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錢尚書
- 三月春秋
- 匿名筆記
- 2910字
- 2021-04-10 20:28:14
“先說說你兵部的安排吧!”
皇帝住口不言,改問其他的,讓錢尚書快要跳出來的心放回肚子里一半,這就是說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半瓶水,拿不出個章程來,還是一樣要玩完,皇帝可能不想要豬隊友,另外就是要表表忠心了,靠不住的人,還是要干掉才安心!
要說錢尚書一沒有權勢背景,二不投靠他人,也不拉幫結派,怎么會坐上一部尚書這等高位。
這錢尚書的老師,原來也是兵部尚書,是個兵法大家,在錢尚書進入兵部之后,被其看中,收其為弟子,各處戰事,大事小事帶在身邊指導,比親兒子還親。已錢尚書老師的人脈,加上他自身的能力,是有望四十歲之前坐上尚書的寶座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老師親自領軍支援青州,染上風寒,加上年紀大了,就此一病不起,后來故去。
錢尚書的老師去世并沒有對朝局帶來多少影響,他老師的本事才學,錢尚書也學的差不多,可以說是繼承衣缽了,錢尚書在熬血資歷,尚書是手拿手攥的東西。
先是在趙王一事上,紫宸殿上與景元皇帝大干一架,外人不知道吵的的什么,反正是不歡而散。
敢跟皇帝吵,不得不佩服他的膽氣!
當然,因為趙王的事,不僅得罪了皇帝,還得罪了楚王,皇室宗族那也沒有好果子吃,因此,逐漸被人所排擠!
在讓人看來,皇帝家事,外人摻和進去是不明智的選擇!
后來,在對待陸家還有大皇子的事,又多次頂撞皇帝,還經常在丞相朱鶩的時政治理上多有指責。
所以,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人,他是都得罪了。
管不住嘴,穩不住的脾氣性格。這么多年,依舊不改!
他把兵部右侍郎活成了御史大夫,看誰都不爽,都要懟兩句。成了薦官們的楷模。
也正是因為這,在右侍郎任上待了十多年,左侍郎不管升遷還是調任都換了四五茬人了,右侍郎還是他。
得一諢號,錢有狼!另一位姓侯的侍郎不幸成了侯有虎。
兵部統轄天下兵馬,所以,齊國各處的兵馬調動都得經過兵部核準,他老師病故之后,齊國沒有多少兵馬調動,隨著齊皇身體不好,各處異動頻繁,景元皇帝把他直接提拔成了兵部尚書,
他依然不改性子,朝堂之上頂的楚王當眾罵他錢倔驢。
幾年的尚書生涯,或者人老了,曾經的錢侍郎老了。
以前沒有遇到過,或者錢尚書沒有犯過這么大的錯。
人都會變得!慢慢活成自己最討厭的那個自己。
得到了太多,不想再失去。
這一兩年,錢尚書中庸了很多,朝堂上也漸漸沒了他的聲音,多數時候是丞相朱鶩與楚王爭論,關于兵部的事務,他也會給出中肯的意見,對于丞相跟楚王,他也保持著沉默以對。
一個混跡官場幾十年的錢尚書。
此番皇帝問政,錢尚書也打起十二分精神來。
錢尚書伸手撫撫了虛汗,“回陛下,臣已命兵部官員全部回到衙門里,還沒來得及商議,但就目前的局勢來說,情勢還不算太過嚴重,只要劍門關不出問題,武關收回指日可待!”
“好,說說看?!标惱柙诖蟮钌硝獠?,邊走邊聽錢尚書答對。
錢尚書滿身虛汗不敢回頭,只能小心的聽著皇帝的步伐,來判斷情況。
“劍門關是北防柱石,只要劍門關守的住,北疆就守得住,這也是罪臣老師說的,然而,以目前的形式,劍門關腹背受敵,以青州的局面,大概會坐視不理,若是青州鐵騎還有當年的戰力,有李炎在,收復劍門關不難,但是,到時候。劍門關就脫離朝廷掌控!”
“但是,罪臣以為,當務之急,不是馳援劍門關防御,而是提防青州與江南,一旦劍門關失守,對陛下聲望是個大打擊,王家若是趁機發難,加上青州李家的影響,勢必造成國之動蕩!”
“此乃罪臣之肺腑之言,還望陛下不要因青州之姻親而放松警惕!”
錢尚書說完,也不管陳總管的提醒,將青州拉了進來。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本來不在意的東西,被人提醒了一下,就是會朝著那方面想,而且會鉆牛角尖。但是,若是真的劍門關失守,造成的局面又會是什么樣子?
陳總管出于何種心思,錢尚書不知道,到眼下保命要緊,什么姻親都得放一邊去!命都沒了,還在乎誰是皇帝親家不成!
果然,皇帝聽完這些,臉色舜變,不是他沒有考慮青州在這場戰事中如何站隊,對于王家與皇室的斗爭,李家做何看法,而是他沒有考慮劍門關失守的情況,一切的想法都是建立在劍門關的基礎上。
“青州半月前就從漢水往蘆嶺關調兵,李炎也在劍門關,如果他們不在意李青城的死活,那么以劍門關目前的兵力,就算梁國東部氏族參戰,守住半個月也不成問題,從天門支援,四五日足矣,這也是父皇從劍門關抽調兵力的根基所在,那么,你從何說起這劍門關守不住!”
衛家多年來依附在王家之下生存,寄人籬下久矣,一旦有機會翻身,便會不擇手段的抓住,這個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小人,圣人難出,衛家不會把自己犧牲掉去成全王家做大做強,驢車坐的舒服了,一旦有馬車可以搭一程,還是會去選擇更舒服更快捷的馬車。
景元皇帝一點一點把皇室的力量從劍門關抽離放在天門關,劍門關是北疆的柱石,天門關是京畿的大門,兵力放在兩關對于京畿來說都是一樣的,再者,天門關支援劍門關,騎兵五日可達,這也是放心抽調兵力的底氣所在。
慢慢拔高衛家在劍門關中的力量,國之大門,兵行險招,一疆重地,衛家最終沒有抵住誘惑,放棄了江南王家的驢車,想把皇帝的馬車據為己有!
最終,劍門三關,衛家獨占兩關,劍門關中,掌握商業交易,控制住了糧草資源,衛家從王家脫離而出,成功坐上了皇室馬車。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青城的崛起!擋住了衛家最后的野心,以及衛邵強的放任態度,造成了劍門關目前的局面!
錢尚書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鎮了鎮心神,錢尚書從容不迫說起緣由。
“當年青州事變,李炎放棄支援蘆嶺關,導致青州門戶失守,梁軍長驅直入,打到青州城下,一度攻入城內,孫王兩家更是直接進攻南亭關,鼎盛一時的青州李家大廈將傾,孫王兩家雖然不以兵家論長,但也不容小覷,若不是后來,梁軍莫名其妙退了,就算李炎千里回師,青州也要大傷元氣,那一次,李炎率領的青州騎兵并沒有過多參戰,兩軍交戰,勝負不定,也是戰后孫王兩家賠償的主因!”
錢尚書說了一段秘聞,都說李炎千里回師,可沒多少人去在意,當年所向披靡的青州騎兵那一段時間去哪了?李炎的動向是個謎團,那是一個人,可青州騎兵十數萬人,莫名其妙沒了蹤影!
“李炎把青州騎兵撒了出去,尋找他二哥李哲平,這是事后老師的推斷,臣也認為合情合理,梁軍說李向哲死在了劍門關下,所有人都信了,因為梁軍已經打到了青州城下,這是誤導,所以,罪臣覺得,青州的實力至少要比我們所知道的再提升個兩三成才對!”
錢尚書頓了頓,讓皇帝消化一下,接著說道。
“若是青州的實力再提升這么多的話,青州的小字輩也不是無能之人,那么,劍門關被梁軍攻破,青州軍也有實力收復,所以,罪臣推斷,青州軍會坐視不管!”
“朕不管,青州軍坐山觀虎斗,孫王兩家會趁機占便宜,李青城孤軍奮戰,那以錢尚書高見,如何破局?”
“陛下御駕親征!”
“劍門關現在成了秤砣,鐵疙瘩一個,誰都吃不下,梁軍把它融化了,便可隨意拿捏,陛下御駕親征,天下正統在陛下,陛下攜親征大勢,王家不敢妄動,李家就算打下了劍門關也得乖乖奉上,孫家自不必多言,墻頭草一個!”
“朕若是死在了這親征路上呢?”
“陛下自不必前出一線,坐鎮天門關指揮便可!至于現在誰出頭,那就派誰去劍門關守邊!”
齊皇陳黎想了想錢尚書的對策,以前思考,并沒有考慮劍門關失守會如何,確實有些輕率,就算再相信李青城的能力,也得把風險考慮進去!
得慢慢調整思考習慣,不再是那個無權無勢的大皇子陳黎了。
現在是齊國皇帝,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