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右安門之變

  • 大業帝國之崛起
  • 王文夕
  • 2714字
  • 2021-06-06 00:46:38

正華九年(公元433年)八月份,中書省丞相梁銳文上書,要求嚴懲齊王。

緊接著尚書省丞相宋寖也是附議,世家代表葛延同樣附議。

齊王得罪太多人了,想活都難。

吳承宗面臨這種情況也是表示一定盡快處理,然后轉過身把那些奏章扔到垃圾桶。

這樣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在重復,雙方你來我往,極其無聊。

這也是這些人唯一的手段了,要不然你還能怎么辦?總不能說不處理齊王就罷工吧?

這個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當官的人。

面對自己老爹打太極,吳立炎也是極其無奈,多次走到后宮見自己母親宋皇后,希望她可以勸勸吳承宗,盡早誅殺吳承名。

但這個問題是宋皇后也不敢多說什么。

九月份,吳承宗下令,把吳承名帶入皇宮,囚禁在西門的啟華殿內,名為囚禁,事實上是為了防止吳立炎下黑手。

這時候朝廷里面的人不安心了,總想著弄死吳承名,于是他們打算詢問太子有什么想法。

吳立炎暗中召集宋寖,葛延,梁銳文密謀,最終得出結論,闖入皇宮,強行殺了吳承名!

這個想法可以說是特別大膽的,但也是在場的四個人可以想到的唯一辦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他們四個人在這里就相當于代表了朝廷內部的絕大多數力量。

吳立炎代表武勛,宋寖代表外戚,葛延代表世家,梁銳文代表文官集團。

只可惜想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

他們的目標是在帝都長安闖入皇宮殺到啟華殿,放在那個時候的社會情況來說,基本上等于兩個字,扯淡。

和之前我說的一樣,在長安帝都,無論發生了什么,吳承宗都是最強的那個控制者,吳立炎哪怕是凱旋而歸,率領三萬騎兵入關都要把軍隊安置在長安以外七十里地區,不能深入,僅能帶著兩百護衛入長安。

而長安地區的十二軍全部隸屬于皇帝吳承宗管轄。

十二軍里面有十二個軍長,各自掌控一軍,而往上還有一個總軍將軍和副軍將軍。

十四個人全部都是吳承宗的親信嫡系。

這些人控制著長安帝都皇宮一帶三萬多精銳,光是在皇宮周圍的禁軍(十二軍里面最重要的一軍,負責保護皇宮)就有五千人,吳立炎他們撐死了也只能在長安集合一千余人。

所以說他們需要一個契機,那就是皇帝離開長安,才是最好的動手時機。

同年十月份,梁銳文上書,表明魏王吳立德的陵墓已經打造好了,請皇帝驗收。

雖然說這時候吳立德早已經發臭了,但終歸是皇帝兒子,排面不能少。

這時候皇帝有些傷感,出于對兒子的愧疚,他要親自去看。

皇帝出行本來就是一件大事,十二軍前前后后調動,皇后,太子一起出行。

這件事情就是吳立炎推動的,就是為了調虎離山。

不過吳承宗為了保險,也是把他帶出去了,皇宮禁軍雖然出動了很多,但吳承宗也是及時補充其他軍的人守衛皇宮。

十月二十日,皇帝出巡,留守梁銳文,宋寖,管理京都事務。

二十一日,皇帝隊伍抵達吳立德陵墓,皇后潸然淚下,皇帝也是傷心難過。

隨后想叫太子過來,卻發現太子不見了。

這時候吳立炎已經回到了長安,并且第一時間集合所有能用的軍隊,以換防為理由,前往皇宮。

長安帝都是交給了梁銳文和宋寖,但皇宮這時候卻是在皇貴妃鄭氏的掌控之下。

正華九年的時候吳承宗有十一子,除去長子吳立炎,次子吳立德,五子吳立奇之外,其他都不是皇后生的。

皇貴妃是吳承宗的第三個妻子(皇后宋青玉是第二個妻子,應該還記得吳承宗發妻跑路了),生有二子二女,深受吳承宗寵愛。

現在吳立炎氣勢洶洶的來到了皇宮西側的右安門,要求開門,讓他進去換防。

鄭氏哪里敢讓吳立炎亂來啊,不明所以的她拒絕了這個無理的要求,隨后吳立炎單人入皇宮,和鄭氏說清楚他的最終目的,鄭氏也是很害怕,畢竟吳承宗回來之后極有可能秋后算賬,到時候太子可能沒事,但她免不了打入冷宮啊。

這時候吳立炎許諾,只要鄭氏愿意幫助他,將來自己登基之后國內封地除了長安和洛陽,其他的任由她的兩個兒子挑選,并且在她死后,恩賜她和吳承宗同陵!要知道,這可是皇后才有的待遇啊!

鄭氏知道吳承宗老了,自己也不可能一直依靠他,這時候如果可以攀上吳立炎,那么將來自己和孩子的日子也好過一些,所以就同意了。

于是右安門打開,吳立炎率領三百精銳殺入其中,直奔啟華殿。

這一天吳立炎終于再次看見了他的親叔叔吳承名。

當吳承名看見吳立炎的時候并沒有表現得驚慌失措,他很平靜的看著自己的這個侄子,隨后問他:“寡人可安詳而終否?”

他想要一個體面的死法。

吳立炎看著吳承名,心里莫名其妙的燃起了怒火。

因為吳承名,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吳立德死了,舅舅宋得之死了,死黨林從林眾死了。

大業帝國被傷害得千瘡百孔,國威淪喪,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好不容易才站起來的中原人民再一次被打壓下去,未來幾年只能蟄伏,無法再南征北戰。

但他還是忍住了,于是給了吳承名三尺白綾,吳承名搖了搖頭,說三尺白綾是給女人的,不適合他,他想自刎。

吳立炎把自己的佩劍扔在地上,吳承名也是毫不猶豫的撿起來在自己的脖子上劃了一下,結束了他的生命,時年48歲。

大業齊王吳承名(生卒年公元385年—公元433年),生于永嘉,業高祖靖皇帝吳三(吳承宗老爹,廟號謚號追封的)第四子,少而愛騎,善騎射。

公元407年跟隨二哥吳承宗起兵。

公元408年嶄露頭角,率領幾百人闖入劉裕軍營,營救于大文。

公元418年,統領萬人騎兵擊敗胡夏騎兵,占領潼關,弘農,宜陽,威震中原。又領八千騎兵攔截赫連勃勃,大勝之。

公元419年,北伐胡夏,攻克統萬城,殲滅匈奴貴族以及軍隊六萬多人。

公元421年,周北伐夏,吳承名發動名谷之戰,斬殺匈奴騎兵一萬多人,活捉赫連勃勃。

公元423年,周伐魏,吳承名橫掃北方,力壓北魏。

公元426年,擔任滅宋東路軍元帥。

公元429年,與太子吳立炎攻克健康,滅亡劉宋。

總的來說,吳承宗如果沒有這個弟弟,恐怕都不一定能一統天下,所以說對吳承名的評價大多都是比較中肯的。

吳承名一生的污點就只有反叛這一條。

大漢王朝著名的帝國雙璧是衛青,霍去病。

而大業帝國同樣有著名的帝國雙璧,甘祖,吳承名。

當然了,大業有四將,甘祖,吳承名,曹達,于大文。

但四選二,相當多的人會選擇前面兩位。

因為他們當之無愧!

或許吳承名被帶回長安的時候就已經懺悔了,尤其是知道張懷德案件其實和他沒有太大關系之后,他更加后悔發動叛亂了。

只不過他一直沒有勇氣去自我了斷,直到這一天,公元433年的10月21日。

吳承名的隕落標志著大業帝國開創期的第一代名將全部凋零(林大,甘祖,曹達,于大文,宋得之,吳承名)。

至此之后,帝國進入了第二代武勛掌權的時代。

《業書》記載:“齊王承名,天資聰慧,愛騎射,武德充沛。隨太祖南征北戰,退宋武,攻中原,擊胡夏,進而滅之。”

“領軍滅魏之騎兵,克山東,淮北,與太宗(吳立炎廟號)共滅南宋,統一天下。”

“滅北燕,立不世之功。”

“反于鄴城,亡于陳留,留萬世罵名,天下哀嘆之。”

(本書純屬虛構!)

(吳承名死了,終歸是有些失落的。)

(更新速度這一塊是硬傷,沒辦法,要干活吃飯哈,再有四五章就完結第一冊了,老吳的死就是第一冊的結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渭南市| 东丰县| 靖州| 新昌县| 靖江市| 五寨县| 华宁县| 德昌县| 郑州市| 隆子县| 恩施市| 安图县| 岳普湖县| 灌阳县| 东光县| 玉树县| 西平县| 阿瓦提县| 景德镇市| 北票市| 长乐市| 昌宁县| 隆德县| 浠水县| 大城县| 平阳县| 镇平县| 巴塘县| 阜新市| 肇东市| 大洼县| 龙游县| 秭归县| 开封县| 若尔盖县| 梁河县| 海林市| 奉化市| 新泰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