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來說金庸:降龍十八掌得前身
- 劉陳鵬詩集
- 曲江劉陳鵬
- 4502字
- 2020-12-26 16:18:51
天龍八部,枯榮禪師明確說到,當時已經是武林沒落是時代。
但是天龍里面,掃地僧、逍遙三老、蕭峰、段譽、虛竹、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丁春秋、慕容復等人加在一起等于是武林末路的開始,那么金庸的武俠世界武林最輝煌的時候是什么時候。
往前看去,越女劍阿青一vs兩千,完勝,由此得越女劍法一招半勢,就可走在春秋戰國橫行無阻,但是那時候沒有門派,沒有江湖,阿青那樣的高手也許就那么一個,再往后應該就到了五代十國,天下大亂,便有大陸九大強者橫空問世。
大理段思平把家傳一陽指練到登峰造極,自創六脈神劍。
姑蘇慕容龍城集天下武學自創斗轉星移。
逍遙子開山立派在道德經里得道,自創逍遙御風、凌波微步、生死符等多項神功,傳說他只要不是自己散功,就已經達到長生不死得境界。
西藏密宗寧瑪派上師自創火焰刀、龍象般若功、無上瑜伽心法。
少林達摩院首座院長玄澄,自達摩之后,唯一個練成少林十三絕技得高手。
明教第一代教主,自創乾坤大挪移、圣火令兩門神功。
丐幫第一、二任幫助,自創打狗棒,降龍二十八掌。
獨孤求敗,自創紫薇劍法、玄鐵劍法、獨孤九劍、退隱江湖時花草樹木皆可成見,一生但求一敗而難求。
趙匡胤自創太祖神拳。
若問大陸九大高手誰最強,那要看誰最后得到了天下。
今天主要講下丐幫降龍十八掌怎么創造出來的
五代十國時,天下大亂,王侯割地造反,難民流離失所,新的幫派就產生了,那就是丐幫,第一任幫主叫喬一帆,出身武學世家,因不服少林絕技一枝獨秀,于是在道經與周易上得到啟發,前后三年,從《周易》六十四卦中,創制出了“降龍二十八掌”。后來又花了七年時間,精心琢磨其運勁技巧,使“降龍十八掌”成為天下第一。
五代十國期間,政權更迭頻繁,兵連禍結,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民間便興起練武自保之風,武學由之大昌。諸多幫派、宗門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奇功絕學、高手異人層出不窮。但仍無一個門派、高手能挑戰少林寺的至高地位。
這時,出現了一位叫喬一帆的天才少年。他出身武林世家,五歲開始修煉家傳的內功心法和祖傳刀法,十年而有大成。闖蕩江湖三年,名揚北方。隨后組織難民,前后三年就成立了丐幫,自己做了幫主之位。
喬一帆成為丐幫幫主的第二年,丐幫和漕幫因為杭州運河碼頭的運輸生意產生矛盾。喬一帆和漕幫幫主曹抗談判時,兩人商定比武決定生意的分配比例。曹抗雖然成名已久,功力深厚,但年事已高,顯然不是喬一帆的對手,僅支持了一百多招,便已落敗。
至此,兩幫本該按照約定,由喬一帆定下生意的分配比例,但就在這時,三名青年僧人突然出現,自稱少林寺渡難、渡苦、渡悲,要為漕幫主持公道。
原來,漕幫幫主曹抗是少林寺俗家弟子,每年為少林奉上大量香火錢。此前兩幫起了紛爭之時,曹抗已覺得自己可能不是喬一帆的對手,便提前向少林求助。這三位少林僧人,便是為此而來。
渡難表示,曹抗身為少林弟子,輸給了喬一帆,少林自然要出頭,否則傳到江湖上,還以為少林功夫不如丐幫,就請老衲的師弟渡悲,領教喬幫主高招。喬一帆無奈之下,只好應戰。
渡悲施展袈裟伏魔功,與喬一帆對戰。喬一帆只覺對方雖是空手,但身上的袈裟可剛可柔,時而堅硬如鐵,與自己的鋼刀硬碰而不損懷;時而柔軟如綿,但拂在自己身體上,便有一股內力侵入經脈,使浩然心法運轉不靈。數十招下來,喬一帆只覺打得束手縛腳,非常難受。
為了取勝,喬一帆找準機會,和渡悲比起雙掌相交,比起了內力。他天賦異稟,內力修為非同小可,在二十歲上,已經成為家族中內力最高的一人。但就算如此,在面對大不了幾歲的渡悲時,只覺對方內功似淵似海,深不可測。兩人相持了一盞茶的時間,仍然不分勝負,最后還是渡悲收回掌力,口稱勝不了喬幫主。
喬一帆見兩人相持之時,渡悲仍能從容收回掌力,顯然是自己輸了一籌。而這個渡悲,顯然還是三僧之中武功最低的那個,可見少林武功是何等厲害,一時間心灰意冷,說丐幫漕幫之事,喬一帆聽從少林高僧處置。
經此一戰,喬一帆認清了丐幫和少林之間的差距,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不明白,中華泱泱千年,為何武學還比不上一個外來的達摩。江湖中一定還有絕頂高手,不可能讓少林寺一直獨占鰲頭。我要去找到這些人,學成絕世武功。
于是,喬一帆將丐幫事務交給副幫主和幾大長老,踏上了拜師學藝之路。三年時間里,他走遍大江南北,名山大川,荒古絕地,武功、見識都大大增長,卻沒找到一個絕世高人。但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喬一帆要放棄尋找之時,卻讓他遇到了天大的機緣。
這一日恰值重陽佳節,傍晚時分,喬一帆泛舟洞庭,忽見夕陽方向,波光粼粼之處,有一個道人踏波而來,喬一帆也算一個老江湖了,見多識廣,但輕功高妙者,一個縱躍跨過三丈距離,已是極限。像這個人踏水而來,凌波虛度,簡直是聞所未聞。而這不正是他要尋找的絕世高人嗎?
他當下大喊一聲,說前輩請留步,小子有事相求。見那人并不回頭,又喊道我這里有好酒,還請前輩過來一敘。這一招果然奏效,那人眼看就走得沒影了,竟然很快就折了回來,飛身一躍,來到了喬一帆船上。
喬一帆見這人的形貌,年紀似和自己相當,身著一身青色道袍,背負一柄長劍,面如冠玉,頷下三綹長須,更顯仙風道骨,風流蘊藉。心想這莫非是傳說中的仙人,當下便要作揖。那道人右手一抬,喬一帆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托住了自己的身體,這個揖便作不下去,心中更是大喜。
喬一帆布置好酒菜,請道人落座,道人也不說話,只顧喝酒吃菜,喬一帆也不多說,只是靜靜等他用完。不一會兒,一桌酒菜便被道人風卷殘云般吃了個干凈。他抹抹嘴,才開口自己叫作呂巖,是一個修道之人,不知道喬一帆有何事相求。
喬一帆說江湖中少林獨大,武功高強,其他幫派難望其項背,全是當年達摩傳下《易筋經》之故。自己四處尋找高人,希望可以光大中土武學,不讓少林獨霸天下,還請前輩教我。
呂巖撫著長須,略一沉吟,說我中土地杰人靈,怎么可能比不上番邦僧人的傳承。你說的這種局面,原因還在于如今武道分流。練武者用世,修道者出世。其實武道本是一家,像我修煉的內丹之法,與武學中的內家真氣,并無二致,只是法門高低不同罷了。
見喬一帆一臉期待,大笑道:“我自然不會白喝了你的酒,這樣,我傳你一套呼吸吐納的法門,于你的內功修煉,大有好處。”
喬一帆大喜,便要跪地拜師,卻被攔住,說你不是我道中人,不用拜我為師。況且我也不忿那番僧傳承,竟能高過我中土武學。
道人傳了喬一帆內家法門,又從懷中拿出了三個錦囊,每個錦囊都裝了一張紙進去。他告訴喬一帆,可以憑著這三個錦囊,創制出一門絕世武學,足以壓倒少林七十二絕技,成為天下第一。說完大笑三聲,踏波而去。
喬一帆忽然想到道人并未說出錦囊的順序,可是天地寂寂,煙波渺渺,哪里還有道人的身影。
喬一帆心想果然是前輩高人,怕是這錦囊也無所謂順序,無論自己先打開哪一個都行。于是他隨手拿起一個錦囊,只見上面的紙張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易”字,下面一行小字:
天下事,不為則難,為之則易。
這句話一念出來,喬一帆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這三年,他一直在尋找絕世高人,傳授給自己絕世武功,卻從沒想到絕世武功,也是人創造出來。絕世高人可以,自己也未嘗不可。
只是當初自己把這一方法想得太難,甚至都沒動過自創武功的念頭。但天下事,你要不去做的話,就有千百個理由,覺得它難得不行,但如果你著手做了,再難的事也會漸漸變得容易。
想通了這一點,喬一帆哈哈一笑,又隨手解開了第二個錦囊,這個紙張上面仍然是一個大大的“易”字,下面一行小字:
周易者,群經之首,萬法之源。
喬一帆心中明白,這是道人讓自己從《周易》之中,探究武學至理。喬一帆小時候讀過《周易》,卻不求甚解。這一次,他在附近的君山找了一個山洞,渴飲山泉,饑食野果,一邊勤練道人所教的呼吸吐納之法,一邊精心研究《周易》,歷時三年,終有所得。
喬一帆心想,武以力為尊,所以要創出一門壓制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武學,必須抓住“力”這個核心。而《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卦為主,乾代表著陽剛,乾卦就代表著陽剛之氣,陽剛之力。所以用《周易》乾卦的至理,當可創制出一門充滿“力”的武學。
至此,武學、易理豁然而通。喬一帆左掌劃圓,右掌直勢。這是一招“見龍在田”,雖是守勢,卻也顯示出淵渟岳峙之勢,正合了“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之意;接著反手橫劈,掌風獵獵,正是一招“神龍擺尾”;忽然又躍至半空,居高下擊,這是一招“飛龍在天”;落地之后雙掌交替連拍,這是“密云不雨”……直到最后一招,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畫個個圓圈,向外一推,正是第二十八招“亢龍有悔”。
到這一招“亢龍有悔”,喬一帆覺得所有招式變化已經窮盡,又合了“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便不再演變新的招式。而這套掌法的招式名稱,多從乾卦中來,且冠以龍之名,所以就命名為“降龍二十八掌”。降龍掌有二十八式,招意也對應天上二十八星宿。
喬一帆將降龍二十八掌又練了十遍,自覺漸漸圓融。此時他心中已若有所感,便微笑著打開了第三個錦囊,果然其中紙張上還是一個大大的“易”字,下面一行小字:
易者變也,千變萬化,存乎一心。
其實就算沒有這個錦囊,喬一帆也知道接下來的重點,在于運勁使力。這“降龍十八掌”招式簡明,一目了然,然而其中運勁發力的技巧,還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千變萬化,克敵制勝。
這一次,喬一帆足足用去七年時間,才將降龍二十八掌每一招的運勁發力,演繹至完美無缺。功成之日,他走出山洞,發出一聲長長的嘯聲,在洞庭湖上久久不絕,君山上空本來布滿陰霾,在他這一嘯之下,竟然片刻間風流云散,露出朗朗晴空。喬一帆心知自己已經達到了天人交感的境界,心想武道同源。
于是,喬一帆重回丐幫。又一年,喬一帆參加少林寺英雄大會,以降龍二十八掌力挫群雄。在最后的決戰中,少林寺達摩院首座玄澄連施“無相劫指”、“大力金剛掌”和“袈裟伏魔功”三項絕技,喬一帆全部以“降龍二十八掌”應對,最后兩人打成平手。
但玄澄和觀戰的方丈都知道,喬一帆并未使盡全力,因為他自始至終,都只是把降龍二十八掌的前十八掌反復用來用去,最厲害的“亢龍有悔”卻沒有出手一次。方丈在心中仔細推演,發現就這十八掌,已足以與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任何一門抗衡。換言之,降龍二十八掌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經過此次英雄大會,少林寺承認丐幫有與它分庭抗禮的實力,于是漸漸的,少林和丐幫,成為武林中并駕齊驅的兩大勢力,玄澄大師為了少林門楣與江湖地位,閉關修練,短短幾年竟練成七十二絕技的十二項絕技,還有本易經經,玄澄大師也初進門檻,被江湖人成為少林山三絕神僧。
數十年后,第二代丐幫幫主也是武學奇才,不但學全降龍二十八掌,還自創了一套把狗棒法。
一百年后,又一位叫蕭峰的天才人物,與他的二弟虛竹,刪繁就簡,撥亂反正,提取了二十八掌中最厲害的十八掌,創出絕學降龍十八掌。后來,還有一位洪七公學會了前十五掌,以后三掌已經失傳,洪七公按著道經與周易八卦,又自創三掌,補全了降龍十八掌,再往后又有郭靖大俠,雙手互博,同時能使降龍十八掌的任意兩掌,把降龍十八掌大放異彩,流傳出襄陽城破的故事。
本作品由創文網首發,只在QQ閱讀與起點中文網上發表,其他平臺均為盜版抄襲侵權。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新書上架《大明王朝恭愍太子朱文奎傳奇》,QQ閱讀每章結尾,都有推薦票,這個是免費的,每天都可以投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