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上的男孩玩了一手月下桃林從而贏得了滿堂彩之后。
現在時間又過去了一些,已經陸續有幾個孩子都紛紛登臺展示了自己的才藝。
看到這些,陸清河便扭過頭來,沖著蘇李二人得意地問道:“怎么樣,今天晚上這安排還可以吧?”
此刻的李逍原早已徹底放飛了自我,他邊吃邊回道:“哪是可以啊,那是相當可以……”
原來在宴會正式開始之后,他先是觀察一下師傅的表情。
發覺神色一切如常之后,他便又放松了一些,開始享受起眼前的美味佳肴來,誰知這一吃就停不下來了。
其實倒不是說眼前這宴會上的菜肴有多可口,因為陸清河的廚藝也很高明,二人平日里吃的可并不差。
他們平時的飯菜和眼前比起來的話,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風格上的差距。
陸清河做的菜更偏重于務實,而現在的菜風格上則要更精細一些,更偏重于在外觀上下功夫,所以李逍原才會一時沒管住自己的嘴,多吃了幾口。
本來面對自家徒弟這樣的狀態,陸清河并沒有多說什么。
但是在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孩持劍登場之后,他還是連忙制止了李逍原的吃貨行為,并說道:
“你就不能學學你師弟嗎,現在先別吃了,準備瞪大眼睛好好看著,這可能是今晚最出彩的展示了。”
“師傅我冤啊,我吃的真不多,只是吃的慢而已,您不信您看我師弟那盤子,他剛才那可是......”
李逍原一邊說著,一邊擦了擦嘴,同時還不忘向臺上看去。
他倒是要瞧瞧,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仙人物能讓師傅說出剛才那一番話來。
“還什么最精彩的展示……再精彩能精彩到哪里去……”
李逍原就這么想著,可當他看清臺上之人的容貌之時,卻還是差點驚掉了下巴,就連嘴里吃的飯都不香了。
因為臺上此刻的女子實在是太耀眼了!
身穿一襲淡粉色紗面長裙不說,身形也是十分窈窕,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僅僅是站在那里就給人一種亭亭玉立的感覺。
雖然現在他們離得有些遠,容貌還看不真切,但有這樣身形的女子,長相又能差到哪里去?
李逍原一時看的眼睛都有點直了……
眼見他這么沒出息,蘇晴白眼一翻,趕忙用手肘擠了擠他。
“你收斂點行嗎?”
“收…斂…什么?”
李逍原的聲音有些機械,充滿了魂不守舍的味道。
蘇晴滿臉嫌棄地回道:“你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好嗎,惡心死了。”
不過看著他這癡相,蘇晴還是十分好奇地向陸清河問道:“師傅,臺上這女孩到底是誰啊,能讓您給那么高的評價?”
“呵呵,她是公孫氏的孩子。”
“公孫氏,怎么聽起來這么耳熟呢。”
蘇晴的表情有些疑惑,顯然是在回憶著什么的樣子。
突然,在靈光一閃之后,他便激動地說道:“我想起來了。
這個公孫氏是不是您原來總掛在嘴邊的那個,劍舞名動天下的公孫氏來著?”
“對,”陸清河點了點頭,“就是那個。”
“還真是她家啊,”
蘇晴聞言順勢把身子往后一靠,順口吟道:“一舞劍器動四方,天地為之久低昂…”
湊巧的是,蘇晴這邊的詩句剛出口,臺上便驟然響起了一陣曼妙的琵琶聲。
等蘇晴循聲望去的時候,竟發覺奏樂之人,赫然就是今晚宴會的主人。
那個姜大人此刻正在臺下開始撫弄起了手里的樂器,開始為臺上的女子伴奏。
而伴隨著這陣樂聲,那女子也在一拱手之后終于抽出了手中的配劍。
只見如蔥的玉指一抹之后,劍鋒霎時清亮如水,女子順勢便倒提這二尺青龍,開始了真正的劍舞。
一般來說,女子因天生氣力較弱一些,所以在劍舞的時候,是很難像男子一樣做出那些充滿爆炸性的動作的。
但今天,在姜大人的宴會中,蘇晴終于見識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大家。
只有那些向來都能無視世間的規則,并能將其凌駕,甚至自己創造規模的人,才能被稱之為大家。
此刻臺上的這名女子,顯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劍舞的一開始,女子的動作間還尚且能夠看到一些女性所獨有的柔婉在里面。
可隨著琵琶聲的急促,女子的動作也隨之畫風一轉,處處都展現出了凌厲的鋒芒。
雖然動作依舊剛柔并濟,但其中那股子霸道的味道卻早已掩藏不住了。
而且由于步法的問題,每當女子的身影進行突進的時候,手中的長劍便會向她的左右兩側拋去大片的劍影。
遠遠望去,那巨大的劍影竟如同蝴蝶的兩翼一般圍繞著她。
如此一來,更是顯得女孩身姿輕盈柔美,直如月下仙子一般清麗脫俗。
劍舞雖然開場不久,但李逍原的神魂卻好似都被其吸進去了一般,看的都呆了。
蘇晴見此,便取笑李逍原說道:“李公子,怎么不吃飯了呀,是這里的飯菜不和您胃口嗎?”
“你閉嘴!”
李逍原沒好氣地回道,“沒看見你家李公子忙著呢嗎,吃什么飯,臺上這才叫秀色可餐,懂不懂啊你?”
蘇晴聞言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就懶懶地反諷道:“切,你就是賊心不改罷了,裝什么大尾巴狼~”
就在二人這一斗嘴的功夫,臺上女子的動作卻再一次出現了明顯的轉變。
此時這女子的劍舞,明顯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臺下遠遠望去之時,由于動作極快而又十分連貫的緣故,女子的身形現在早已籠罩在了層層疊疊,而又流光四溢的劍芒之中。
那把纖細的長劍,此刻在其手中也是上下翻飛,直如銀龍護體,又恰似玉蟒纏身,煞是好看。
宴會至此,臺下的不少賓客說實話早已酒至半酣,正在享受著酒后微醺帶來的余韻。
如此狀態,再配上身旁的美景和舞劍的佳人,毫無疑問,宴會已經進入到高潮了。
可就在如此重要的時候,臺上的女子卻偏偏也選擇了在這時施展劍舞的最后一式。
也許有人不理解,覺得女子這是一個昏招。
但其實恰恰相反的是,這才是真正聰明的做法。
因為酒到濃時,興至酣處,就該戛然而止,凡事若太過,則勢必緣盡。
這個道理,陸清河以前經常講給蘇李二人聽,起先他們還無法理解。
可現在結合著當下的處境,蘇晴好像終于開竅了。
一個事物若是在其巔峰之時就劃上句號的話,那么便不會給人留下任何遺憾。
不僅如此,反而還會讓人生出更加強烈的期望感。
因為它的整個生命都是輝煌的,都是完美的,所有人都會在心里暗暗期待與其的下一次相遇。
然而一個事物不管過程有多么精彩,可若是最后以一個冷淡的,衰弱的形象進行結尾的話。
那么多少就會給人一種美人遲暮的感覺,下一次的期待感也就不那么強烈了。
此刻臺上女子選擇在劍舞的高潮處將其終止,其實正是這個道理。
滿堂的賓客只看劍舞的最后一式用出之后,女子早已飛身而出,舞劍于桃樹之下。
且女子閃轉騰挪間,舞劍的速度之快,竟還在不斷提升。
一時所有的賓客都只覺身旁劍影飄忽,寒光流轉四溢,劍舞之美竟絲毫不輸月下桃林。
等到最后女子收劍之時,因其動作圓潤無比,那轉瞬即逝的劍光竟在空中也倒射出了一輪輪新月似的光芒,恰好與天邊所掛的一輪明月遙相呼應,當真有種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的意境。
乃至于這天人合一的一手結束之后,在座的所有賓客都足足愣住了一會兒,這才想起來為其歡呼喝彩。
一波又一波的喧囂聲,仿佛直接沖上了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