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談談洛陽失守的具體細節吧。
作為一個高大的城池,再加上他作為中原古都的氣勢,就算是在失去了趙玄的兩千多人精銳之后,他剩余的一萬多士兵完全可以繼續守衛洛陽,并且打一場曠日持久的保衛戰。
更重要的是洛陽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人口眾多,人心可用,只要指揮者有點腦子都應該鼓舞軍民一體,保衛洛陽。
但關鍵的是指揮者沒有腦子。
姚洸是一個妥妥的皇二代,嬌生慣養的,被派遣過來震守洛陽也只是皇帝姚弘不信任外人罷了,否則論能力,就憑他?開什么玩笑?
指揮者沒腦子也就算了,他身邊還是一群二五仔,拋去趙玄,其他人全部都投降吳承宗,完全沒有為國捐軀的想法。
但更為重要的是什么,是晉軍的最高統帥,劉裕的威懾力太過于恐怖了。
這些年來劉裕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尤其是前后滅亡譙蜀和南燕,震懾了北方的胡人國家。
洛陽的淪陷也只能說是時也命也。
……
吳承宗目光放在長安,但他仍然不敢貿然出手,因為他的背后還有劉裕。
他和梁銳文,于大文一起討論,一致認為洛陽實在是沒辦法拿著,只能到時候交給劉裕,然后找一個好一點的根據地,入關中,死磕長安這一條路可以走。
于是他們在等待劉裕。
洛陽失守之后,關中地區和河南地區已經失去了聯系,其余的城池都是在各自為戰,但面對晉軍的猛烈進攻,他們也撐不了多久。
劉裕攻克河南廣大地區的詳細情況如下:
七月八日,攻克新蔡郡。
七月十二日,汝南郡投降。
七月二十七日,陳郡投降。
八月二日,攻克陳留郡。
八月二十日,攻克滎陽郡。
至此,洛陽東部大片地區,全部淪陷。
八月二十七日,劉裕大軍三萬浩浩蕩蕩西進,抵達洛陽,吳承宗親自出門迎接,畢恭畢敬。
隨后劉裕不放心吳承宗六萬多人在洛陽內,于是派遣他去洛陽西部不遠處的宜陽駐扎。
九月一日,吳承宗軍抵達宜陽。
這時候,后秦半壁江山沒了,距離劉裕北伐僅僅三個多月。
遠在長安的姚弘震動不已,心急如焚,但愣是想不出什么辦法來,于是梁銳文終于再次出馬了。
這一次他是唯一的主角,也是這一次的一次出行,奠定了他未來的地位。
九月七日,吳承宗派遣梁銳文出使長安。
梁銳文出行,僅僅有二十人跟隨,他們用了二十天的時間走到了長安,拜見了心急如焚的年輕皇帝姚弘。
朝堂之上,梁銳文展現了自己的膽量和見識,一些粗魯的武將拔刀威脅他下跪,他大義凜然的呵斥他們,絲毫不懼,因為他的身后站著的是吳承宗和劉裕。(吳承宗是以晉軍的名義讓梁銳文出使的。)
當朝會散了之后,梁銳文獨自面見姚弘,并且第一時間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來的目的。
“梁請秦主讓河東,河北,平陽三郡。”
所謂三郡,指的是后秦統治區域里面黃河以北的地區,大致是今天臨汾市以南的一個角落地區,并不大,兩百里左右,像一個正方形。
這個地區是后秦用來鉗制洛陽的地方,就是想讓劉裕晉軍入關的時候背刺他們。
所以現在梁銳文說要這一塊簡直是不可理喻。
可是接下來梁銳文開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姚弘。
“陛下天下危已!河南盡失,魏國所困者為柔然,難以派遣重兵救援,赫連勃勃也不可信也,一旦劉裕入關,秦國唯有滅亡一途。”
他先是告訴姚弘,魏國幫不了他,因為前段時間他們被劉裕派人打了一頓,赫連勃勃的夏國則是可能倒打一耙,你沒有了外援那是很危險的事情。
姚弘很清楚這些情況,于是再問他應該怎么辦,梁銳文接著說。
“吾主吳承宗乃東南一霸,礙于劉裕之威投降晉軍,今劉裕逼迫吾主入駐宜陽,此乃想以吾主滅陛下精銳也,屆時陛下與吾主兩敗俱傷,誰人得利也?”
姚弘聽著吳承宗的情況也是點了點頭。
僅接下來就是關鍵時刻了,梁銳文清楚的告訴他,只要把黃河北方的三郡讓給吳承宗,那么他們就不會受制于人,被劉裕大軍逼迫,然后可以和秦國合作,抵御劉裕了。
姚弘思考再三,依然是拿不準主意,不敢相信梁銳文。
之后梁銳文再次見到姚弘的時候認真的說。
如果你不讓給我們三郡,到時候我們和你兩敗俱傷,你們別說是一個三郡,就連整個關中都不保了啊!
聽著對方的話,姚弘也是下定了決心,把黃河北岸三郡全部讓給吳承宗!
十月五日,梁銳文出長安,快馬加鞭,于十五日抵達宜陽,交付事宜。
吳承宗知道三郡到手的那一刻終于是松了口氣,他這樣不用擔心前有狼后有虎的日子了。
隨后吳承宗向劉裕上表,說他想要攻克黃河北岸三郡,為晉軍入關清除障礙,劉裕不知道里面的事情,就同意了。
十一月一日,吳承宗大軍浩浩蕩蕩的跨過黃河浮橋,并且迅速接收三郡,一時之間,勢力再次擴大。
和之前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這一次吳承宗在北方擁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得知情況的劉裕大怒,可是吳承宗已經下令全部燒毀黃河浮橋,讓劉裕只能望洋興嘆。
但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黃河也會慢慢的結冰。
說到這里,我就不得不普及一下了,自古以來我們都知道長江天險,卻沒有人說過黃河天險,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黃河在冬季會結冰,一旦結冰,那么不管是從南到北還是從北到南,都是一馬平川。
舉個例子,靖康之恥,金軍就是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南下,年初打入汴梁城,擄走兩位丟人現眼的皇帝。
所以吳承宗的安全也維持不了多久了,到了十二月初黃河就會徹底結冰,完全可以讓騎兵通過,到時候他就沒辦法抵御劉裕的晉軍了。
不過他依然沒有和劉裕撕破臉皮,他表示黃河浮橋是秦軍破壞的,他們也是被困在三郡地區,無法離開,已經陷入了苦戰。
劉裕當然不相信,但也無可奈何,現在和吳承宗打,結果只能說兩敗俱傷,讓秦國魏國撿便宜。
僅接下來,后秦以東平公姚紹為太宰、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改封魯公,率武衛將軍姚鸞等步騎兵5萬防守潼關。
姚弘把家底都押上來了,是打算死守潼關了。
這時候劉裕依然沒有進攻,因為他的糧草還沒有跟上來。
七萬大軍人吃馬嚼的,已經打了大半年了,消耗龐大。
接下來攻打潼關是一場硬仗,很有可能要打三五個月,如此一來糧草這方面絕對不能出問題,哪怕是緩一緩都不要緊。
好在劉穆之坐鎮健康也是很給力,僅僅兩個月就把糧草準備好并且運輸到了彭城。
公元417年(晉義熙十三年)二月初,劉裕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調遣大軍五萬,直抵潼關外的,并且開始猛然攻打。
與此同時,一道命令來到了吳承宗大營之中。
劉裕要求他出兵攻打黃河以西的定陽和馮祤郡,吳承宗也是照辦。
二月十日,吳承宗調取天騎軍和十二軍全部,野軍全部,河南軍五千,常備軍一萬,悍然出動,跨過黃河,對秦軍發起進攻。
大軍調配為曹達梁銳文統領的野軍八千攻打靠近關中的馮祤郡,自己則是率領三個軍共計一萬七千人攻打相對弱小的定陽。
當姚弘得知吳承宗不守信用攻打他的時候,嚇得臉都白了,在大殿上破口大罵吳承宗,估計是把他全家人問候了。
但是這并不能阻止吳承宗的大軍,潼關大軍為了保護馮祤郡,硬生生的分出一萬人,由姚鸞統領,發起進攻。
曹達和梁銳文一文一武,配合得相得益彰,在攻打馮祤郡的同時分出五千人伏擊姚鸞。
二月十八日,野軍與秦軍大戰于野外,姚鸞在大戰之中被曹達一箭射傷手臂,軍心動搖,緊接著軍隊崩潰。
十九日清晨,曹達帶領著三百騎兵窮追猛打,在一處村莊里面全滅姚鸞的親衛隊,然后在一口井里發現了他,把姚鸞抓回去之后,梁銳文把他放在馮祤郡城外,里面的人知道自己的援軍已經崩潰了,為了不惹怒晉軍,于是他們把馮祤將領姚成都綁起來送給了曹達,就這樣,二十二日,曹達攻克馮祤,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相比之下,北方的定陽則是比較堅強,將領姚懿帶領一千人嚴防死守,只可惜終歸是抵不過十七倍的敵人的進攻。
三月二日,定陽淪陷,姚懿被抓。
吳承宗出于人道主義,并沒有殺了姚懿,而是把他和姚成都,姚禹一起放了。
這個舉動說明了吳承宗對于自己很有信心,完全不懼怕他們卷土重來。
而就在這時候,駐守三郡的甘祖,吳承名給他發來了急報。
魏國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