并不一致,RFC是真正的標準性文件。
作為標準性文件,RFC相當正式,并且都會被永久存檔。RFC被批準發布以后,其內容不再做改變。現在互聯網的大多數協議,如TCP/IP等,都是IETF制定的標準,可以說,沒有IETF就沒有現在的互聯網。
IETF向所有對互聯網行業感興趣的人士開放,每年舉行三次大會,匯集了與互聯網架構演進和互聯網穩定運作等業務相關的網絡設計者、運營者和研究人員。目前,超過90%的互聯網技術標準都是由IETF制定的,IETF已經成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標準化的重要平臺。
2.1.2 IETF與其他互聯網組織的關系
IETF的內部結構及其與其他相關互聯網組織的關系如圖2-1所示。

圖2-1 IETF的內部結構及其與其他相關互聯網組織的關系
(1)ISOC。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的會員制組織,其作用是促進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
ISOC的主要職責是對各類互聯網組織提供經濟資助和法律支持,特別是對IAB管理下的IETF提供資助。
(2)IAB。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是ISOC的技術咨詢團體,充當ISOC技術顧問組的角色。IAB負責定義整個互聯網的架構和長期發展規劃,通過IESG向IETF提供指導并協調IETF各個工作組的活動。在新的工作組設立之前,IAB負責審查此工作組的章程,從而保證其設置的合理性。
另外,IAB還是互聯網研究任務組(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IRTF)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負責召集特別工作組對互聯網架構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3)ICANN。互聯網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總部設在洛杉磯(Los Angels),是一個采用國際化組織形式運營的非營利機構。ICANN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系統、根服務器系統、IP地址資源及協議參數的協調、管理與分配,并協調與互聯網有關的技術性和政策性事務。
ICANN與美國商務部簽有條約,美國商務部通過條約的形式監督ICANN的運營。2016年10月1日,美國商務部及下屬的美國國家電信與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正式將互聯網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的管理權移交給了ICANN,標志著互聯網治理開始走向國際化,并有望形成多元主體參與(Multi-Stakeholders)的格局。
(4)IANA。互聯網編號分配機構(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在ICANN的管理下負責分配與互聯網協議有關的參數,如IP地址、端口號、域名以及其他協議參數等。
IAB指定IANA在某互聯網協議發布后對其另增條款說明協議參數的分配與使用情況。IANA的活動由ICANN資助,IANA與IAB是合作的關系。
(5)IRTF。互聯網研究任務組(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IRTF)由眾多專業研究小組構成,負責研究互聯網協議、應用、架構和技術。
IRTF中多數是長期運作的任務組,也存在少量臨時的短期研究小組,各成員均為個人代表,并不代表任何組織或集團的利益。
(6)IRSG。互聯網研究指導組(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IRSG)負責IETF技術研究方面的管理工作,IRSG的主席由IAB任命,IRSG的成員來自IRTF的各研究小組。相比IESG,IRTF的活動相對較少。
(7)IESG。互聯網工程指導組(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的工作組被分為7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每個研究領域均有1~3名領域負責人(Area Directors,AD),這些領域負責人均是IESG的成員。IESG負責IETF活動和標準制定程序的技術管理工作,核準或糾正IETF各工作組的研究成果,有對工作組設立的終結權,確保非工作組草案在成為RFC文件時的準確性。
作為ISOC的一部分,IESG依據ISOC理事會認可的條例規程進行管理,可以認為IESG是IETF的實施決策機構。IESG的成員由任命委員會(Nominations Committee,Nomcom)選舉產生,由IAB批準,任期為兩年。
(8)RFC編輯。RFC編輯(RFC Editors)的主要職責是與IESG協同工作,編輯、排版和發表RFC。RFC一旦發表就不能更改。如果標準在敘述上有變,則必須重新發表新的RFC,并替換掉原先版本。該機構的組成和實施政策由IAB控制。
(9)IETF秘書處。在IETF中進行有償服務的工作人員很少,通常都是志愿者。IETF秘書處(IETF Secretariat)是IETF支付費用的人員。IETF秘書處負責會務及一些特殊電子郵件組的維護,并負責更新和規整官方互聯網技術草案的目錄、維護IETF網站、輔助IESG完成日常工作等。
2.1.3 IETF的研究領域
IETF的研究領域如下所述:
(1)應用和實時研究領域。應用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與應用層相關的標準,包含HTTP、FTP等應用協議,以及國際化字符串、國際化資源標識符(Internationalized Resource Identifiers,IRI)、國際化電子郵件地址(Email Address Internationalization,EAI)等與國際化標識相關的內容。此外,面向傳感器網絡等受限網絡環境的應用層協議也屬于該研究領域的范疇。
實時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語音、視頻等與實時相關的網絡協議,主要包括電話號碼映射(E.164 Number URI Mapping,ENUM)、會話初始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以及對等網絡(Peer to Peer,P2P)等的協議。
(2)普通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囊括了不適于放在其他研究領域的研究內容,該領域目前尚無工作組。每個領域的工作組會根據工作的情況,建立或者關閉工作組。
(3)網際互聯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主要研究IP(Internet Protocol)包如何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中傳輸,同時涉及DNS協議擴展方面的研究。該研究領域在IETF中占有重要地位,TCP/IP協議族、DNS以及IPv6協議族的核心協議均由該研究領域負責研究并制定。
此外,該研究領域還涵蓋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主機標識協議(Host Identifier Protocol,HIP)和位置標識分離協議(Locator 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LISP)等,以及面向傳感器網絡等受限網絡環境的IPv6包壓縮協議。
(4)運行管理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的主要內容涉及互聯網的運行與管理方面。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對網絡的運行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該研究領域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該研究領域中比較重要的研究內容包括DNS運維(DNS operations,DNSOP)、IPv6運維(IPv6 operations,V6OPS)以及各種網絡配置管理等。
(5)路由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主要負責制定如何在網絡中確定傳輸路徑以將IP包傳輸到目的地的相關標準。由于路由協議在網絡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該研究領域也成為IETF中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
邊界網關協議(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ISIS)、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多協議標簽交換(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等重要路由協議均屬于該研究領域的研究范疇。該研究領域同樣涵蓋了面向傳感器網絡的低功耗路由協議。
(6)安全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主要負責研究IP網絡中的授權、認證、審計等和私密性保護有關的協議與標準。互聯網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該領域也成為IETF中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7)傳輸研究領域。該研究領域主要負責研究特殊類型或特殊用途的數據包在網絡中的(特殊需求的)傳輸方式,包括音頻/視頻數據的傳輸、擁塞控制、IP性能測量、IP信令系統、IP電話業務、IP存儲網絡、媒體網關等重要研究方向。
- Metasploit Penetration Testing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特種木馬防御與檢測技術研究
- INSTANT Metasploit Starter
- 安全技術運營:方法與實踐
- 同態密碼學原理及算法
- 模糊測試:強制發掘安全漏洞的利器
- 黑客攻防與網絡安全從新手到高手(絕招篇)
- 云原生安全與DevOps保障
- Falco云原生安全:Falco原理、實踐與擴展
- Web安全之深度學習實戰
- 數據安全與流通:技術、架構與實踐
- Kali Linux無線網絡滲透測試詳解
- Real-World SRE
- CPK通向賽博安全之路:理論與實踐CPK Solution to Cyber Security:Theory and Practice
- INSTANT Microsoft Forefront UAG Mobile Configuration St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