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詹王9

楊堅回到了宮里頭,立即召見“廚圣”,詢問他在民間還發現了哪些事,百姓們急需解決哪些問題,國家急需怎樣治理……一連串的詢問,使詹鼠心花怒放,他所希望的就是這種效果!心里頭道:“這次冒險揭榜進宮,巧諫君王已經成功大半了!”就自己所能,一一作了回答——官路不正,吏治不清,刑律不明,侈靡不簡,治安不穩,商賈不活,貧富不均……詹鼠邊說邊偷眼看楊堅,只見龍頭不住的點著,一反往日的莊重威嚴的表情,目光溫和,嘴角幾次飄出了微笑……

接下去,楊堅又接連三次召開了御前會議,早朝中朝晚朝不停!要求大臣們每人至少找出他治國的一條失誤,至少提出一條治國的建議。有幾個大臣不識時務,象往日一樣的抬轎子吹喇叭,遭楊堅大罵:舔肥的、拍馬屁的閉上你的驢嘴,靠后邊站去,下次再是這個樣子,立馬摘掉你項上烏紗,回家種紅薯去……言路豁然開通!楊素本又想吹捧幾句,見了陣勢,曉得楊堅動了真格了,也提出了幾條建議……

接下去,楊堅下詔——|

創立科舉制。試行科舉取士,由“賢有識鑒”的官員任各級“中正”,評審讀書人的德行才能,提升為官……

筆者順便饒舌一句,科舉制的建立,打破了門閥世族把持政權的局面,開辟了入仕的途徑,有利于選拔人才,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自隋首創,歷代沿襲……

嚴懲不法官吏,獎勵奉公守法的廉吏。一旦發現官吏不法,加以重罰。他特別痛恨有貪污行為的官員,甚至秘密派人給官員行賄,一旦接受,立即處死……象胖墩姑父那一類的官員掉腦殼的不少,關進牢里頭的不少,丟掉烏紗帽子的不少,烏紗帽子變小的也不少……文帝的封地隋城一個地方官,經州里的“中正”官員評審為既德且能,他派人核實,果是的,文帝下詔,拎成了知府,帽子越戴越大……

頒布《開皇律》?!堕_皇律》共十二篇,廢除了前朝梟首、車裂、孥戮等酷刑(孥戮,株連妻子及子女的意思),死刑罪囚不得在當地處決,必須送交大理寺(相當于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推行均田制。按家庭人口的多寡進行授田,并把政府能夠支配的土地和無主荒地分配農民耕種,使土地兼并或多或少受到一定限制,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擴大耕地面積……

大開節儉之風——下詔犬馬器玩口味一律不得獻上,居室的服飾器用務求節儉,乘輿御物破損者補用。并身體力行,一遇災旱,嚴令三個月內不準動葷。一次,身患痢疾,需配止痢方子,此方子須用胡粉一兩,整個皇宮找遍了也冇能找到。一次出巡,正遇天涼,獨孤皇后須條絲綢圍頸也沒有……他的兒子秦王楊俊,多造宮室被他發現,即令關了禁閉,寵臣楊素舔肥勸阻,他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照你說來朕須另外頒行一部《皇子律》別于他人?他發現太子楊勇奢侈好色,便廢黜楊勇,另立次子楊廣為太子(即后來的隋煬帝)。

順便饒舌一句:他廢勇立廣,實在是他一大失著,為后來楊廣弒父殺兄占嫂、亡了隋朝埋下了種子。這當然與楊廣善于偽裝有關,也與獨孤皇后、寵臣楊素替楊廣說好話有關。

誠然,一個封建階級的政治家,一代帝王,能夠這樣的倡儉禁侈,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他這樣的舉動,使得當時的一些士人常穿布衣,不用綢緞。即使是朝中大臣,上朝時穿朝服,下朝后穿民服。地方官上班時穿官服,下班后穿布衣……

關心民間疾苦。他經常派人到民間,私訪民間冤情災情。公元594年,關中大旱,私訪的官員把百姓吃的糠餅帶回,他拿給大臣們看,大口大口的吃了幾口,又分給大臣們吃,痛苦流涕的責備自己無能,下詔:在災情期間,自己的膳食不得有葷有酒,并急調三百石糧食救災,朝廷出錢買牛買驢六千頭分給貧困戶,開倉放糧,允許災民進京師就食。遇見了扶老攜幼的人,他自己牽馬避路。道路難走的地方,令衛士過去攙扶。有年老體弱者,令衛士將其扶上自己的馬,自己隨馬步行……楊素勸他注意刺客,他斥道:朕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對朕好,何有殺朕之意?

還有很多措施,諸如發展手工業、商業和對外貿易,統一度量衡貨幣等,使得隋朝初年,社會經濟大踏步的發展。隋初時,全國約410萬戶,約3000萬人口,耕地為1940萬公頃。到大業二年(公元589年),戶口猛增到890萬戶,人口猛增到4600萬人,耕地猛增到5585公頃。天下儲糧可供食五六十年。著名的永濟橋(即河北趙縣洨河上的趙州橋),后人嘆曰:“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深深說明,在隋文帝的治理下,建筑技術已達很高的水平……已改行的廚師又改回了本行,原先未從事廚業的人員也有不少投入到廚業隊伍中來,各地餐館林立,繁華的市井里三步一館,五步一餐……到處又掛起了“詹鼠”、“詹廚”的招牌……“天下美食”、“江北第一”、“江南首廚”、“引出洞中仙、招來云外客”的牌子到處都是……

商業和對外貿易空前繁榮,各地貿易中心蜂擁而至,商賈云集、珍奇山積……

對外貿易分水陸兩路,陸路穿過西域,通過天山南北遠及歐洲;海路可通南洋日本,日本數次來使與隋通好。日本穿漢服起自于隋……拐子飯、滑肉、桂花餅、卷煎也隨之傳入了西域、南洋和日本……

大陸人移居臺灣(當時稱流求或琉球)與日劇增。隋文帝還派遣官員去臺灣,對當地的氣候、風土、物產、社會組織和人民的生活情況進行了勘察……勘察人員還帶去了大陸的飲食……很多少數民族也誠心歸服,被譽為“圣人可汗”……故此,隋文帝楊堅,被后來的歷史學家公認為中國歷史上十大明君之一!這一方面取決于楊堅的統治才能,一方面也說明了他的賢內助皇后獨孤伽羅協助有方,但也不能不承認與詹鼠的巧諫啟迪鞭策有關——這只是作者的饒舌,讀者早已自我理會罷了,這些都是后話,我們還是接著正題講下去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当涂县| 会昌县| 南安市| 寿宁县| 阳泉市| 伊春市| 高安市| 荣昌县| 新郑市| 南川市| 马尔康县| 横山县| 蒙城县| 昭苏县| 寿阳县| 兴国县| 洪雅县| 石阡县| 安龙县| 敦煌市| 马尔康县| 定日县| 礼泉县| 区。| 七台河市| 灌云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平塘县| 渝北区| 甘孜县| 镇江市| 贵德县| 神木县| 沾化县| 乐业县| 深泽县| 吉安县| 酒泉市| 武城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