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8—戰死
- 漢土萬里
- 戰國小懷王
- 2597字
- 2021-01-18 09:47:55
看著眼前的熊熊烈火,趙憲嘴角揚起一抹微笑。
“撤軍!”
一萬云州鐵騎開始緩緩聚攏向著西方撤退。
“就是現在,殺!”完顏陳和尚大喝一聲,策馬奔騰。
身后的數百騎兵反應過來立馬跟上。
沒有揚起清軍的戰旗,沒有吶喊,這數百騎兵沉默著沖向云州鐵騎的腰部。
當云州鐵騎部分騎兵反應過來時,完顏陳和尚帶著的數百騎兵已經如一把尖刀刺入人的腰部一般刺入云州鐵騎緩緩聚攏的軍陣。
或許是沒有反應過來,或許是對這數百人就敢沖擊一萬人軍陣而感到驚訝。總之,云州鐵騎沒有反應。
趙憲剛反應過來,一桿長槍就刺了過來。
趙憲急忙側身一避,揮舞長槍反刺回去。
刺過來的人正是完顏陳和尚。
見自己的刺擊被擋,完顏陳和尚迅速收回長槍俯身下馬對著趙憲的戰馬使勁一刺。
戰馬長嘶一聲往地下一到。趙憲跟著也倒了下來。
說時遲那時快,完顏陳和尚放下扎進戰馬的長槍,抽刀對著趙憲的脖子使勁一砍。
鮮血飛濺上完顏陳和尚的臉上。趙憲捂住脖子,驚訝的看著面前這個清軍小小的將軍。然后痛苦的死去。
這就叫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
完顏陳和尚走上前去斬下趙憲的頭顱,用長槍挑起,沖著周圍的云州鐵騎大喊:“主將已死,我大清大軍不日便至,爾等現若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雖然只有幾百清軍,但是喊出來的氣勢卻有上萬人一般。
云州鐵騎紛紛放下武器,他們不是怕這些人,而是因為他們的主心骨已經沒了。況且,完顏陳和尚還說大清大軍一會就到,那還打個毛。
投降羞恥?有什么羞恥的,活命最重要!!
然而,就在云州鐵騎大部放棄抵抗的時候,一支精銳從剛才八旗騎兵沖進來的地方再次沖進來。
“殺!”為首的將領大喝一聲。揮舞著長槍掀飛數名八旗兵。
身后的數十騎兵跟隨著這名將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沖爛八旗軍陣。
忽然,這名將領看到了遠處倒下的帥旗。
雙腿一夾馬腹,戰馬長嘶一聲奔向帥旗所在的地方。
這名將領一手勒住馬韁一手撿起帥旗。
倒在血泊之中的帥旗被高高的舉了起來,迎風舒展。帥旗上面被血染紅的“漢”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如此刺眼。
“降者生,戰者死。降者為奴而生,戰者奮戰而死。愿為奴者,只管投降。愿死者,隨我殺盡這些人!”
旁邊趙憲的親衛被這一聲咆哮驚醒。主帥死了,是他們親衛沒有保護好。而面前的這些人,正是親手殺死趙憲的人!
不共戴天!
“殺!”
那名將領大喝一聲再次沖進清軍軍陣。
幾百人的清軍在數千人的圍攻之下迅速敗退。完顏陳和尚見情形不對便率軍向北退去。并把趙憲的頭顱帶了過去。
這些人還想追,那名將領制止了他們,道:“窮寇莫追。”
旁邊的人惡狠狠的盯著面前逃竄的那些清軍。
“將軍,你叫?”趙憲的親衛隊長問道。
這名將領擦拭著長槍上的鮮血,道:“云州軍校尉,劉裕。”
“趙將軍已死,我等群龍無首。你便統帥這大軍吧!”親衛隊長道。
劉裕呵呵一笑,說:“既然如此,那我便越制了。”
“將軍,現在該怎么辦?”親衛隊長問道。
劉裕將長槍掛在戰馬腹部,說:“全軍奔向鎮南關主戰場,不出十日必有決戰!我等便是一支騎兵!”
“諾!”
————
皇城,兵部,職方司。
嚴崧已經離去,原本兩個人的工作現在都落在了于鑒身上。至于嚴崧為什么離去,于鑒自然也是知道的,這和梁益逃不了干系。
此時,又一名士兵沖進來,將方城失陷的消息給到了于鑒的身上。于鑒接過戰報沉思了起來。
于鑒也很迷茫,他不知道現在該怎么做嚴崧的前車之鑒在那。
“大人,太傅來了!”就在于鑒沉思的時候,一名員外走過來提醒到。
于鑒還未起身,聶文遠便來到了職方司辦公的地方。
“于大人好生忙啊!”聶文遠笑著說。
于鑒急忙起身迎接聶文遠,說:“老師蒞臨職方司,學生未有招待不周,還望老師海涵。”
沒錯,聶文遠跟于鑒是老相識了,自然,于鑒也是太子黨的人。
而之前嚴崧去蹚兵部梁益的渾水于鑒沒有阻攔,原因也在此。
于鑒想要讓嚴崧痛恨梁益繼而痛恨梁益后面的劉莽。如此,原本保持中立的嚴崧就很容易會被拉到太子黨這邊。
聶文遠走進來直接拿起于鑒剛剛放下的那封戰報,于鑒自然明白這只是一場戲,便沒有阻攔。
聶文遠打開一看,大驚失色,當然,這肯定是裝的。
恰巧在這個時候,啊,就在這個時候,不早不晚,內閣閣臣孫知奇和次輔趙有道來了。
“輔世兄看到了什么竟然如此驚訝?”趙有道見聶文遠一臉吃驚便問道。
聶文遠將手中的戰報遞給孫知奇和趙有道。二人看了一眼,立馬表現出和聶文遠一樣的表情。
“此事重大,我這就送于內閣!”二人一溜煙跑的飛遠。
聶文遠笑著對著于鑒拱拱手:“多謝了。”
“不謝。”
一場戲就這么的演完,而坐在旁邊的一名員外驚訝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這特么啥情況啊,兩個內閣的人來了還沒呆著一分鐘就走了。。。。
前腳信剛送入內閣,后腳這信就到了劉啟的手上。
“可惡!努爾哈竟然如此奸詐!”劉啟猛的一錘龍案。
“陛下,當今應該研討如何救援太子啊!太子現在一沒糧食二被斷了后路。危險至極啊!”內閣首輔馮明道。
次輔黃堅接著馮明的話說道:“依我看,不如明日早朝之時和重臣商討!畢竟此事牽扯重大,我等又無習兵之人,恐對形式做了誤判啊。”
黃堅的思路很簡單,一個字,拖,拖到太子戰敗就行了。今天拖到明天早朝,明天早朝在扯一扯,讓劉啟下不了決斷。反正能拖一天是一天,絕不能讓劉啟那么快去救援劉徹。
“朝臣能有什么建議?”孫知奇沖著黃堅吼了一聲,說,“朝臣的秉性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鼠目寸光。此時一次早朝能定下來才怪!”
“那你孫知奇說說該怎么辦?”徐綜治吼道,“方城已經丟了,大漢半數精銳在鎮南關,哪里還有兵!?哪里還有糧食!?”
“徐綜治!”趙有道沖著徐綜治大吼一聲,道,“遇事你就怕這怕那,這里有問題那里有問題,你這個閣臣干什么吃的?”
“你……”徐綜治啞口無言。
“糧食好解決,江浙一帶糧倉可以拿出來供太子殿下使用。若是還不夠,可以多向江浙一帶百姓征收糧食。”張植急忙提出建議。
“不行,”孫知奇反對說,“江浙百姓已經多征了河北三鎮的剿稅,若是在征,江浙一帶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那不如這樣,”張植又道,“從河北平叛軍里面抽出一些糧食出來送于鎮南關,馬上秋收,先應應急。”
說著看向了馮明,畢竟馮明后面的定王在河北領兵在的。
馮明沒有說什么。
劉啟點點頭,說:“既然如此,就這樣的吧。”劉啟有些后悔上次讓劉泰恩帶走那些糧草了。
“糧的問題解決了,兵的問題呢?”劉啟又問。
“蒙古一帶沒有動作,榆林府孫專庭的兩萬榆林軍和盧象昇的一萬天雄軍可以調過來。”馮明道。
反正榆林是太子黨和劉莽的地盤,丟了也是他們責任。
見眾人沒有說話,劉啟便下達了召令:榆林府的兩萬邊軍和一萬天雄軍南下,由盧象昇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