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的耳朵:一個真實的故事
- (英)貝爾納黛特·墨菲
- 2549字
- 2021-01-11 18:16:26
謹以此書紀念我的父母,盡管有8個子女,他們仍把最寶貴的時間贈予了我——母親在我上學前就教會了我閱讀,父親會帶我去公共圖書館,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使用圖書館的資源。
你捧著一本書苦苦鉆研,為的是追尋真理的光明;真理卻虛偽地使你的眼睛失明。
——莎士比亞,《愛的徒勞》第一幕第一場
01 梵高在阿爾勒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家[《黃房子(街景)》]。工作室和廚房位于一層,二層有兩間臥室。克里弗林的雜貨店也在同一棟建筑里,在畫面最左邊的是寡婦范尼扎克經營的餐廳,梵高常去那里用餐。
02 梵高在阿爾勒的朋友和鄰居瑪麗·吉努夫人(上圖為梵高畫作《阿爾勒姑娘》)。在1888年5月至9月間,梵高曾與吉努夫人及其丈夫約瑟夫同住在火車站咖啡館,而把黃房子當作工作室。
03 梵高的好友、郵遞員約瑟夫·魯蘭。在梵高為其畫下這幅畫時約瑟夫47歲。魯蘭在1889年1月末搬到了馬賽,梵高可能是憑著記憶或在當年春天回到阿爾勒的旅途中畫下這幅肖像畫的。梵高只有在為特殊的朋友作畫時,才會使用這幅畫中那種精致的背景。
04 1888年12月24日,菲利克斯·雷伊醫生第一次遇到梵高時,只有23歲,在阿爾勒市立醫院當實習醫生。這幅肖像畫是梵高1889年1月去醫院換藥時,在雷伊醫生的辦公室里畫的,后來作為禮物送給了這位年輕的醫生。
05 焦橙色的色調令人想起1888年的炎夏,這是梵高最著名的肖像畫之一。佩森斯·埃斯卡利耶是當地的一名牧羊人和短工,為梵高當模特的時候已72歲。1889年4月17日,佩森斯在阿爾勒醫院過世,去世前有一段時間與梵高同時住在這家醫院里。
06 梵高1888年夏天住的火車站咖啡館。他在1888年9月的《夜間咖啡館》中描繪了那些在這家通宵咖啡館中流連的人們,畫中表現的內部陳設也正是咖啡館在那年年初的存貨清單上所標注的東西,甚至具體到了柜臺上的“100個空瓶子”。
07 《落葉》繪于1888年10月末,就在保羅·高更到阿爾勒加入梵高行列后的幾天內。兩人并肩在古羅馬墓地遺跡作畫時,秋風吹落了片片黃葉。畫中的白楊樹在20世紀20年代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柏樹。
08 這是唯一一幅梵高所繪的阿爾勒妓院內景,作于1888年11月。這或許是維吉妮·沙博管轄的妓院,因為阿爾勒兩家有五個妓女的妓院其中就有一家是沙博的。墻上的圖案像是與梵高同時代的德加和圖盧茲-羅特列克的畫,他們都是梵高所欽佩的畫家。
09 《海上漁船》作于1888年5月末或6月初,梵高當時去圣馬迪拉莫做了一次長達一周的遠足。海風對海水的作用令他印象深刻,于是他把海水比喻成鯖魚的鱗片。
10 在《和埃米爾·伯納德肖像一起的自畫像》(又名《悲慘的人》)中,40歲的保羅·高更仍然受到前一年巴拿馬與馬提尼克之旅的影響,表現出病懨懨的樣子。由于這幅油畫,高更在1888年10月23日清晨到達火車站咖啡館時就被人認出來了。
11 高更的肖像畫《梵高繪向日葵》似乎是他在憑想象而非實景作畫:向日葵并非當令;梵高還穿著一件西裝,這不像他的日常衣著。在自傳中,高更稱梵高看到這幅完成稿時說:“這是我沒錯,但這是瘋了的我。”
12 《阿爾勒婦女》(又名《密史脫拉風》)展現的是一群阿爾勒婦女披著長圍巾,迎著猛烈的密史脫拉風艱難前行的樣子。和高更許多同時期的作品一樣,這個場景是他憑想象畫的。雖然小路、柵欄和樹木與梵高家門口公園里的景致如出一轍,但是畫中的噴泉清楚地將畫面的地點定位于阿爾勒醫院的庭院。
13 《鮮花盛開的果園與阿爾勒風景》(Orchard in Blossom with a View of Arles),作于1889年4月,在梵高去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前夕。從阿爾勒醫院步行片刻即到。梵高在利塞大道南邊的曠野里作畫,此處是公園對面遠處的一角。
14 梵高為奧古斯丁·魯蘭畫過五幅肖像畫(上圖為梵高畫作《搖籃曲》),她是梵高好友約瑟夫·魯蘭的妻子。這幅畫作于1889年1月,梵高第一次出院之后。奧古斯丁手中握著一根繩子,用來牽動搖籃,搖籃里睡著她五個月大的女兒瑪塞爾,不過觀畫者既看不到嬰兒,也看不到搖籃。
15 《渴望生活》和改編的同名電影,成功地塑造了公眾對文森特·梵高的印象。這是1956年電影在法國公映時的一張海報,畫面中有塑造梵高神話的故事元素:被烈日炙烤的大地、女人、向日葵,還有柯克·道格拉斯瘋癲的神情。
16 1889年1月8日或9日,也就是梵高出院回到黃房子之后沒幾天,他就在工作室里畫下了這幅《耳朵上扎繃帶叼煙斗的自畫像》。耳朵上包裹著用來治療自殘傷口的厚厚的敷料和用繃帶固定住的油綢紗布。
17 繼上一幅畫后大約一周,即1889年1月17日前后,《耳朵上扎繃帶的自畫像》中展現出的是一根更為平整的繃帶,暗示著梵高的傷口正在好轉。這幅畫作于黃房子樓下的工作室,畫面背景中的日本版畫是佐藤虎清的《風景中的藝妓》,是梵高的私人藏品。
18 油畫《阿爾勒醫院的病房》記錄下了梵高住過數月、寬敞而通風的阿爾勒醫院男病房。他似乎在畫面中把自己也畫了進去——戴著草帽在讀報紙,頭上還纏著繃帶,與保羅·西涅克一個月前探望他時看到的形象一模一樣。
19 《阿爾勒醫院的庭院》描繪的是一幅清晰的庭院圖景,以及梵高在1889年居住的男病房的陽臺。在前往圣雷米之前畫下的這兩幅油畫組成了一組雙聯畫,并為他在阿爾勒最后的住處留下了紀念。
20 這幅靜物畫作于1889年1月末,展現了梵高在崩潰后回到黃房子時的一些當務之急:一本醫學詞典,還有別人寫給他的一封信——可能是1888年12月23日送達的宣布提奧訂婚的信。
21 雕塑于1889年初的這個謎一般的壺,是保羅·高更自己的樣子。燒制成的深紅色似乎是在面部流淌的鮮血,而更有趣的是,高更塑造的自己是沒有耳朵的。
22 《星空》畫于1889年6月,與梵高在圣雷米時期完成的許多作品一樣,是他根據記憶描繪的油畫,似乎捕捉到了星星在夜空中的軌跡。雖然這是梵高最具標志性的作品之一,但他對此作品并不滿意,在寄給提奧之前曾多次重畫。
23 梵高在圣雷米接受治療時畫下了這位59歲的醫院護理員查爾斯-艾爾澤·特拉比克。特拉比克可能是陪伴梵高回阿爾勒的人。
24 1890年5月,梵高在從精神病院出院的前夕,畫下了這幅老人雙手抱頭的場景,畫面中展現了凝重的絕望氣息。梵高曾經畫過類似的研習作品,但這幅油畫繪于其自殺之前,使得這幅肖像畫含義尤為深刻。
25 這幅大尺寸油畫《盛開的杏樹》或許是梵高最哀婉的作品,是為他1890年初出生的侄子,即提奧的兒子文森特·威廉姆而畫的。梵高在畫這幅畫期間發生了幾次精神崩潰,然而他憑著自己的堅定意志力和精神狀態,抓住崩潰之間難能可貴的機會,完成了這幅杰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