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大學實用教程
- 齊偉
- 4304字
- 2021-01-22 18:49:49
2.2 配置開發環境
開發環境由一系列軟件程序組成,能夠讓開發者完成源代碼編寫、程序編譯和調試、程序分發或部署、源代碼版本管理等。
2.2.1 Python的版本
訪問Python官方網站。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python.org”,打開如圖2-2-1所示的頁面,并將鼠標移動到“Downloads”欄,會自動呈現下拉菜單,并提示下載與當前計算機操作系統配套的Python安裝程序。
在本書作者截圖的時候,Python官方網站提供了Python 3.6.5和Python 2.7.14兩個版本的安裝程序。下載哪一個呢?
以前Python就一個版本,即Python 2.x(x表示后面的小版本號,是指做了小幅度修改之后發布的版本)。后來由于發展的需要,出現了Python 3.x,而且兩個版本互不兼容,在某些方面有所區別。當然,相同之處還是比區別多的。對于學習者而言,從道理上講,學哪一個都可以,以后在開發過程中,如果用到了另一個,只需要注意到區別即可。
但,事實上,Python 2.x正在消退。既然Python 3.x是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而來,它必然相對Python 2.x做了很多優化和改進。所以本教程使用Python 3.x版本。

圖2-2-1 下載Python 安裝程序
讀者根據自己的操作系統,下載相應的Python 3.x程序,然后安裝。如果安裝過程中遇到問題,首選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搜索(見圖2-2-2),參照有關資料獨立解決問題。

圖2-2-2 善于用搜索引擎進行搜索
下面分別演示在Ubuntu 系統和Windows系統上如何安裝Python,僅供參考。
2.2.2 Ubuntu系統
Ubuntu(國際音標:/?′b?ntu?/)是以桌面應用為主的Linux發行版,官方網站是ubuntu.com。Ubuntu系統歷來自帶Python環境,也就是如果使用此系統,不需要安裝Python程序。自Ubuntu 16.04以來,系統自帶了Python 2.x和Python 3.x兩個版本。
圖2-2-3所示的是安裝了Ubuntu16.04操作系統的計算機。認真看一看此計算機的硬件參數,可見運行Ubuntu操作系統以及應用Python 進行程序開發對硬件要求不高。
確認已經進入了Ubuntu操作系統之后,打開終端窗口(按組合鍵Ctrl+Alt+T),進行如下操作:


圖2-2-3 Ubuntu 系統的計算機基本配置
如此操作之后,即進入了Python 2.x的交互模式中,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當前所使用的是Python 2.7.12。如果讀者做如此操作,顯示的不是這個版本號也無妨,只要是Python 2即可,后面的小版本號影響不大。
圖2-2-4顯示的是操作的結果??吹健?gt;>>”標記符,就說明當前窗口進入到了Python 2的交互模式中。通過組合鍵Ctrl+D可以退出當前的交互模式,回到Ubuntu的命令界面。

圖2-2-4 Ubuntu系統中進入Python 2.x交互模式界面
如果要進入Python 3.x的交互模式中,只需要輸入“python 3”即可,操作如下:

這樣就進入到了Python 3的交互環境中。
當然,讀者可以通過修改軟連接,實現執行“python”進入到Python 3交互模式中。對此操作的具體流程,請自行在搜索引擎中搜索,關鍵詞就是“Ubuntu修改軟連接”。
如果讀者需要安裝Python(本書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Python都是指Python 3.x),可以到官方網站下載安裝包。在圖2-2-1所示的頁面中選擇“Downloads”的下拉菜單中的“Source code”,出現圖2-2-4所示的界面。在這里選擇適合的版本和安裝包,下載到本地(即自己的計算機中)。
以下演示下載Python 3.6.5的安裝包。讀者在閱讀本書的時候,Python一定會有更新版本發布,可以選擇下載,不一定與演示所用版本一致。

圖2-2-5 下載Python 安裝包
(1)確認源碼是否已經下載,如果已下載,則解壓縮。

(2)進入到Python-3.6.5目錄中。

(3)依次執行如下操作,完成安裝。注意,每一步指令執行完畢,都要耐心等待一會兒。

(4)安裝之后,使用前文講述過的方法,進入到Python交互模式,如果成功進入,則可確認安裝成功。

注意,這里之所以輸入的是“python 3.6”,是因為在當前演示用的這臺計算機上已經存在了Python 3.5,即Python 3的軟連接指向的是Python 3.5。如果讀者的計算機上沒有這么多版本,直接使用“python 3”或者“python”即可。還要強調,如果——也應該——熟悉Linux系統的操作,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修改軟連接。
經過以上操作,就在Ubuntu系統中安裝好了Python 3.6.5。
讀者不要看到用命令安裝就誤以為操作復雜。非也!如果使用Ubuntu系統,其實什么都不需要做,Python就已經安裝好了,如2.2.2節開頭部分所述。
2.2.3 Windows系統
Windows系統中沒有默認安裝Python,需要從Python官方網站下載安裝程序,然后進行安裝。操作步驟如下。
(1)到Python官方網站下載適合個人所用計算機的安裝程序(見圖2-2-6)。

圖2-2-6 下載針對Windows系統的安裝程序
下載完成后,在本地計算機能夠看到一個名為python-3.6.5-amd64.exe的文件(如果讀者下載其他版本的安裝程序,同樣會顯示帶有相應版本號的文件)。
(2)雙擊已經下載的安裝文件,開始安裝。
(3)為了演示更多的安裝項目,這里沒有使用“默認安裝”選項,而是選擇了圖2-2-7中所示的“Customize installation”項目,進行自定義安裝設置,如圖2-2-8所示。
(4)在下面的界面中,可以進一步自定義安裝項目,并指定安裝目錄。在圖2-2-9的界面中沒有選擇“Add Python to environment variables”,在后續的操作中要對此單獨演示。

圖2-2-7 選擇安裝方式

圖2-2-8 自定義安裝項目

圖2-2-9 自定義高級操作
單擊“Install”按鈕,便開始安裝,同樣需要耐心等待一會兒,如圖2-2-10所示。
顯示如圖2-2-11所示的界面,即表示安裝成功。

圖2-2-10 安裝界面

圖2-2-11 安裝成功界面
(5)安裝成功之后,在“開始”菜單中會發現Python 3.6項目(見圖2-2-12),單擊其中的IDLE,會打開Python的交互解釋器界面,進入到交互模式(見圖2-2-13)。
(6)雖然Python已經安裝好并且能夠運行了,但是需要再做一個工作,就是在系統的環境變量中增加Python。在桌面的“我的電腦”上單擊右鍵,然后選擇“屬性”。
單擊圖2-2-14中所示的“高級系統設置”,顯示圖2-2-15所示的結果。
單擊圖2-2-15中的“環境變量”,顯示圖2-2-16所示的環境變量設置界面。
單擊圖2-2-16中的“編輯”,顯示如圖2-2-17所示的界面,根據其中所示方法添加python的環境變量。

圖2-2-12 從“開始”菜單中進入

圖2-2-13 Python交互模式

圖2-2-14 進入到“系統”設置
以上諸項完成之后,就實現了環境變量中增加了Python的目的(見圖2-2-17),之后在這臺計算機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執行Python指令啟動Python程序。
(7)通過“開始”菜單打開Windows的命令行窗口(見圖2-2-18)。

圖2-2-15 系統屬性設置

圖2-2-16 環境變量設置

圖2-2-17 增加環境變量

圖2-2-18 打開命令行窗口
在命令行窗口中輸入“python”,即可進入到所安裝的Python的交互解釋器界面,如圖2-2-19所示。注意,并沒有進入到Python的安裝目錄執行python.exe程序,這是因為我們設置了環境變量的緣故。

圖2-2-19 Python交互模式
對于macOS系統,本書不再詳細演示,如果下載源碼,可以參考Ubuntu系統中的安裝方法;還可以在官方網站中下載PKG文件,安裝方法與安裝其他macOS上的應用一樣。
2.2.4 PythonIDE
不論使用什么操作系統,現在都能通過執行Python指令,進入到交互模式的Python解釋器中。這種模式下,只能實現較短的Python指令,并且不能保存。要想把編寫的程序保存為源文件,還要使用某些編輯工具,如文本編輯工具。
但是,純粹的文本編輯工具,因為功能單一,對編寫包含大量代碼的程序不是很方便,于是就有了專門的編輯工具,稱為“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也稱為Integration Design Environment或Integration Debugging Environment)。IDE是專門供開發者使用的應用軟件程序。下面列出的幾項IDE都可以用于Python程序開發,讀者可根據喜好來選擇。
1.VIM
VIM是一個先進的文本編輯器,在Python開發者中很受歡迎。它是開源軟件并遵循GPL協議。官方網站是vim.org。
2.Emacs
Emacs是一個可擴展的并能高度定制的GNU文本編輯器,可以配置為全功能的免費的Python集成開發環境。其官方網站為https://www.gnu.org/software/emacs/。
對于以上兩款編輯器,初學者可能有點望而生畏,因為它們不完全等同于用鼠標“點來點去”的操作,而是強調使用快捷鍵。但是,如果讀者一旦能夠堅持使用,會越來越體會到這種操作帶來的高效和便捷。
下面再列出幾個可以“點來點去”完成操作的IDE。
3.Sublime Text 3
Sublime Text 3是功能強大的跨平臺的、輕量級的代碼編輯器。通過添加插件,Sublime Text 3可以成為一個全功能的Python IDE。
4.Visual Studio Code
Visual Studio Code(俗稱VS Code)是微軟出品的免費代碼編輯器,囊括了多數IDE具有的功能。欲知更詳細內容,可以通過官方文檔了解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如果到網上搜索,還能找到很多IDE,也有人爭辯到底哪個IDE好。其實,IDE是工具,只要適合、趁手就好。所以,建議讀者選擇一種IDE后,要盡快熟悉它的有關功能,能在后續編寫程序時用上它。而不是三天兩頭換IDE,看到一個就迫不及待地試試。切記,IDE是寫代碼的工具,用熟練了就趁手了。
2.2.5 helloworld
學習每種編程語言的標準起式是在計算機屏幕上輸出“hello world”。這是編程語言學習的傳統,起源于1972年由貝爾實驗室的布萊恩·柯林漢撰寫的內部技術文件《A Tutorial Introduction to the Language B》。后來他和丹尼斯·里奇在《C程序設計語言》中也使用了這種方式。此后,“hello world”就被廣泛作為編程語言學習的傳統了。所以,現在也要輸出“hello world”。
進入到Python交互模式中,即顯示有“>>>”標識符的界面。

從此刻開始,就要考驗讀者的認真程度和耐心了。你會遇到諸如拼寫錯誤、中文和英文符號混用等貌似簡單但很難檢查出來的錯誤。以上面的操作為例,如圖2-2-20 中提示的那樣,都是現在或將來可能出現的錯誤,請務必認真對待。

圖2-2-20 注意事項
除了在交互模式中實現了“hello world”,還可以把這個語句寫入到程序文件中,通過執行該程序在屏幕上打印出來。
打開你的IDE,新建一個文件,并輸入如下內容:

然后將此文件保存并命名為hello.py。請記住文件的路徑,Python程序文件的后綴都是“.py”。
這是讀者在本教程中所寫的第一段程序,應該加以紀念。
結合圖2-2-21所示,對這段程序加以解釋。

圖2-2-21 代碼分析
①第1行聲明本程序所使用的編碼格式。關于編碼格式問題,后續內容會詳細講述。
②第2行到第3行之間用三個單引號(也可以是三個雙引號,但必須是英文狀態下的)包裹著一些文字說明。在程序中,這塊內容被稱為文檔,通常說明本程序的主要用途,有的帶有編寫者的個人有關信息或者編寫時間等。在執行程序的時候,機器把文檔部分忽略,文檔是給人看的。
③第4行和第5行就是使用print函數,在屏幕上輸出“hello world”和“世界,你好”。注意圖2-2-21中所強調的,除了漢字,其他任何字符輸入都必須是英文狀態下的。
④在第4行和第5行的后面都有符號“#”發起的說明內容,這稱為注釋,是對本行的說明。在程序執行過程中,注釋也是被機器忽略的,它也是給人看的。
然后從Python的交互模式中退出(按組合鍵Ctrl+D),進入到保存hello.py文件的目錄。
再次強調,一定要退出Python交互模式,在命令行狀態下,并且進入到保存hello.py文件的目錄,才能執行程序(如圖2-2-22所示)。

圖2-2-22 執行程序


如果不進入到hello.py所在目錄,就必須在執行程序的時候,把文件的路徑寫清楚,能夠讓Python解釋器從當前位置開始,根據所寫的路徑找到hello.py文件。
當看到打印的結果時,就說明第一個程序——雖然簡單,已經“跑起來”了。
也許,你的第一個程序并不順利,可能報錯。面對錯誤,不要驚慌,要認真閱讀報錯信息,根據報錯信息排查程序中的問題。還可以把報錯信息放到搜索引擎中,看看別人是如何解決這類錯誤的,找一些可以參考的做法,自己再嘗試。經過幾次反復,解決了錯誤,就是最大收獲。
2.2.6 本書的Python版本
本書使用的是Python 3.x,讀者根據前述方法配置開發環境的時候,或許Python官方網站上提供的版本與本書所示的版本的小版本號有所不同,但只要保證是Python 3系列的即可。
本書作者使用的開發環境,因為安裝了兩個版本的Python,所以在調試的時候,讀者會看到類似“python3 hello.py”的樣式,這意味著使用Python 3.x執行程序。讀者可以根據自己配置的開發環境來確定所執行的程序的命令格式。
- Python編程自學手冊
- 嵌入式軟件系統測試:基于形式化方法的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
- 基于Java技術的Web應用開發
- Python:Deeper Insights into Machine Learning
- DB2SQL性能調優秘笈
- Neo4j 3.x入門經典
- Java Web開發基礎與案例教程
- 菜鳥成長之路
- Spring Boot 2+Thymeleaf企業應用實戰
- Continuous Integration,Delivery,and Deployment
- Python Geospatial Analysis Cookbook
- Mastering Rust
- Java編程方法論:響應式RxJava與代碼設計實戰
- Python語言基礎
- Spring Batch Ess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