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的內在邏輯
- 張榮昌
- 442字
- 2021-07-20 17:50:52
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分析
溫故而知新 這一句的邏輯主語應該是君子。《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溫:溫習,復習。故:舊典,典故。《論語述何》云:“故,古也。六經皆述古昔,稱先王者也。知新,謂通其大義,以斟酌后世之制作。”新:新收獲。《大學》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可以為師矣 可以:能夠。師:老師。大夫和士退休后可為官學之師。《論語正義》中載:“伏生《書傳》謂大夫、士年七十致事,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以其爵為之差,即是以其德為之差也。孔子時,大夫、士不必有德,故致事后,有不無師,或有不學而妄居師位者。”
【譯解】
孔子說:“(君子)溫習舊典而有新收獲,(能學以致用)就能夠成為老師了。”
【邏輯】
“溫故而知新”便能創造無為而治的制度基礎,為政者應以古鑒今,學以致用,如此方能為人師范,而教人為政之法。《論語后案》中引《漢書成帝紀詔》云:“儒林之官,四海淵源,宜皆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