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拜別諸葛亮已經(jīng)數(shù)天,諸葛亮無時無刻不為徐庶擔(dān)憂。
這日,屋外下著鵝毛般的大雪,屋外一片雪白,屋內(nèi),桌子上的茶杯不停地冒著白氣。諸葛亮坐在桌前地蒲團上,認真的讀著手里的《戰(zhàn)國策》。
黃月英從里屋出來,手里拿著一件棉衣,走到諸葛亮跟前,為諸葛亮披上。諸葛亮依然認真地讀著書,沒有絲毫察覺。
屋外的鵝毛大雪越下越大,茅草屋仿佛穿上了銀裝,除了白色,毫無其他顏色。
黃月英走到門口,看著大雪鵝毛般地飄落。
突然,遠處飛來一直白色的鴿子,落在黃月英的肩膀上。黃月英看到這只鴿子的左腳上綁著一個紙條,便拆下紙條,鴿子飛走了。
黃月英打開紙條,看到是徐庶來信,便將紙條卷上,送到諸葛亮面前:“夫君,徐元直給汝來信了!”
諸葛亮的目光緩緩從書上轉(zhuǎn)移到紙條上,拿起紙條,打開紙條便看:孔明吾兄,近來可好,庶在新野,劉皇叔處,一切安好,且勿掛念!
諸葛亮讀了這短短十幾個字,心中懸著的心仍未放下:“月英代我為徐庶回一封信。”
黃月英便答應(yīng)了諸葛亮:“待我寫好之后,拿給夫君查看!”
黃月英便坐在蒲團上寫下一封信:元直吾兄,望自珍重!大業(yè)可成!
諸葛亮笑了一笑:知我者,月英然也!
黃月英喚了一直信鴿,便將信綁在信鴿上,將信鴿放走了。
晌午,雪停了,白色的竹子筆直地立著,茅草屋上煙囪冒著煙,一片寂靜。
諸葛亮走到屋內(nèi),看著兒子安靜地睡著,便俯下身子親了親兒子的臉。兒子已有兩個月大,還未起名,叫其什么好呢?
諸葛亮思量片刻,被一陣踩雪聲驚擾。
諸葛亮出里屋去看,原來是水鏡先生來了。
“不知先生到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諸葛亮俯身說道。
水鏡先生笑著說道:“孔明何須多禮!”
諸葛亮笑道:“亮生于齊魯之地,禮當須有!不過,請問先生飯否?”
水鏡先生笑道:“已吃過飯矣,今日我來,有一事相告!”
諸葛亮問道:“不知先生為何事而來?”說著,諸葛亮坐于蒲團之上。
水鏡先生說道:“前幾日,一位將軍到我處投夜,汝猜為誰?”
諸葛亮笑道:“先生恕亮愚笨,亮實為不知!”
水鏡先生哈哈大笑起來:“孔明啊,我料此人,汝定知悉!此人乃破黃巾,拒曹操的當今皇叔劉玄德!“
諸葛亮驚了一跳:“劉玄德!此人乃帝室之胄,頗為仁義,陶謙曾三讓徐州,劉皇叔無奈受得;呂布背信棄義,劉皇叔以禮相待。此人頗具王者之資也!”
水鏡先生看著諸葛亮講得興趣盎然,便也很配合地聽著。
諸葛亮突然笑了一笑:“先生可知,徐元直現(xiàn)在何處?”
水鏡先生想了想:“不知,孔明可知元直在何處?”
諸葛亮哈哈大笑:“徐元直正是在劉皇叔處啊!”
水鏡先生表現(xiàn)得很驚訝:“蓋元直在劉皇叔處,竟如此之巧合!”
諸葛亮笑道:“徐元直尋得明主矣!”
水鏡先生看出了諸葛亮的羨慕之心,便說道:“孔明有所不知,前幾日劉皇叔逃難來到老夫住處,老夫與皇叔聊得甚歡,知曉皇叔現(xiàn)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武將,然此幾位武將雖有萬夫不擋之勇,并不能使皇叔得勝矣!故老夫于皇叔所言,非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者助皇叔不可!縱觀天下,唯臥龍與鳳雛二人而已!”
諸葛亮笑道:“先生過獎了!亮深知劉皇叔屢戰(zhàn)屢敗之因,實乃先生所言,然劉皇叔仍能屢敗屢戰(zhàn),拒曹孟德于徐州,實為亮所欽佩!”
水鏡先生又說道:“孔明乃曠世奇才,實不該終日在這草廬澆花種菜矣!”
諸葛亮微微一笑,對水鏡先生說道:“實不相瞞,亮早有出山之意,然苦思于尋求明主,今知劉皇叔乃仁義之士,亮愿傾附之!然亮不知劉皇叔是否乃納賢之主也。”
水鏡先生笑道:“老夫為孔明出一計,皇叔非親自來請,不得見;首次來,仍不得見;二次來,依舊不得見;三次來,孔明可使拖延之計,待劉皇叔氣消力盡之時,且看其是否乃真賢之主也!”
諸葛亮笑道:“此計甚妙!便依先生之言!”
水鏡先生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