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解放初期,胡洼是四五百人的村莊。識字的人不多,初中文化程度者二三人,小學文化程度者約十人。有所學校,共一個復式班,一名教師。
農村的孩子上學晚,八歲還不想去。本胡同的伙伴現喜、現華、現行已經入校,只剩下我和國洲叔了。在大人的勸說下,父親買了石板、石筆,母親撕了一塊布,算是包書和文具的包袱,我們一同進了學校。
復式班教學,老師很辛苦,一至四年級的課,同一節都要照顧到。例如,...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
解放初期,胡洼是四五百人的村莊。識字的人不多,初中文化程度者二三人,小學文化程度者約十人。有所學校,共一個復式班,一名教師。
農村的孩子上學晚,八歲還不想去。本胡同的伙伴現喜、現華、現行已經入校,只剩下我和國洲叔了。在大人的勸說下,父親買了石板、石筆,母親撕了一塊布,算是包書和文具的包袱,我們一同進了學校。
復式班教學,老師很辛苦,一至四年級的課,同一節都要照顧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