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我們每次見面必會合伙到圖書偷盜一次,像我們這類愛讀書愛到冒著危險去偷書的90后不多了吧?
如果說我們這代人是大眾口中所說的被互聯網毀掉的新一代人,那么,我們兩個便是千萬90后中為數不多的愛讀書、讀好書、有追求、有夢想的人!
我倆里應外合,謹慎行事,我躲在圖書館的一樓墻角,蘇晨從館內二樓拿書,然后把書扔下來,我再把書裝進事先準備好的黑包里。
此次偷書又是收獲頗豐,我們叼著煙,背著包,坐在花園里,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陽光溫暖地照耀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大學校園美的如詩如畫,學生們脫掉厚厚的棉襖,穿上薄褂,悠閑自在,我想到化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不上大學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我挺羨慕大學生的,他們沒有中學時代的學習的壓力,沒有步入社會后的生存的壓力,有更多的屬于自己的自由時間,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可以談一場沒有物質的戀愛,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
當學生擺脫了學生的身份,步入社會后要迎接生存的壓力。人生短暫幾十年,沒有壓力的生活又他媽有幾天?
校園廣播響起,周筆暢唱起《筆記》,蘇晨抽著煙,仰望天空,淚流滿面,從書包里掏出一本書,呆呆的看著書的封面,什么也不說,任由眼淚無聲地流下……
他像個失落的任性而倔強的小孩,孤獨無助,沒有伙伴,他在這看似無憂無慮的大學里卻有著太多的問題想不明白。
他更像個失意的大叔,油光滿面,頭發凌亂,嘴邊冒起胡須,頹廢不堪。
他在想什么?又為了什么而哭?
他抱住雙膝,把頭埋進膝蓋,哭的一塌糊涂,雙肩瑟瑟發抖,也許如他所言,感覺青春敗得一敗涂地,又不知到底敗在哪里?
我不知該怎么安慰他,他的憂愁在我這里找不到答案,那些問題也許沒有答案,或許青春的遺憾注定在所難免。
我點燃一根煙,抽了一口,遞給他,他擦了擦淚水,把煙放進嘴里,他的睫毛很長,像個妖怪一樣,他哭濕了睫毛。
蘇晨說:“楓兄,大學四年,我沒對不起任何人,不虧欠任何人的,哪怕別人虧欠我,我也不想欠誰的。四年來,我活的問心無愧,再過一年半就畢業了,想到畢業,我怎么感到莫名的遺憾呢?”
我說:“你過得不好,你理想中的青春不是這個樣子,在這兒你沒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你的青春即將枯竭,當你踏入社會后就沒有了青春,只有為生活的奔波,珍惜現在的大學時光吧!你大四沒課,等于說是還有大三一學期就畢業了。”
蘇晨說:“不,生活無法鎖住我,我不要世俗的生活,擁有夢想和自由就夠了,現實無法使我屈服。”
我說:“人終有落葉歸根的一天,我們終有一天會被套上生活的枷鎖,無法逃脫。”
蘇晨沉默不語,抬頭望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
這是他青春里的最后一場春雨嗎?
什么是青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沒有壓力,這才是青春。他的青春“時日不多”,他在生活面前愿意低頭嗎?不低頭,與之對抗,又能堅持多久?
我們在食堂里點了兩份蓋澆飯,一份五塊錢,比市區賣的便宜點兒。
蘇晨吃了一口,嘆氣道:“我們總是抱怨校園的種種不完美,畢業后,我們會懷念大學嗎?大學再怎么不好,它也是社會上唯一的一片凈土。我們曾夢想著考上大學,后來又想迫不及待地畢業。”
我說:“活不明白。”
蘇晨喝了口啤酒,接著說:“如果某一天,我們畢業了,我們還會期待什么地方,期待重返校園嗎?社會上的生活不比大學里的,我們為什么不好好珍惜當下的生活呢?”
我放下筷子,說:“人終究是活不明白的,懷念過去,憧憬未來,不知道珍惜最該珍惜的現在,我們能把握的除了現在還有什么呢,又有多少人懂得活好當下的每一天?”
蘇晨閉上疲倦的雙眼,不再說話,他提著半瓶啤酒,走向操場……
他一個人傻傻的坐在操場旁邊的一棵樹下,把喝完的酒瓶扔在一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他不像個大學生,更像個吊兒郎當的社會青年,不務正業、抽煙喝酒、狂妄孤僻。他在樹下睡著了,背靠著樹,安詳地睡著了,一睡解千憂,像死了一樣……
我在操場逛來逛去,找不到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感覺,心中有的是對大學的期待,大學離我太遙遠了。
蘇晨說過,上了大學后有很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如果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可以利用時間盡情去做,把握好這四年,對未來的人生頗有幫助。
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在社會上用到的很少,做本專業的人少的可憐,職場上各行各業的人才和蠢材已經飽和。
如果你利用這四年潛心研究自己癡迷的東西,把它做成一張吃飯的王牌,以后步入社會了至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大學的最大價值就在于此吧?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堅持做下去,只有這樣人才能活的有意義和價值。
聽了蘇晨的話,我突然有一種很想上大學的沖動,想在大學研究我熱愛的文學,說不定某一天能實現我的作家夢,成為90后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作家。
我的英語老師蘇潔曾多次鼓勵我考大學,不為就業,只為體驗一把大學生活,如果高中畢業就步入社會,就很少有機會和充足的時間研究文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