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貿易政策和市場結構
  • (以)埃爾赫南·赫爾普曼
  • 1119字
  • 2021-01-22 15:48:30

1.1 貿易政策和市場力量

不完全競爭的定義性特征是企業不將價格看作給定。結果,它們就不把多銷售一單位產品對它們收益的影響看作那一單位產品的價格;關于多銷售(或者為了多銷售而削價)對它們從低于邊際的銷售中獲得的收益有什么影響,它們有一些推斷。最終的結果就是,價格不等于邊際成本,并且通常是高于邊際成本。

價格與邊際成本的比率是衡量市場力量的一個指標。不完全競爭下貿易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征——不可能發生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就是,貿易政策會使價格上漲到邊際成本以上,這對發起該政策的國家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這里,最流行的一個觀點就是對國內產業的保護是反競爭的,即允許國內企業犧牲國內消費者利益提高價格。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一直認為,反競爭影響的程度依賴于保護的形式,也依賴于保護的水平。關稅使進口品更加昂貴,但進口仍可能增加。大幅度提高價格的國內工業會發現,消費者會轉向進口替代品。另一方面,進口配額會防止這種替代。因此,就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配額在某種意義上比關稅更加反競爭(Bhagwati,1965)。然而,在形式化水平上,這種觀點僅在純粹壟斷者面對進口競爭時才能得出。在第3章,我們回顧了保護創造市場力量和配額比關稅更加有害的觀點,我們還會檢驗當國內工業是寡頭而不是壟斷者時這個觀點是否還正確。

一個更加不確定的領域是保護對向國內市場銷售產品的外國企業的市場力量具有的影響。關于關稅,一個一度流行的觀點是,它們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外國漲價幅度的下降吸收,而不是傳遞給消費者——“外國人支付關稅”。另一方面,經濟學家經常會提出警告,進口配額只會使外國生產者形成卡特爾,誘使它們提高價格而實際上以犧牲本國利益使外國企業獲益。第4章處理這兩個問題,特別會問到這個結果如何依賴于外國產業的市場結構。

一個特別有趣但存在疑問的問題是,當國外和國內供給者都是不完全競爭者時,貿易政策如何影響競爭。一方面,這種競爭實際上會幫助國內和國外企業形成卡特爾,聯合剝削國內消費者。另一方面,保護可能會作為下面將要討論的那類戰略性政策發揮作用,這種政策將國外和國內企業之間的博弈轉化為國內企業的優勢。或者,從國內觀點來看,它可能會按照社會想要的方式再分配消費。這些問題在第6章處理。

很明顯,貿易政策對市場力量的影響涉及很多問題。將它們聯結在一起的一條思路是分析性方法。我們所要闡明的是,關于市場力量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問題可以通過集中于假想的邊際收益(perceived marginal revenue)——企業預期通過多生產一單位得到的收益提高——來分析,這一收益通常低于價格(由于對邊際內銷售的影響),但可能會超過產業一致行動時通行的實際邊際收益。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比較需求曲線和假想的或實際的邊際收益曲線這種簡單方法適用于很多主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集安市| 泰安市| 泽普县| 灵丘县| 徐汇区| 曲阜市| 巫山县| 城步| 铁岭市| 巩留县| 衡东县| 阳春市| 盐亭县| 依安县| 库伦旗| 廉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凤翔县| 万山特区| 西林县| 麻阳| 张北县| 峨眉山市| 崇文区| 瓮安县| 邵武市| 德惠市| 茌平县| 饶阳县| 普兰店市| 松溪县| 当阳市| 玉屏| 兴仁县| 轮台县| 民权县| 延庆县| 许昌县| 光山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