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閣出來之后,馮明就眉頭緊鎖。雖然那封奏折署名是劉莽,但是他知道,這封奏折是定王寫的。
盡管他很聰明,但是,他想不明白,為什么定王要把劉莽扯上去,劉泰恩事先也沒有和他商量這件事。
帶著這個疑問,他來到了定王府。
“先生來了,我已經按照您說的去做了。”定王一臉高興的看著緩緩走過來的馮明。
“陛下怎么說?”馮明并沒有直接問他為什么寫劉莽的名字,因為那二十萬大軍的糧草更重要,關乎著太子的勝負。
“哈哈哈哈,”劉泰恩哈哈大笑,說,“陛下已經允了,那糧草,也是我等囊中之物!”
馮明點點頭,不緊不慢的說:“那臣先恭喜殿下了。”
“如此好事,先生為何高興不起來?可是有什么煩心事?”劉泰恩注意到了馮明那不悅的臉色,便問道。
馮明嘆了口氣,說:“殿下,那封奏折之上為何要寫上劉莽的名字?”
沒有委婉,直接開門見山的問。
劉泰恩聞言哈哈大笑,說:“沒有為什么,因為孤想用這個方法把劉莽拉上來,讓父皇知道,孤已經和劉莽聯合起來了。劉莽是父皇寵妃之子,孤有朝中最大的勢力,只要父皇知道了我們兩個聯合了,必定會有所忌憚之。”
“怕不是這樣的吧。”馮明哼了一聲。
說實話,劉泰恩這種話,糊弄糊弄小孩子還可以但是馮明今年快五十歲了。
能在朝堂上面混的,都是老狐貍。而混到內閣首輔這個位子,那自然是老狐貍里面的老狐貍。。。
首先,這種話,明顯把皇帝劉啟當傻子。你寫個名字他劉啟就能相信?要是相信,那他這十六年皇帝白做的了。
其次,你要和劉莽聯合?那你兩誰為主?況且。你們前一天還在斗,今天就聯合?你覺得
馮明輔佐劉泰恩將近五年,這個定王的性格智慧他是知道的,他不會把劉啟當傻子,也不會和自己的競爭敵人聯合,所以,劉泰恩在說謊。
劉泰恩聽到之后,收斂了笑容,以一種奇怪的眼睛看著馮明,說:“先生猜不出來么?”
馮明吃驚的看著劉泰恩,說:“本官如何猜得出來?”
劉泰恩哼了一聲,說:“既然猜不出來,就不要問了,孤自有孤的打算。孤相信。只要父皇看到了那封奏折,必定會打壓劉莽和太子的。”
“殿下為何不要本官問?難道殿下懷疑本官對殿下的忠心?難道殿下還對本官舉薦太子耿耿于懷?本官那次不是說的很……”
“噓……”劉泰恩做了一個屏氣凝神的動作,“先生,可曾知道,狡兔三窟?”
“這又和狡兔三窟有……!!!!”
說著,馮明以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看向劉泰恩,“殿下是想……?”
劉泰恩笑了,說:“先生聰明,但是,孤,不是蠢人,有些事,孤還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說著給馮明遞了一杯茶,說:“孤就知道陛下會給內閣看,你覺得,內閣五個人,會不對外人說么?”
“相信數日之后,這皇城內外,都會傳言,劉莽彈劾太子黨的人,還有那些中立的人。”
“殿下英明,臣,自愧不如。”馮明朝著劉泰恩行了一個禮,繼續道,“殿下這招斷太子后路之計,妙,甚妙!”
劉泰恩點點頭,說:“此次孤密見陛下。除了那個死太監,其余的都不會知道。到時候,呵,好戲就來了。”
劉泰恩很聰明。
他知道,這次帶走了那數十萬石糧食,太子必敗,太子黨必定會遭到重創。那么太子要想保住地位,必定會尋找盟友。
能找的就兩個人,定王劉泰恩和劉莽。
劉泰恩把這封奏折最后署名成劉莽,就是為了讓太子知道,劉莽已經對他動手了。
如此,太子只能尋找他做盟友,到時候,呵呵,自己就會有主動權,太子?劉莽?那不分分鐘可以滅了!???
看著面前陶醉在自己的想法里面的劉泰恩,馮明嘆了一口氣,說:“殿下好自為之,本官先回去了。”
說著退了下去。
看著馮明遠逝的背影。劉泰恩忽然感覺鼻子一酸。不知不覺,這位內閣首輔頭上已經是很多白發了。
“事先不告訴先生,是不是傷了先生的心了呢?”
……………………
走出去的馮明一直在回憶著剛才劉泰恩的笑容。
他明白,這個在自己庇護下的小鳥,已經成為了一個雄鷹。對,雄鷹。
但是,他又覺得哪里不對。
這時候,他有些懷疑自己做這一切是為了什么。。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定王?
難道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么?不,自己已經很有錢了。
難道是為了位極人臣?不,自己已經是內閣首輔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到底為了什么?
想起來了,是為了一位老友。他離開之前曾囑托照看好這個不成器的定王,知道他死,都一直牽掛著這個定王。
那個人,就是劉泰恩的母親,也是馮明的老友——已經去世的常貴妃。
曾經,是因為那位常貴妃對現在的皇帝劉啟說“馮明治世之臣”才使得自己能夠入閣。
賞識之恩,無以為報,只能送你的兒子登上那個至高無比的位子了!
可是,今天劉泰恩的表現,為什么會讓他感覺到有些失落呢?
為什么他不對自己敞開心扉呢?難道他對自己有了戒心?
算了,不想了,當前的任務就是把那個恩人的兒子送上那個位子!!!
……………………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不是空話。
……………………
就在朝中風起云涌的時候,鎮南關,一場更大的風暴襲來。
但是。令劉徹和努爾哈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風暴,竟然起源于一個不起眼的傳令兵。
對,就是那個被周致遠聶文遠派去通知太子信息的那個傳令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