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空殼雜志社
- 重生2013:我要當首富
- 東謹
- 2325字
- 2021-01-29 23:25:25
第103章:空殼雜志社
大家聽李承這么一說,都在胡亂的猜測,猜是花了五百萬,一千萬買下這個雜志社的。
李承看到他們的猜疑,然后搖了搖頭說道:
“實話告訴你們,我一分錢都沒花就買下了這個雜志社,這個雜志社是你們李大奎跟我打賭賭輸了的,不過他不愿意履行賭約,只好把這個雜志首推給我。”
“所以,在我心里面這個雜志社一分不值,其實就算是在你們老板李大奎和李偉榮心里面,這個雜志社,也算不了什么。”
所有員工聽后臉上一陣驚愕,他們還真沒想到事情就是這個樣子的。
心想這些人也太過分了吧,既然在他們這些有錢人的心中,這雜志是一文不值。
在場更是有人直接大罵道:
“他們李家這簡直是欺人太甚,我不干了。”
李承并不以為然,只是淡淡的說了句:
“沒關系,你不干的話可以直接走,盡管你是主動辭職的,但給你的補償我絕對一分都不會少。”
說不干的這人離開后,李承又對其他員工說道:
“剩下的還有沒有不想干的,如果不想干的可以馬上走,要是沒有的話你們就繼續工作,雖然我覺得這里的工作也就那樣,對了財務,你一會到我的辦公室來一下。”
李承往前走去,坐在曾經李茂所做的老總辦公室里面。
這辦公室跟其他老總辦公室相差不大。
房間里面亂七八糟的文件堆得老高,墻壁上則是掛滿了各種獎狀獎杯。
辦公桌則是一些十分老舊的實木桌子,不免看出這辦公桌至少有十年沒有換過了。
不過這也說明紙媒正在一步步的走向衰落,現在是13年,紙媒行業還可以茍活幾年,要是到了20年左右,隨著互聯網的崛起,這些紙媒行業必定會衰落。
所以想要繼續活下去,那雜志社就必須有新的轉型,至于如何轉型,其實李承心里面早都已經計劃好了的。
此前在上一世的時候他在想,自己要是當上老板以后會怎么怎么樣,可如今他真正的做了雜志社的老板,他卻沒想過要去挽救這紙媒的命運。
畢竟就他一個人想要去挽救一個行業,這似乎有些自不量力。
更何況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他要是逆流而上的話,也只會摔得粉身碎骨。
況且就算他真的去做了,也沒有多少人會感激他,所以他沒有必要去做這樣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如好好的來一場轉型。
李承的想法還是要入大流,他此前所想的就是轉型網上,在網上做娛樂報道。
所謂娛樂報道就是去做營銷號,拿錢去捧新人,以他現在的身家隨便捧幾個人,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就在李承正在幻想他宏偉藍圖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響了。
李承應了一聲以后,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有些膽怯的走了進來。
這是公司的財務,李承看到他后不免一陣皺眉,一般來說財務都是一些有經驗的老手,可這小姑娘看上去最多也就二十來歲,她是如何擔任這個位置的。
不過看到小姑娘怯生生的樣子,他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看到眼前這小姑娘他似乎看到了張麗潔在外面工作時候的樣子,畢竟那些有經驗的人都是從這些剛畢業的小年輕開始做起的。
所以其實每一個人都很難,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時候,所以李承決定不為難她,給這個小姑娘一個機會。
李承讓她坐下后,便問道:
“你叫什么名字?在這個雜志社干了多久了?”
“老總,我叫蔡迎瑩,來雜志社已經一年多了。”
“啥?你才來一年,那你來之前的那個財務去哪里了?”
“他回總公司了原來這個雜志社的財務都是由李總其他公司的財務兼職的,我來了以后才讓我做的全職。”
李承無奈的搖了搖頭,這雜志社還真不像話,連個財務都不是專業的,照這么說那他們的財務肯定有問題。
不過李承也不是想去想這么多,畢竟這雜志社他一分錢都沒花,所以沒必要去管那些事。
要知道這雜志社如果真那么好的話,那李偉榮怎會一分錢不花的就給它李承。
李承接過蔡迎瑩地過來的財務表,然后仔細的看了起來所以說他對這些東西一點都不關心,可看到這些賬務后他簡直是越看越上火。
原來這個雜志社居然一直在賠錢,他李偉榮每年要扔兩三百萬進去,才能夠達到平衡。
李承坐下才是徹徹底底的明白,為什么李偉榮會愿意拿出這個雜志社來作為交換條件。
李承繼續看向工資表,然后驚訝的說道:
“啥?你們公司竟然有一百來人。”
剛剛他到公司來的時候看上那些員工最多也就十幾個人而已,他完全不明白這一百多人是從哪里來的。
一旁的蔡迎瑩低聲的說道:
“是的,老總不過都是些關系戶,要么是哪個局長的小姨子,要么是哪個部長的大舅子,雖然他們掛在公司可他們可以不用來上班,卻能夠照樣的拿工資獎金。”
李承又仔細看了一下,這每個月光給他們開工資都得要差不多一百萬。
這些可都是他李偉榮的關系戶,跟它李承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李承可以沒有任何理由的開了,他們這樣算下來,每個月至少可以節省八十多萬。
這一年就可以省下上千萬,照這么算的話,那這雜志社一年不是要賺個七八百萬。
李承搖了搖頭,覺得這似乎有些不可能,他可是做過編輯的,于是李承又查了一下這雜志社的收入,果然跟他想的一樣,這里面大有問題所在。
李承發現這家雜志社絕大部分收入都是廣告收入,雖然這很正常不過更讓他驚訝的是這些投入廣告的公司,老板都姓李。
也就是說這家雜志社全是靠著李偉榮養著的,如今李偉榮一走,那這家雜志社無疑就是個空殼。
可是此前李偉榮不是說這家雜志社是京港銷量最大的雜志社嗎?
而且不光是他,就連里面的員工也是這樣說的。
李承感覺到很疑惑,于是問了一下蔡迎瑩,這才搞清楚其中的貓膩。
原來這所謂的銷量大是要把那些報紙之類的其他媒體除掉。
另外他們的定價也有問題,一般情況下他們定價會在二十塊左右,可是市面上各大機關訂這份雜志只需要十塊,這簡直就是半買半送。
而且這份雜志之所以能夠進入到這么多家機關,也都是那些在拿著工資不工作的人在操作的。
要不是李偉榮養著這群人,估計這雜志的銷量連現在的一半都達不到。
李承把這些情況弄清楚后,不免覺得一陣頭疼,于是先讓蔡迎瑩出去了。
也就是說,如果這家雜志上沒有李偉榮的話,什么也不是。
這么一說,這兩叔子把這間雜志社扔給李承,就是抱著看他笑話的心態而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