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上的天氣向來倔脾氣,要么冷的不要不要的,要么熱的你后背冒汗的,涼爽可人的時日還真不多。在我印象中,這里下雪下的大的時候,能夠沒的了小腿,直逼膝蓋的位子,想出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這些年再沒有那么大的雪,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來到瓦窯口,站在土丘的最高處,可以一眼望到白茫茫的世界。它們都被銀裝素裹了起來,遠處的南山也是白頭頂,山下的樹林也是一個個白衣戰士,它們守衛著南洼的陣地。不管是春夏秋冬,不管是風霜雨雪,不管是白天黑夜,它們始終都會榮辱與共。白雪的遮蔽,讓它們暫時得到了休息,冷靜的天氣,讓它們也休養生息。
回頭望向對面的小坡,它就是小廟坡了。為什么叫這個名字,這是一個很容易想明白的問題。只要你看見那個坡,多半會稱它為小廟坡,因為在坡頂建著一個小廟,具體作用是什么,等來日再講也尚可。小廟坡背對著亂石,這些巨大的石頭是天然生成,不是人為的搬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妙不可言的。只有這么一筆,便覺得勝卻無數。在這個的下邊,有兩片樹林,一邊多半是榆樹,一邊多半是楊樹。榆樹似乎更加強勢,在楊樹林的上邊,稀稀拉拉的點綴在半坡之上。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楊樹林被人給挖了個溝圍了起來,或許怕村民們砍伐吧,也或許是為了方便生產生活的管理。
雪的厚度并不厚,可是將近一個月了,也沒有化完,依然白茫茫的裹罩著這片土地。它們像天使的翅膀庇佑著這片樂土,使得這里的百姓能夠跟隨時季改變著勞作習慣。冰天雪地里很少有人出去,你若是去玩,一定會碰到兔子們的腳印,或者是雀兒的小腳丫的印記。雖然壩上的動物種類并不多,但是自然風光還是蠻不錯。這里空氣清新,人們生活質樸,也算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卻又離大城市很近的小山溝。這里的繁華似乎被塵封在了冰雪之中,不會輕易被人們發現,也不愿輕易被資本吞噬,這里倔犟的在自然中發展。
小廟坡上面高一點的坡上有了風力發電裝置,放眼望了望,每一個高一點的山坡都在施工安裝。因為施工隊的來來回回,各個山之間奇妙的有了連接的道路。它們蜿蜒崎嶇,忽高忽低,但是卻可以繞便我們這個小地方的山山林林。這里的秘密,也就是你越野車一個小時的路程。不過,不要在冬天過來,因為冰雪在護衛著這片沃土,不愿被太多的打擾。
瓦窯口上邊高一點坡上有個高高的信號塔,它聯通著這里人民的通信與外界不會輕易間斷。這個信號塔似乎并沒有被冰雪阻隔,依然在日夜的工作,時時刻刻保持著它的姿態——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