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產業關聯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也有學者稱之為產業聯系理論,和產業結構理論相比,它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更加精準地揭示不同產業在質和量兩方面的關系,憑借這一優勢,它得到了比前者更為廣泛的應用,屬于產業經濟學的“中觀”部分。它重點探討了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彼此的關系。

陸海經濟一體化的前提在于兩個子系統的資源和服務的互補,關鍵在于兩個子系統彼此間的關聯。海域和陸域產業之間有著多樣化的聯系,從產業關聯層面分析,能夠反映不同產業的關聯程度。由于各海洋產業部門和非海洋產業之間存在復雜的聯系,因而一旦某個海洋部門的技術、產品價格、工資發生了變化,就會對與之存在直接關系的產業部門(也有可能是陸域經濟產業)造成影響,導致后者的產品需求、成本、價格等隨之變化,最終對多個部門造成影響。大部分海洋產業有著很長的產業鏈,產業彼此間緊密相連,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當地經濟發展,如港口和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工業、濱海旅游業等。在和海洋產業有著緊密關聯的陸域地區發展海洋產業,將其融入現有的陸域產業鏈,能夠提高當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率,以陸域產業帶動海域產業的發展,反過來海域產業也會反饋陸域產業。從產業關聯這一點進行分析,陸海經濟一體化的核心是陸域產業和海域產業彼此促進,從而使兩大子系統中各種要素能夠自由流動。所以,產業關聯理論能夠為陸海經濟一體化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無論是從產業要素、結構、布局還是制度方面來看,兩大子系統之間都有著緊密的關聯,各元素彼此影響,并對經濟結構或經濟規模造成顯著的擴散效應。在海洋經濟加速前行的過程中,將陸域經濟領域中的技術引入進來,加大海洋資源開發力度,促進資源、技術、勞動力在兩大子系統中的轉移,促進兩個子系統的關聯發展。首先,在海岸帶地區興建加工和生產基地,完成海洋初級產品的深加工,賦予海產品更高的附加值,海洋開發沿著從海上到陸域的方向發展;其次,陸域產業能夠利用區位上的優勢,成立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調整外向型經濟模式,從全球范圍內吸引資金和技術,支持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在上述兩方面作用的共同影響下,將兩個子系統的產業、資源等充分整合為一個整體,有利于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凌云县| 毕节市| 青铜峡市| 来安县| 育儿| 新兴县| 台东县| 孝昌县| 江孜县| 万全县| 砀山县| 新竹县| 唐海县| 清徐县| 隆化县| 葫芦岛市| 澄城县| 武鸣县| 涿州市| 澄迈县| 常宁市| 松潘县| 墨竹工卡县| 灵川县| 新兴县| 贡嘎县| 兴文县| 保康县| 蒙山县| 河曲县| 荥经县| 调兵山市| 杂多县| 离岛区| 宁强县| 湄潭县| 涟源市| 景谷| 大港区|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