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圍荊州,斬魏帝

大業軍隊攻城略地,怎么會和黨爭扯上關系呢?

有的。

不管是那個朝代初年,在天下未定的時候,軍功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籌碼,他們可以憑借軍功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皇位。

太子吳立炎和齊王吳承名就是這種情況。

他們都急切的需要建立不世之功,比如說,第一個攻破健康,活捉劉宋皇帝劉義隆。

那么梁銳文就必須要同意吳立炎的計劃,攻克荊州,順流而下,攻打健康。

如果不是這樣,吳立炎死磕益州,就算是成功了又如何?萬一吳承名趁著這個機會死磕健康,被他搶先一步滅亡劉宋,那么他在政治和軍事上就會獲得巨大的紅利。

這種紅利,雙方都很眼紅。

正因為如此,齊王軍隊極其拼命,就是希望可以把吳承名推上皇位,然后他們雞犬升天。

而太子這邊也是這樣,不希望齊王過來搶飯碗。

我們可以預見戰爭結束之后,大業朝廷的黨爭會有多么恐怖了。

所以也不意外為什么吳承名政治上爭奪皇位失敗之后還發動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反叛了。

大業正華二年(426年)十二月中旬,皇帝吳承宗同意太子吳立炎提出的合兵攻荊州,進健康的計劃。

隨后正式把昌國公于大文并入吳立炎麾下。

于大文開啟了自己那尷尬的一段軍旅生涯。

因為所有人都把他當成齊王黨,所以吳立炎也不想用他,然后這位足智多謀,征戰四方的昌國公,大業帝國丞相就只能在軍營里面當咸魚,不管吳立炎怎么安排他的軍隊都無動于衷。

這個表現被稱之為明哲保身。

大業正華三年(427年)二月初,吳立炎率領十萬大軍悍然南下,從宜都,竟陵進抵荊州。

荊州城門緊閉,依靠三萬大軍守衛城池。

這個時候,劉義隆急忙派遣自己的親信到彥之率領五萬大軍支援荊州。

到彥之是什么樣的人呢?

這么說吧,檀道濟聽說劉義隆讓他去支援荊州就已經做好了荊州淪陷的準備。

三月二十日,到彥之大軍來到了武昌駐扎,隨后吳立炎派遣親信將領越國公林眾,勇武侯林從主持攻打荊州,自己則是率領兩萬騎兵殺向武昌。

一路上吳立炎所到之處,以金銀收買百姓糧食,所以不帶糧草,僅僅一天一夜就抵達武昌城外。

到彥之看見吳立炎殺過來了,也是毫不在意,依然在紙上談兵。

他直接率領全部的七萬宋軍(包括武昌原有的兩萬守軍)殺出城外,一副要生擒吳立炎的架勢。

可能在他看來七萬打兩萬是沒有什么懸念的吧。

一開始吳立炎的確是被到彥之唬住了,再加上一天一夜的長途奔襲,士氣并不高漲,讓他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但他的親信將領宇文延和張升告訴他,如果現在撤退,那么不僅僅是他們的長途奔襲失去了意義,而且還會打擊到士兵的士氣,更重要的是就這樣回去荊州很容易影響到其他士兵的。

但吳立炎覺得現在拼死一戰恐怕會損失慘重,他一開始沒想過到彥之那么莽。

宇文延說:“到彥之小兒也,不足為懼,殿下國之儲君,身先士卒,必然振奮人心,武昌唾手可得咦!”

聞言,吳立炎才安下心來,隨后組織軍隊和劉宋軍大戰。

到彥之大軍面對大業騎兵的沖擊勉強保持隊形,并且不斷的反擊,一時之間雙方也是陷入了對峙狀態。

為了打破這種情況,吳立炎假裝要撤退,把劉宋軍吸引到武昌外二十里地,緊接著騎兵圍繞到彥之大軍不斷的侵擾。

這時候到彥之也是害怕了,到了晚上獨自率領七百精銳殺出重圍,跑了。

吳立炎:……

宇文延,張升:……

宋軍:???

隨后七萬大軍損失慘重,陣亡七千余人,投降一萬三千人,其余人突出重圍,四下潰散。

到彥之撤退回武昌之后,不敢逃跑,怕劉義隆怪罪,于是調遣周圍軍隊共同保衛武昌。

然后吳立炎發揮自己的被動技能,聲東擊西。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巴陵(今岳陽),相當于控制了洞庭湖口,并且和上游的宜陽形成了前后夾擊之勢,荊州被進一步孤立。

吳立炎腦子很清楚,現在王仲德還在上庸負隅頑抗,荊州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再攻打堅城武昌,怕不是腦子瓦特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急不得。

這時候劉義隆看親信到彥之不行了,就派遣四十一歲的沈慶之去接管武昌局面。

沈慶之看著武昌城內的情況也是忍不住一陣汗顏。

本來兵多將廣的武昌這時候只剩下一萬三千余人,并且很多都是之前被打得潰散的軍隊,基本上斗志全無,人心渙散。

但他依然是憑借自己的軍事素質,硬生生的完成了武昌的防備,收攏之前被打散的軍隊。

到了四月份,武昌城內已經有了三萬八千余人了。

五月二日,益州宋軍反攻大業,收回巴西,巴渠,并且東進上庸,意圖支援王仲德。

得知消息的宋得之率領八千步兵在野外擊潰劉宋一萬五千人,并且一度殺到了巴渠城下。

中路業軍正在死磕上庸荊州,所以宋得之才沒有浪費時間去收回巴西和巴渠。

五月中旬,東線齊王吳承名率領大軍攻克下邳,隨后席卷淮北,和檀道濟針鋒相對。

但皇帝吳承宗這時候卻讓他先放棄山東的戰果,回援北方。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鮮卑北魏南下了。

我們來梳理一下大業帝國北方的局面吧。

大周滅亡北魏,建立大業的時候,北方由西到東是后涼,柔然,鮮卑北魏殘余勢力,以及北燕。

其中后涼當年被赫連勃勃打成殘廢,這些年一直在臣服大業,不敢不敬。

北燕國土狹小,就只有今天遼西走廊一帶,在高句麗和大業,北魏勢力之中夾縫求生。

至于草原霸主柔然,之前被拓跋嗣打得傷筋動骨,然后這幾年大業成立之后和大業保持友好的關系。

但北魏就不一樣了。

北魏皇帝拓跋燾被斬殺之后,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的第七子拓跋連在北方草原繼位稱帝,改年號為平德。

這是公元425年的事情。

北魏在退出河北的時候的確是損失慘重,但依然擁有一定的規模力量,自從426年吳承宗派遣大軍南下開始,拓跋連就開始不斷的御駕親征,騷擾大業北方。

由于柔然被打怕了,在明哲保身,不反抗,所以導致了拓跋連可以肆無忌憚的騷擾大業北境,不擔心后方被偷襲。

正華二年(426年)三月,拓跋連率領三萬騎兵騷擾北冥鎮(今內蒙古四王子旗),斬殺七百業軍,掠奪三萬余人,牛馬羊萬匹。

五月,拓跋連入侵陰山地區,擊潰十二匈奴部里面的三部,斬殺兩位大單于,并且筑京觀,挑釁大業。

十一月,北魏攻克懷荒鎮(今張北縣)。

正華三年(427年)二月,柔玄鎮(今興和縣)內部鮮卑族打開出門,斬殺大業守將,迎接拓跋連。

三月,拓跋連擊垮大業八千騎兵,并且圍攻平城。

五月初,拓跋連攻克平城,奪回都城!

平城淪陷的消息讓長安內部震驚,不管是皇帝吳承宗還是其他官僚都擔心河北局勢會不會動搖。

拓跋連的發展已經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內,現在能打的士兵和將軍都在南方,以至于北方沒有什么精兵強將,否則殘兵敗將的拓跋連怎么可能如此囂張?

所以吳承名被調遣,但他不甘心就這樣撤退離開山東地區,于是集合軍隊,分兵駐守歷城和東陽(今山東青州市),各自擁有兩萬騎兵防御。

自己則是率領剩余的兩萬三千騎兵快速北上。

他的計劃是一個月內平定拓跋連!

五月二十日,當大業齊王吳承名殺向平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拓跋連的失敗。

六月三日,吳承名殺到平城外,和拓跋連三萬騎兵野戰,大軍連戰兩天兩夜,之后北魏軍崩潰,撤退回平城。

這時候吳承名竟然獨自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奔襲攻克懷冥鎮和柔玄鎮,阻斷了拓跋連的退路。

當拓跋連知道自己退路斷了之后也是大驚失色,趁著吳承名還沒有回來立馬率領殘余的一萬多騎兵突圍。

可惜的是,好巧不巧,拓跋連在半路上遇見了大勝而歸的吳承名!

當天,拓跋連面臨前有狼后有虎(圍攻平城的驍騎軍追上來了)的情況,拼死一戰,最終被斬于馬下,宣布駕崩。

這一天是正華三年六月十二日。

拓跋連就這樣死了,在位僅僅三年,之后北魏把他追謚為武宣帝,并且扶持他的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也就是道武帝拓跋珪第八子,京兆王拓拔黎為新的皇帝。

北魏短時間內無法再次發起進攻。

而吳承名也是第一時間回到山東戰場,這一個小插曲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大業滅劉宋的高潮即將來臨!

(挺忙的,更新不確定,保持在四五天一更吧。)

(不管怎么樣,大業帝國這個系列分為三部曲,我會慢慢把他完成的,不會半途而廢的。)

(本書純屬虛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贺州市| 呼和浩特市| 黔西县| 呼图壁县| 巴彦淖尔市| 青川县| 蒙城县| 高邑县| 枝江市| 柳州市| 阳泉市| 郸城县| 九江县| 长武县| 三明市| 蓬安县| 家居| 鄂尔多斯市| 日照市| 祁东县| 定结县| 甘谷县| 宁晋县| 盐城市| 灵台县| 武隆县| 正宁县| 遂宁市| 冷水江市| 清新县| 井研县| 会同县| 塘沽区| 抚宁县| 陵水| 读书| 斗六市| 尚义县| 长宁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