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遁前世曾在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中了解到,這位宰相之孫王鞏性情頑劣,但是人挺正直,文才也不錯,關鍵是他還是蘇東坡的好友。在以后的烏臺詩案中,曾受到牽連,獲罪最重。這樣的一位朋友,也值得受人尊重,如果和他做朋友,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王鞏見蘇遁神色迷茫地看著自己不語,他疑惑不解地又開口說道:
“小官人難道不想和我做朋友嗎?”
“哦!沒……沒有!不是的。”蘇遁恍然大悟,回過神來連忙抱歉地說道:“我看郎君性情豪爽,很像我的一位故人,看到你不由得又想起了他,蘇遁失禮了!”蘇遁說著向王鞏抱了抱拳,誠懇的說到:
“我蘇遁能交到郎君這樣的朋友,是我三生有幸,豈有不想相交之理!”
“哦!原來是這樣啊!王鞏豪爽一笑說道:“我們以后就是好朋友了!現在天色已晚,不如我們改日相約再見,你看如何?”
“好啊!”
蘇遁說著,瞟了一眼王鞏身后的三位美女,打趣的說道:
“王郎君還沒有向我介紹這三位美女呢!您是不是有點太小氣了!”
“哈哈!我當什么事呢!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王鞏說著,將三位美妾招到近前,向蘇遁說道:“這位是英英,這位是環環,這位是卿卿,她們三個都是我的賤內,”
三個美人兒相互推動著,掩嘴偷笑著來到蘇遁面前,跟他見了禮。蘇遁也是應付著,客套話說得滿滿當當:
“哦!原來這三位美女都是小姨娘啊!王郎君你好福氣啊!”
“呵呵……呵呵!小官人你說笑了!”王鞏笑向蘇遁說道:“等你長大了我給你也物色幾個小娘子!”
“不敢!不敢!我還未成年,不敢考慮男女之事。”
蘇遁一句話說得三個美人兒矢口大笑,王鞏也是手拿折扇輕輕的搖晃著,掩蓋自己的興奮情緒。蘇遁被弄得面紅耳赤,他故作輕松地向遠邊看了看滾滾西下的夕陽,向王鞏道:
“王郎君,今天天色已晚,不知你等到何處下榻?”
“我既然是蘇軾邀請的客人,當然是到蘇府去打攪他了。小官人,你家住在哪里?”
“哦!我家離這兒不遠,就在城外。”蘇遁信口開河胡亂說到。
“那今天天色已晚,再過一會兒恐怕就要關城門了,小官人趕快出城回家吧,我們改天再見。”
“蘇遁拜別王郎君,我們改日再會。”
王鞏帶著美妾們趕著三輛馬車向北走去,蘇遁看著他們的背影,小聲嘀咕道:
“在這個宋代又沒有手機,沒有聯系方式,我們又沒有約定日子和約會地點,說再會純屬委托之詞。還好,我在蘇東坡傳中曾經了解到,你王鞏來徐州游玩,曾和蘇軾等人同登黃樓,篝火野餐,夜宿燕子樓。我雖然不能加入你們的行列?如果在遠處觀看你們這些歷史名人的事跡,應該也是一件快事吧!”
~~~~~~~~~~~~~
趙鮮花自從把紅纓帶進府里,征得蘇軾的同意把她留了下來,當做自己的貼身丫鬟。她身邊有小朵和紅櫻相伴,二人如同她的左膀右臂一般,把她伺候得如墜云里霧里。趙鮮花的囂張氣焰,慢慢的又有了回升。在府里走路都把腰板挺的筆直,頭也揚的老高,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子。就像朝堂上得勢的奸臣似的,總想找茬找事,整治別人一番,何貴也是如此。他從徐州返回京城,就和同黨計劃著,如何陷害蘇軾,以報前仇和這次在徐州受牢獄之災的新仇。
~~~~~~~~~~~~~
東京城金鑾殿上,宋神宗臨朝,只見他身穿絳紗袍,頭戴通天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卷梁高一尺,寬一尺,用玉犀導之。絳色的紗袍,黑色的沿邊,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舃,一副莊嚴威武的帝王之相。他高坐龍椅之上,受文武百官朝拜之后,他微開龍口洪亮有力的聲音說道:
“眾位卿家!有本奏本,無本退朝。”
這時,只見何貴身穿朝服,懷抱笏板,上前三步出列面向神宗皇帝,行了君臣大禮,然后說道:
“啟稟官家,微臣奉旨到徐州督促修建堤壩,如今工程圓滿竣工,臣回朝交旨。”
宋神宗在金殿開口道:“何愛卿此去辛苦了,可放假回家休息三天,不用上朝。”
“臣領旨!謝官家龍恩!”
何貴說罷并沒退身,他躬身施禮,高舉笏板,口稱官家說道:
“臣還有本相奏。”
“哦!何愛卿請講。”
“官家,臣奉官家旨意,押送款銀前去徐州脅助蘇軾修建堤壩,那款銀實為防洪所用,可那蘇軾擅自挪用公款,自作主張在徐州城門上修建一座百尺高的黃樓,官家理應治罪于他呀!”
何貴說罷,靜等神宗反應。只見宋神宗并沒惱怒,他微微一笑說道:
“那蘇軾天生喜愛建筑,所到之處總是要建造些出人意料之物。在城墻上建造瞭望樓,也只有他能想得出來。這很好呀!為什么要治他的罪?”
“啟稟官家,蘇軾建造黃樓并無害處,可是他用的是防洪公款,這就有些不妥了。”
“何愛卿,想那黃樓也不是他私人之物吧?”
“這——!”何貴無言以對,心中憋氣,退立一旁。
班列里的御史何正臣本想出列幫兒子辯奏,怎奈親屬關系不便出面,他向身后的翰林學士呂惠卿施了個眼色,呂惠卿急忙出列,口中高呼:
“啟稟官家,臣有本奏。”
“呂愛卿請講!”
“官家,那蘇軾私自建造黃樓,雖然說是為了徐州百姓著想,可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呀!他怎能不稟報管家私自做主,大興土木,搞什么建筑?此人也太狂妄自大了,官家若不治罪于他,恐怕會動搖人心,若是人人效仿于他,那么官家的皇威何在?朝中的朝綱何存?……”
李惠清話剛說完,還沒等神宗開口,司馬光上前一步,高舉笏板說道:
“啟稟官家,臣有本奏,”
“老愛卿請講!”
司馬光轉臉向呂惠卿問道:“請問呂大人,朝廷所放款銀,是不是為修建防洪工程所用?”
“當然是為修建防洪工程所用的,那還用問嗎!”
呂惠卿白了一眼司馬光,悻悻地說道。司馬光不甘示弱,居理力辯。
第四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