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陸海經濟一體化評價與發展戰略研究
- 唐紅祥 王立新 許露元
- 1019字
- 2021-01-22 20:09:04
第七章 中國陸海產業聯動與協同評價
第一節 中國陸海產業聯動與協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陸海產業聯動
聯動是相關的事物,一方發生變化時對另一方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相互促進,也可能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產業聯動是區域內的關聯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相互促進或相互制約的關系。良好的區域產業聯動,可以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完善產業系統,促進區域產業升級,提升區域整體的經濟競爭力。
陸海產業聯動是指陸海關聯產業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通過區域戰略調整,可以達到陸海產業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產能及增強區域競爭力。陸海產業聯動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陸域產業的發展是海洋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海洋產業發展能推進陸域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大產能發展,陸海產業良好的聯動可促進陸海經濟共同發展。另一方面,依托臨海的區位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建立臨海工業區,可將陸域產業與海洋產業有效結合,帶動陸域與海洋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陸海產業協同
協同是指同一系統中,各子系統分工協調運作,使系統表現為良好的和諧共進。關于產業協同的測度方法,目前有產業相關度、灰色關聯度模型、空間計量模型、耦合協調模型、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哈肯模型等。陸海產業協同,主要是指陸域產業與海洋產業作為產業系統的子系統,有效協調運作,使整個產業系統和諧發展。目前大多數學者運用系統耦合模型來評價陸海產業協同,本章也采用產業耦合模型來測度陸海產業協同發展。
產業耦合與產業聯動是有區別的。產業聯動是產業耦合的基礎,產業耦合不僅包括產業之間在要素、信息、能量等方面的關聯,還具有更高級的協作共生關系,彼此間進行相互選擇、約束,同時促進或放大系統功能。子系統間的選擇與約束,減少了各自的自由度與部分屬性,促進與放大又導致其各自的部分功能被放寬與加大。
三、陸海產業聯動與協同評價指標體系
本章對陸海產業聯動與協同分別進行評價,因此,需建立陸海產業聯動評價指標體系與陸海產業協同指標體系。根據陸海產業聯動與協同的含義,直接選用陸域一二三產業與海洋一二三產業進行評價分析,指標體系見表7-1。
表7-1 陸海產業聯動標體系

對于陸海產業耦合評價,從陸海產業關聯性出發,利用理論分析、專家咨詢等方法,借鑒現有的文獻,從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效率三個方面選取指標,以此反映陸海產業綜合發展情況,構建基于系統耦合的陸海產業系統耦合評價指標體系,測度陸海產業協同發展的程度,指標體系見表7-2。
表7-2 陸海產業系統耦合指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