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時間不等人
- 三月春秋
- 匿名筆記
- 2966字
- 2021-04-08 11:26:53
李青城一行多日趕路,終于到達劍門關,時隔兩年,又回到了這里。
跟白狼關離得不遠,已沒了青州那里的熱鬧,除了一些必要的鋪子,劍門關很多商人都不在做生意了,商人,總是對戰爭比較敏感,過往客商現在寧愿繞遠路也盡量不來劍門關。
劍門關雖然是一座平底而起的關隘,四周五險可憑,作為前端第一大關,許多商人都來這做生意,無甚戰事的時候,這里比現在的青州城人還多,也更加熱鬧,劍門關以北一馬平川,是大齊商人作為進入梁朝界內的最后保障。商人在此聚集,梁朝商人來此洽談合作,久而久之,劍門關也成了一座商業大城。
眼下,白狼關鏖戰數月,聞到戰爭氣息的商人都已經提前撤離,畢竟錢再多,也得有命花。一旦開戰,什么身份關系都沒用,誰會去花時間去證明一個死人的身份,打仗死個人還不是稀松平常的事。這也是李青峰路上看到一隊商人往西北行進要親自去查明的原因,就算家在西北地界,這個時候也得避一避不是。
李青城回到城內,也沒有召見各部將領。親兵營安排兩日休假,血字營還在的士兵臨時頂替一下。
李青城帶著血字營,星夜兼程,快馬加鞭,趕往武關,此戰無可避免,主戰場要在劍門關下,自己要親自去武關,跟趙王談談!
趕了兩天一夜的路,遇到幾波零零散散的梁軍,盡管來之前就有所準備,可還是沒想到如今的武關會破敗成如此樣子,到處殘垣斷壁,田地荒蕪,一路遇到的人也都是雙方兵馬,武關說不上富裕,以前也是城鎮星布,現如今,李青城一切看在眼里,說不出一句話!
戰之罪也!
有驚無險的進入武關,城內景象到底是有了人氣,大部分人也是面黃肌瘦,情緒低落,焦慮。雖然梁軍并未徹底圍困武關,但到底軍糧難運,主要糧草運輸,要保證白狼關軍糧供給,幾個月下來,生生把人的心氣熬去了大半。
跟著南門兵士,終于在北門城樓找見了趙王,一個身材矮小的老頭,頭發胡須盡白,頭發亂糟糟的。正在城樓里跟眾將領參看地圖。
那帶路兵士帶到地方,就此返回。
“末將拜見王爺!”李青城率先行禮,兩人軍職相同,到底對方多一個王爺頭銜,況且,又是自己長輩。
趙王站起身,細看良久,終于認出眼前之人是誰,在京時,天天跟自己兒子打架的李青城。
“哈哈,青城啊,我還在想哪個李將軍,哈哈,”走到李青城面前,又細細打量,雙手拍了拍李青城雙臂,“長大了!來,”說完,拉著李青城走到桌前一起。
“這是老夫京城故人,李青城,如今的劍門關大將軍,軍職說實在的,都高我一等啊,當真是歲月不饒人啊,一晃十幾年過去了,”
“見過李將軍!”
“將軍不老?!薄熬褪?,王爺還能再戰二十年!”
一群人嘻嘻哈哈的出去了,每日里都在守關,研究了幾個月,也沒研究出個道道來。
“青城啊,京城一別十來年了吧,這不是說什么李將軍,我還想不起來說的是你,這一路幾百里,趕路來的,吃了沒?”趙王心里感慨,一晃十幾年了,當初在京城的混小子也長大了,那時候也不知道什么樣的膽子,在京城里,一天天不是打了這個皇子,就是揍了那個王府世子,侯府公子,還專撿嫡系子弟,庶子還看不上。打了人還不止,打贏了,跑,挨揍了還跑去別人府上蹭吃蹭喝。
“吃了點兌付,還行?!?
“還行,那成,我這也一事不煩二主,午時再給你接風,來,坐,我兒在外巡城去了,來了你倆好好敘敘,這些年還時不時說起你,如今你都是一方大將了,他還是個巡城的嘍啰,哈哈,還天天說要再跟你比比,也不知道羞恥。哈哈?!壁w王哈哈大笑,見到故人,也是一掃多時苦悶。
“王爺說笑了,世子勇武不凡,智勇雙全,青城不過一時運氣好罷了,真比實力,那還是世子更勝一籌?!崩钋喑窃诰┏菚r經常打架,最多的就是這趙王世子,陳鳳銘。
“哈哈,到底是長大了,當年那是滿口江湖黑話,銘兒跟你學了幾句,惹得他娘追著他揍,來了這,他娘天天安排盯著,到底是不敢在他娘面前胡說,今日回府可要小心些。”陳鳳銘也是個膽子大的,不然也不會有酒后失言。
兩人閑談敘舊,說起兒時舊事,舊識,人老了,就想聊聊舊事。
“你爺爺今年八十大壽吧,老夫這脫不開身,不然可要親自前去,老王爺年輕時叱咤北地,老夫年歲尚小,沒機會一睹王爺風采,想不到我這來了西北,盡是挨打了,哈哈,”趙王如今才五十有二,十年前自家兒子酒后失言,流放西北,這么多年下來,西北風霜,磨掉了最后的心氣,如今的趙王,看上去就是七十多歲老人,如今武關困境,讓趙王更顯蒼老,皇室的不作為,讓趙王心里最后一點親情也當然無存,如今只想把武關,這個家保下去。
“他們正忙著過壽呢!整個青州喜氣洋洋,岐陽公主跟大公主也前去拜壽,還有不少王公貴族!”
“哦,”趙王應了一聲,沉默著,久久不語。
“許久未見王叔,沒有軍令不得調動,這一直沒有機會來看王叔,是青城失禮,王叔勿怪,今后有機會,青城定當多來拜訪,劍門事務繁忙,青城就不多留了,就此向王叔辭行,這次就不像王妃請安了。下次青城再賠不是!”說完,李青城就要辭行。
趙王聽得李青城要回劍門,回過神,略加思索,“既然賢侄公事繁忙,愚叔就不留你多坐了,以后有的是機會見面,不差這一會兒,賢侄有事盡管去做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武關還在我手,就沒有什么頂不住的,賢侄放心就是!”
“王叔留步,侄兒就此告辭!”
看到了趙王,李青城對武關的情況大抵是了解了,孤城困守,多待下去也是無益,趙王心氣已失,不是自己能說的動的,劍門關看來是只能靠自己了!
送別李青城,趙王坐在城樓門檻上,望著劍門的天空。幾個月,李青城是唯一一個前來武關的人,雖然沒有帶來一兵一卒的支援,沒有一錢一糧的資助,武關之后還有大小關隘十數個,劍門未起之前,靠的是青州輕騎,蘆嶺武關側翼助守,如今青州輕騎二十年未動,劍門之后一馬平川,此戰,劍門關大戰已成定局,奪劍門,武關蘆嶺必打其一,以目前的局勢,李青城的話,青州軍是要作壁上觀嗎?
劍門失守,武關必敗,攻劍門,先打武關!
李青城要怎么做,再能幫武關打開局面,十死無生的局面!皇兄啊,你說什么都得撐過這個冬天啊!
趙王雖然對于皇帝當年的事下手過重一直對其耿耿于懷,這么多年下來多少看淡了,換成自己,怕也是會下狠手,當年強如李家,一度有一統大齊之勢,一家三元帥,梟雄李向平,軍神李向哲,戰神李炎,二十萬輕騎,三十萬帶甲,直接打殘公孫,滅掉東北黃氏,最后也因為王位繼承差點灰飛煙滅。
徐家守將在劍門關拒絕開城,導致李向哲被圍在青州城下死戰,尸骨無存,蘆嶺關破,梁軍一直打到青州城,最后李炎千里回援,這才避免滅亡,也因為李向哲的死,李炎心灰意冷退隱不出,輝煌一時的李家就此走向衰落。趙王坐在門檻上,想著往事,今日武關也是難逃一劫!
京城。
皇宮內一如往常。
景元皇帝身體日下,已由三皇子陳榮代理朝政多日,今日皇帝倒是精神氣十足,起了大早,早朝議了兩件事,早早下朝,老皇帝下了朝,心情雅致十足,到后宮各處園子轉悠了一遍,在學的皇子皇女的課業檢查了一遍,年齡稍大的幾個皇子教導了一番國事,大公主二公主不在宮內,賜了一堆書畫,最后又跟皇后下了一盤棋,兜兜轉轉,回到處理政務的紫宸殿。
批了幾件奏章,招見大皇子陳黎,陳黎到后,老皇帝繼續批閱,接著傳丞相朱鶩議政,都是到了紫宸殿侯著,皇帝不言不語,先后召見其他官員,始終未與兩人交談。
忙活了大半個上午,老皇帝處理完奏章,也有些累了,喝了半碗參湯,放下湯碗,景元皇帝看看兒子陳黎,又看看丞相朱鶩,笑了笑,“不用這么緊張,朕今日就是想找個人聊聊,門外還有不少人侯著,咳咳,”推開欲上前的侍候太監,景元皇帝一步一步走向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