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式化
每次跑操都是一開始很快,后來慢得要走很久,最后到達檢查的同學們面前的時候跑的幾乎要飛起來,離開檢查人后一段路程又慢悠悠的走。那脖子上掛牌牌的人視而不語,好像也明白這是裝樣子。
全院大部門同學都來的很晚,一開始的五十跑步再到七點十分人都來不齊,大家心理上已經厭倦,想要以拖棄拖,但是對于大一的孩子們來說是不可能的。
團日活動拍照,找準機會班委就會發消息說“同學們下課別走,拍兩張照片。”那次居然還過分的說“大家多拿幾套衣服,我們當做春夏秋冬活動要拍的。”
每個人毫無違和感的上臺,拿著書或者東西念念,學委拍照登記,然后給你加分,草草結束,什么也沒發生。
老師就知道讓同學表演節目,讓學生折騰拍視頻,自己看熱鬧,少講專業知識,真是不亦樂乎。
體育老師還真是一大閑職,兩次課沒有來,后來每一次都遲到二十分鐘左右,來了就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只需要教教動作,然后在凳子上一坐,開始搗鼓手機,大家也搗鼓手機,等待時間的流逝,然后下課。
導員只需要記住少數人的名字,只需要對一部分人苛刻,根本沒有直觸心靈的對話和暢談,只有那句冷冰冰的“好的”而已。
部門值班,去的時候敲門老師好,去了部長只是學長卻要因為聲音小沒聽見被罵,部長在玩電腦的蜘蛛牌,在玩王者,在聊天,在刷視頻,大一的我想問,就沒有別的事了嗎?
部門值班就是帶上笑容面具去里面坐上兩個小時。
班委只會把任務分配給她/他關系好的人,根本不給默默付出的同學機會。
上課的時候突然在群里發消息問誰想參加活動,取前三名去。我真的很想吐槽,上課能不能消停一點?
心理活動的時候,心理委員買的零食會多給美女發一些。
選舉的時候大家在意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外貌。
老師會更偏愛班里為數不多的男生,并且讓他們擔當相關班委。
黨員名額都是內定。
宿舍評比優秀宿舍也是內定,吧唧導員就可以。
大學里沒有真正的朋友,大家都是沖著利益來的。
大學封校翻墻是允許的,看你是否聰明有沒有被發現。
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人,就別跟她做朋友了,哪怕孤身一人也不要委屈自己,否則你會后悔。
選擇容忍一個人的小脾氣,幫她容納一些別的身份的人做的事情是不明智的選擇。
當你學會認清自己,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時候,你就已經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