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畫·花鳥
宋代是古代花鳥畫空前繁榮和極盛的時期。據宋代《宣和畫譜》記載,北宋宮廷收藏中有三十位花鳥畫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畫花卉品種達二萬余種。由此可見,花鳥畫在宋代藝術中具有重要地位。
宋代早期的花鳥畫承襲了五代的傳統,追求寫實逼真的畫法。宋徽宗趙佶尤為重視寫實。在宋徽宗統治初期,畫院曾有一條戒律:“蓋一時所尚,專以形似,茍有自得,不免放逸,則謂不合法度,或無師承。”通過這些畫作,我們感受到了宋人對現實生活的細致觀察,所畫花鳥栩栩如生,并追求“孔雀升高,必先舉左”的真實效果。在繪畫手法上則以雙勾重染為表現技法,追求不見墨跡的逼真效果。到了宋代后期,雖然仍注重寫實,但卻擺脫了花鳥畫作為裝飾的審美傾向,開始受文人畫的影響,逐漸將花鳥與詩、詞、書法相結合,把對事物的簡單描摹轉變為對畫者內心的充盈情感和主觀意趣的抒發,創造出了更為清雅恬淡的藝術風格。因而,此時的花鳥畫往往是緣物寄情,抒發胸臆的藝術載體。
宋代花鳥畫在寫實與寫意間游走,在眼中之物和心中之象間變換,在自然與自我中達到了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