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黃月英的愛情故事慢慢地傳開了,而荊州刺史劉表也聽聞了這才子配佳人地故事,劉表心想:欲保荊州疆土永固,人才必不可少,諸葛亮小時候我見過他,那時覺得他聰明過人,現(xiàn)在長大成人,成為遠近聞名的大賢,如若他能成為我的帳下謀士,我荊州可穩(wěn)固矣!劉表便派蔡瑁去隆中尋諸葛亮并邀請他出山。
劉表深知諸葛亮乃有才之大賢,而蔡?,F(xiàn)乃是南郡太守,派蔡瑁前去邀請諸葛亮來帳下效力,也算盡禮。況且蔡瑁和黃承彥乃親戚,諸葛亮不會不給蔡瑁這個面子吧。
這日,諸葛亮像往常一樣,一大早便起來讀書。
諸葛亮讀了一會兒書,便伸個懶腰到院子里走走拿起水壺,為院子里的花澆水。
此時,諸葛均剛起床,見到諸葛亮:“兄長起床甚早!”
諸葛亮微微一笑:“我已讀過《孝武本紀》矣!”
諸葛均驚訝道:“兄長不是昨日方才讀過?”
諸葛亮笑了笑:“豈不知孔子云‘溫故而知新’矣?”
諸葛均撓撓頭,便走進屋子讀書去了。
諸葛亮繼續(xù)澆花,這時突然聽見一陣馬蹄聲。
諸葛亮看到一朵枯萎的菊花花瓣掉落下來,便皺起眉頭。他放下水壺,回到屋里坐下。
這時,蔡瑁帶了十個隨從來到此處。還未等小童出門去,蔡瑁便自己進來了,趾高氣揚地走到了屋子里。
蔡瑁見到諸葛亮在蒲團上坐著,便大聲喝道:“孔明,見我何故不以禮相迎?”
諸葛亮緩緩站起來,抱拳鞠躬說道:“亮不知蔡將軍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將軍恕罪。小童何在?何不提早告知我蔡將軍到來!”
小童從外面進來,說道:“回先生,適才我欲出門去看,殊不知蔡將軍矯健如燕,幾步便來到廳堂,未來及告知先生?!?
諸葛亮搖搖手中羽扇,哈哈笑道:“原來是這樣,此事也不能全怪小童,主要是將軍步伐迅速。將軍請坐!”
蔡瑁取下佩劍,放置到一旁,坐在了蒲團上,與諸葛亮相對。
諸葛亮拿起茶壺為蔡瑁倒上茶,說道:“蔡將軍,今日光臨寒舍,所為何事?”
蔡瑁說道:“我有一女尚未嫁人,我曾派人來此為汝說媒,未曾想孔明趕走媒婆!”
諸葛亮笑道:“啊哈哈!將軍為此事而來?將軍之女乃天上明珠,亮不過一介村夫,安敢相配?不敢不敢!”說完,諸葛亮端起茶杯嘬一小口,放下茶杯,緩緩搖動羽扇。
蔡瑁暴躁如雷,說道:“此事暫且不論,聽聞汝與我姐夫黃承彥之女月英已訂下婚約。此事可否?”
諸葛亮依然保持笑容:“將軍所聞不虛也!”
蔡瑁語氣變得溫和起來:“月英乃我外甥女也,汝今與月英相配,我與汝也算親戚也!對于汝趕走媒婆之事,我也不追究了!”
諸葛亮緩緩搖動扇子,笑道:“謝蔡將軍不怪罪與亮!”
蔡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說道:“此番前來,乃主公想請汝出山,輔佐主公。一來,實現(xiàn)汝之抱負;二來,親戚之間可有相互照應!”
諸葛亮說道:“蔡將軍所言極是,然亮只想躬耕于此隆中,并未想出仕也!一來,亮之兄赴江東任職,人人皆知劉荊州與江東孫氏有殺父之仇,亮實不想與家兄為敵;二來,請將軍看墻上所題之字,亮非貪圖功名之輩,只愿在這隆中吟詩作對。還望將軍成全!”
蔡瑁突然站起來:“孔明,世人皆言汝有大志,今日一見,汝乃無志之匹夫也!”
說完,蔡瑁便甩手出門了。
諸葛亮搖著手中羽扇,哈哈大笑,心想:世人皆知臥龍,殊不知臥龍至今未起,乃實未遇明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