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入閣制度

徐光啟入閣?王朝輔愣了愣,不敢怠慢,趕忙向文華殿內閣走去。

現今內閣閣老只有三人,首輔方從哲,次輔劉一璟以及韓爌。

內閣閣老成員規定最多只可以有七人,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選滿,四個或者五個閣老是常態。但是也有特例,比如萬歷中期的獨相葉向高,萬歷末期的獨相方從哲。

當時內閣單單只有一位閣老,也就是首輔。

國家機器也照常運轉,但是其效率,不提也罷。

內閣大臣入閣一般有三種方式。

其一,延推,也稱為會推。由吏部,九卿和六科一起參加的會推大典。由眾人不記名投票推薦出幾個名額,供皇帝挑選任命。

其二就是特簡,特簡又分兩種形式。

一種形式是,內閣大臣密薦,比如某位閣老要退隱歸家了,會向皇帝舉薦自己認為合適的人才頂替自己,讓皇帝選擇是否任用。

一種形式是皇帝發現了某位人才,要求他入閣。

很顯然,徐光啟現在就屬于朱由校要求他入閣。但是這種情況到了明朝中后期遭到了大臣們的集體抵制。

皇帝特簡要求入閣的大臣也會因為外部的壓力而拒絕遵行皇帝的旨意,通常情況下,最后的結果只有遞交辭呈,回家養老。

不知道陛下是怎么考慮的,竟然要特簡徐光啟入閣。如果遭到了文臣的集體抵制,到時候可謂丟了面子又丟里子,得不償失啊。

王朝輔有些替朱由校擔心,但是腳步不停,徑直進入了內閣。

內閣中,此時方從哲正在獨坐在首輔位置上票擬著奏疏。劉一璟和韓爌端坐在一旁吃著糕點,喝著茶,有說有笑的聊著。

劉一璟和韓爌同屬于東林黨,代表著共同的利益集團,私交也不錯,更聊得來。

反而顯得方從哲被孤立了一般。

當看到王朝輔走進內閣時,三人集體停止了手里的動作,看了過去。

乾清宮管事突然來到內閣,這是陛下有事交代啊?

不敢怠慢,方從哲率先問道。

“王公公到此,不知有何指教?”

王朝輔對方從哲還了一禮,掃視了一眼其他兩人,干咳一聲說道。

“陛下口諭。”

一聽陛下果然有旨意傳達,三人全都躬身聆聽。

“朕知國事繁忙,不忍諸位愛卿太過操勞。徐光啟忠心體國,可堪大任,準其入閣辦事。”

有人要入閣了?這可不是小事。每次最終入閣的大臣無不是各方勢力互相角逐,互相妥協所產生的結果。

現在陛下要讓一個原來不受重視的御史入閣,朝臣之間會形成怎樣的風暴,可難說啊。

只是一瞬間,方從哲等三人就想到了很多。

劉一璟斟酌片刻后,問道。

“王內侍,陛下可還有其他旨意?”

“并無其他旨意。”

王朝輔搖搖頭。

宣讀完口諭后,看到三人疑惑不解的樣子,早料到會有人這樣問,其實就連他經常跟在朱由校身邊也不知道陛下究竟有何意。

王朝輔對三人拱拱手,說道。

“陛下口諭咱家已經帶到,內閣重地,咱家就不多留了。”

說完,便快步向外走去。不知為何,王朝輔總感覺內閣要有大變動,有人進來,就得有人出去,還是遠離此地為妙。

同樣的,內閣中三人也想到了這一點。

方從哲三人對視一眼,各自思考著自己的小算盤。

方從哲在其中年歲最大,今年已經七十多了,人活七十古來稀。不出意外的話,也干不了幾年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在即將要離職的時候,怎樣讓三黨中一個成員進入到內閣來,這樣的話即使方從哲離職了,三黨也不至于群龍無首,樹倒猢猻散。

事實上方從哲最近也一直在考慮怎么做。

如果方從哲離職的話,那么內閣里就剩下了兩人,還都是東林黨人,朱由校顯然不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那么,這一次的內閣變動,很可能會在劉一璟和韓爌身上發生。

這些事情,只是片刻便在三人腦海中過了一遍。

方從哲率先打破平津問道。

“都說說吧,徐光啟要入閣,兩位有何打算?”

劉一璟和韓爌誰都沒有說話,現在這一局面事先誰都沒有料到,而徐光啟現在又不屬于任何黨派,但是如果細說的話。

徐光啟和孫承宗等人是同年,和東林黨人較為親近,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可以拉攏過來。

想到這里,韓爌心里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從桌子上拿起一份奏疏,說道。

“工部經過核算,修建吏員轉官的學院,經費不夠啊。不如我等進宮面圣,請陛下拿個主意吧。”

方從哲和劉一璟看了看,這是要進宮親自探聽陛下圣意,更合適的說,是去談判啊。

兩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打算,點點頭。

“既如此,我等同去吧。”

乾清宮西暖閣中,朱由校斜靠在臥榻上,心里想著接下來應該要的做的事情。

‘格物研究院’中各種新鮮的東西已經研究成功,現在正在選址修建廠房,只等大批量生產出來,接下來就可以在上邊刻印上皇家制造的字樣,在各地皇店售賣了。

那么各地的鎮守太監就該敲打一番了。皇帝那么多的皇店,現在每年能夠進到宮里的銀子竟然不到五萬兩,糊弄鬼呢。

還有每年的茶供等,朱由校前些日子親自算了一筆賬。宮里用度加上賞賜各勛貴大臣,戶部,光祿寺也要用些,加起來才不過每年所需一萬四千多斤。

但是,現今賬冊上每年進貢的卻達十萬斤。

其中各種貓膩,可想而知。

茶農每年采茶之時正是農忙之時,有時為了采茶卻誤了農事,茶農苦茶供久矣。

太祖朱元璋時,專設茶農五百戶,免稅免徭役,每年進貢才幾千斤。到了現在,宮里人口增多,竟然達到了十萬斤。

各地鎮守太監難道單單只收這十萬斤進貢嗎?恐怕實際所收還得翻上數番,其中的差價全讓宮里和在外鎮守太監貪了。

有時鎮守太監收的太多,茶農交不齊貢茶,不得不自掏腰包在市面上高價買來補齊。

最可氣的是,進到宮里的茶卻是次一等的茶,最終苦了百姓,還壞了自己的名聲。

這還僅僅是貢茶一項,其余蠟燭,進貢的絲綢等等,其中貓膩恐怕只多不少。

正想著這些,一小黃門進來通稟:內閣三位閣老覲見。

朱由校嘴角微微一笑,終于來了。

“讓他們進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海南省| 安义县| 新民市| 石林| 石林| 福贡县| 郑州市| 金湖县| 白河县| 济阳县| 鄂尔多斯市| 海南省| 通河县| 石狮市| 雅江县| 嘉义县| 湘阴县| 大姚县| 汾西县| 高安市| 泾阳县| 孝义市| 安新县| 阿拉善盟| 共和县| 武安市| 黑山县| 平陆县| 洪泽县| 乾安县| 会同县| 双牌县| 七台河市| 宜都市| 泸溪县| 利川市| 天门市| 福州市| 赣榆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