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志須預定自道遠,活動育人終有成

——構建初中活動育人途徑探索與實踐

上海市寶山區新民實驗學校 徐學中

提升德育實效,是每位德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課堂上的說教,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教育部在2017年8月印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提出了“活動育人”的途徑和要求,提出讓學生在活動中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以體驗教育為途徑,開展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正確鮮明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激勵學生,把愛國主義、傳統文化教育、勞動教育等融入活動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诖?,上海市寶山區新民實驗學校努力構建以活動為載體的育人平臺,以活動育人為有效的德育形式,使學校德育更具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創新德育形式,構建學生活動體系

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為學生構建了實踐活動體系。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市寶山區新民實驗學校學生實踐活動體系一覽表

德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層面的相互協調與配合,系列活動的構建,為學?!盎顒佑恕钡挠行嵤?,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拓寬活動育人途徑,實現育德效能

(一)活動育人,益處多多

以學?;虬嗉墳閱挝婚_展系列活動,能增強學生的吸引力,可以為學生釋放過剩的精力找到正當途徑。趙志軍.德育管理論[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9.和諧校園文體活動可以彌補第一課堂的不足,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還可以增進班級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拉近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班主任的能力與情感威信。

(二)活動育人,潤物無聲

1.開展暑期實踐活動,規范學生行為。每年暑期新生一入學報到,學校為了使新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組織開展為期三天的軍政訓練活動。通過活動一方面規范學生的行為,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嚴明的紀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油然而生“無論多么艱苦的環境,我也能做到”的自豪感,從心理上感受到一個新的起點,自覺克服不良行為。在增強集體凝聚力的同時,進一步規范行為習慣,為初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探索校園化拓展活動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溝通與協作能力。學校以校園化拓展活動為德育重點抓手,通過五環節開展育人活動,如圖1所示。

圖1 上海市寶山區新民實驗學?!靶@化拓展活動”五環節流程

體驗是整個活動的開端。學生投入一項活動,就以觀察、表達和行動的形式進行,這是基礎。有了體驗后,學生要同其他體驗或觀察活動的人分享他們的感受或觀察結果。把這些分享的東西整合后進行探討、交流,反映自己的生活模式。學生從經歷中總結活動原則、歸納活動精華,進一步定義并認清體驗中的收獲。最后,將這些體驗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而應用本身也成為一種體驗,有了新的體驗,循環又開始,因此學生可以不斷進步。學校通過校園化拓展活動這一新途徑讓每位學生有所改變。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摸索,在培養學生創新、溝通、團隊協作能力的同時,通過系列活動,學生們的責任意識更強了,在活動中變得勇敢、堅韌、團結、互助,展現了生命活力。

3.進場館,讓德育“活”起來。進場館活動的舉辦,使學生在緊張的課程學習之外,有了豐富的課余生活。通過紅色之旅——走進一大、二大會址,文化之旅——走進聞道園,科學之旅——走進自然博物館、佘山天文臺,走進上海市禁毒館等場館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驗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讓德育“活”起來。

4.體驗傳統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沒有人不喜歡過節,但是對每個節日的文化知曉度并不是人盡皆知。學校根據學生特點,在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時注重體現鮮明的主題、鮮活的內容、鮮艷的色彩,讓學生熟知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如:中秋節,組織學生親手制作手工月餅、猜燈謎,中秋詩詞朗誦等;端午節時,讓學生了解其由來,備好粽葉和糯米開展包粽子比賽……深受學生喜愛。活動讓學生知曉節日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民族風俗和民族習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著深刻的寓意,有的是為了紀念某一重要歷史人物,有的是紀念某一重要歷史事件,有的是慶祝某一時節的到來,等等。節日根植于文化系統之中,以特定的儀式傳播文化,對文化系統的運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人類傳遞并擴展生存知識的一種手段,是“象征和意義的體系”。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學生在活動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在進行民族精神的培育!

(三)活動育人,品質形成的催化劑

周海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育人價值探微[J].江蘇教育,2018(79):7-8.活動課程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其有效實施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引導學生在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顒拥拈_展,可以由老師主導,也可以由學生主導。比如,有些活動場所的布置,就可以由學生自己完成。布置活動場所用的彩紙、花束、彩燈、背景音樂等,都是學生自己準備的,學生總是千方百計、竭盡全力,從家里帶來用得上的東西,并以能出上力、幫上忙為榮。遇到一些和其他班級的對抗性的活動,如課間操、校運動會,包括入場式,全班同學更是空前的齊心。學生參加值周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還能養成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則根據自己的特點、學生的情況,確定、設計、組織活動。總之,活動中的體驗和收獲更容易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痕跡,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藝術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育水平,通過舞蹈社團、美術社團(瓷盤畫)活動的開展陶冶學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品格——藝術就是把人格美作為最高準則的行為。一次次有意義的活動,都能使學生受益匪淺,成為學生品質形成的催化劑。

三、活動要重視育德實效

(一)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

要注重時效和實效。作為實踐活動的組織者,一定要有敏銳的目光。要善于捕捉教育的時機,利用輿論宣傳,自然而然地組織開展活動。

(二)要有的放矢,“不露教育痕跡”

因為學生年齡特點,加上這個年齡特有的心理特征,作為活動的組織者,要心中有數。既然是活動育人,那么最好是讓學生感同身受,讓他們通過參與、實踐、在過程中獲得體驗,從中受到熏陶,讓教育不露痕跡。

(三)要有適時的引導和必要的小結

在活動開展前,如果組織者沒有適時、巧妙的引導,那么活動很可能流于形式,華而不實,只注重了形式而淡化了內容,注重了“口頭”而忽略了行動。同樣,如果活動結束沒有小結,那么活動只是成為“活動”,不能使教育效果得以延伸。

(四)結果誠可貴,過程價更高

育人更多體現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自我體驗而獲得成長。學生的體驗過程,更多關注實效性,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細節入手,使活動不僅深受喜愛而且具有意義。

(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活動的主體是學生,班主任起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班委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為此,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分析學生各階段不同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幫助他們克服消極心理因素,引導他們樹立自豪感、榮譽感,培養自立自尊、參與競爭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活動體現立德樹人獨特的價值

(一)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是開展學生活動的重要育人價值和功能。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使學生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學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有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形成正確的認知、堅定的意志和完善的性格。借助于德育活動,學生相互切磋技藝、學習借鑒,促進了特長的共同提高,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而且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學生德育活動的開展,還能幫助大家形成積極的自我理念,恰當地認同他人,學會正確地面對和接受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工作,形成健康人格。

(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不同類型活動的育人價值和功能,各自有所側重。體育類學生社團活動側重于通過各類體育活動,鍛煉學生健康的體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藝術類學生社團側重于借助文藝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積淀學生人文底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科普類學生社團側重于依托各種科學普及活動,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環保類學生社團則側重于開展各種有關環境保護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務類學生社團側重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資源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通盤考慮各類德育活動的育人功效,做到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分類指導,充分發揮各類學生社團活動育人的優勢和長處,形成互補優勢,就能夠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葉治平.文化引領 活動育人: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理念下的班級養成記[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9):117-118.在豐富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才藝和潛能被無限放大,有利于發展核心素養,塑造優秀品格,提升班級凝聚力。

(三)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和合作共處能力

自治能力是一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學會合作共處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共處,是開展活動的又一個重要德育內容。根據杜威的觀點,自治能力必須“從經驗中學習”,也就是說,自治能力要在活動和實踐中得到學習與鍛煉,在具體活動中獲得自治的經驗。學生通過自主地開展活動,促進學生的自身成長。學校每學期組織開展五次社區志愿服務,就是學生團隊在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自主開展的活動。這樣,學生通過團隊活動,鍛煉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了自治能力。學生在平等自愿的民主氛圍中,通過共同活動的參與,能夠學會與他人的合作共處?;顒映蓡T還打破了年級、班級的界限,有利于學生積累人際交往經驗,既可以與具有共同特長興趣的人合作共處,又可以與不同年級、不同氣質性格、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合作共處。學會合作共處可使學生學會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也有利于學生交往能力的發展。

我們提倡在活動中育人,就是把人本主義的方法運用到德育工作中,讓學生主動、自覺地接受和參與學校的德育活動,在活動體驗過程中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孫雪梅.試論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及現實意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

[2]徐瑞.學生社團活動的育人價值及其策略[J].中國德育,2018(15).

[3]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楊江丁,陸非文.少先隊活動教育學[M].修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邢台市| 浠水县| 佳木斯市| 吉林省| 六枝特区| 加查县| 南木林县| 灵川县| 安庆市| 应城市| 铁力市| 军事| 改则县| 钟祥市| 桃园市| 高唐县| 玉树县| 武平县| 沙坪坝区| 云和县| 呼和浩特市| 吴桥县| 大同县| 台山市| 苏尼特右旗| 花莲县| 汪清县| 信阳市| 韩城市| 深州市| 太仓市| 南丰县| 宜丰县| 惠东县| 田阳县| 府谷县| 长阳| 凤冈县| 拜城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