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唐家發展史
- 一凡仙之傾世之人
- 紅塵不染一凡仙
- 1601字
- 2021-02-16 21:43:47
大塘村,雨神供堂后的廂房
沉寂古典的房間里迎來了一縷晨光
晨光之中,一道朦朧意識悄然至此
我是誰?
這是哪?
好似一個恍神,自己失去了一切,唯有記得一個真名
但名字的意義是什么?它不懂
所以,它疑惑所處是哪,也質問自己是誰
迷茫,迷茫
迷茫從晨曦持續到夜幕卻始終得不到答案
無奈的收攝心神,然后看到了眼前的一副畫卷
看著畫卷上的人
它疑惑的問道:這是我么?
也許是,也許不是
但當看到這個身影的瞬間,渴望佇立塵世的真靈便已潛意識的構建了肉體!
踏足塵世,腳踏大地,熟悉的感覺
一步踏出是嬰孩般蹣跚步履,再一步踏出卻是沉穩無比
熟悉的感覺,忘卻的記憶
“我,究竟是誰?”
“這,又是哪里?”
透過窗外,看著皎潔月色,它問自己
但又有誰能回答它呢?
……
雨神供堂后的廂房曾經是接待游客,供給游客過夜的房子
不過如今賓館酒店林立,這種不通水電,取水還要靠水井的古董房子自然沒有人再愿意居住
唐糖棠作為歷代以來供奉雨神中最為虔誠的圣女卻十分喜歡這里幽靜的環境
所以她有著豪華的別墅不住,非要住在這破地方
這讓身為爺爺的唐二虎很心疼,但卻也沒有任何辦法勸解
“誒~”
夜空皚皚,在從別墅前往廂房打掃的路上
白發蒼蒼卻依舊炯炯有神的老爺子無奈的對著夜色嘆惜
唐家,世代供奉雨神
人族茍活的年代,雨神賦予唐家人活著的希望
科學崛起,神明隕落的年代,雨神也讓他們飽受新時代的人的歧視
然而
縱知神明不存,唐家人依舊沒有推倒自家的供堂,依舊供奉著雨神
他們遇到困難之時依舊虔誠的在雨神像下祈禱雨神的救贖
他們知道,雨神給不了他們一絲的幫助!
他們供奉雨神,只是希望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之時,空虛受挫的心靈能有一個地方放置罷了
本著這樣的信念,唐家人對于雨神的信仰不但沒有因時代而斷絕,反而更加虔誠
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增加各種條條規規,使得供奉雨神也成了莊嚴無比的事
曾經,無論祈禱什么
只要在雨神像下訴說就好了,不需要什么貢品,不需要什么儀式
現在則是需要燒香,叩首
而祈雨,曾經也是沒有任何要求,甚至和其他祈禱是擺在同一個階級的
但現在
祈雨成為了一項規格極高的儀式
需要虔誠無比的圣女,在唐家人搭建在雨神供堂前邊的溪流前的祭壇上為雨神獻上一支祈雨之舞才行
雖然先人定下的雜亂規矩讓唐家的后人吃盡了苦頭,若不是老一輩掌家的人頑固執守,說不定雨神供堂早就被拆了
不過一切的付出,終究有所回報
唐家先祖都想不到,他們這舉動竟將唐家人帶上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
未曾安定的年代,人族忙于與魔族抗爭,所以信仰神明被視為迂腐
但人族得以安定之后
神明雖是不存,可心靈空虛的人卻逐漸增多!
人生在世,用難免遇到挫折
而身邊沒有能夠訴說的人時,虛無的神靈便成了一個可以訴說內心苦楚的對象
而正因為神明虛無不存,所以大家也能放心的將自己內心的軟弱毫無保留的傾瀉出來,不用擔心被人嘲諷,被人看輕
而歷史悠久的雨神自然成了眾多人們訴說內心的對象
這祈禱的人多了,雨神的貢品自然也就多了
這貢品多了,唐家人的收入也就多了
畢竟雨神是虛無的嘛,這雨神的貢品總不能任由著它堆滿整個供堂吧
而其他人要想處理,別說唐家人不樂意,就是前來祈禱的人也不愿意啊!
但這東西總是需要一個人來管理吧?堆著也影響大家祈神和繼續上貢品不是?
所以作為世代供奉雨神的唐家人,自然而然的成了人們眼中雨神的人間代理
這筆供奉也就任由著唐家人嚯嚯了~
雖然不知道那個腦袋進水的先祖寫出了:雨神貢品九分行善一分入懷的蛋疼規矩
但僅憑借一分貢品也讓唐家人肥的流油了~這不都住上大別墅了~
當然了,唐家人也不是沒想過忘了這破規矩,但帝國不允許啊!
所以唐家人只能緊守規矩,含淚的把九分貢品投入醫療事業,研究各種藥品
然后以運營成本價賣藥,雖然唐家人不賺錢,但也讓雨神的名聲響徹全國!
真是一舉兩得啊~唐二虎為自己的機智點個贊
至于為什么不用于慈善,唐家人最初也曾用于慈善,不過后來發現這筆錢大多落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唐家人也不可能時刻去驗證什么人真正需要幫助,所以就選擇用來搞醫療造福全人類,順帶打響名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