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煙籠洛神裝
- 后起之繡
- 一言
- 2254字
- 2021-06-13 09:43:28
經乙的動靜讓經緯心中受亂,弟弟本來就不適合來這種地方,是她非要讓弟弟來碰碰運氣。
經緯回頭看到經乙滿頭大汗的樣子,心里很難過。四目相對,經乙卻主動避開了眼神,轉身去了登記室,去完成最后一項比賽流程。
宮老太太見經緯東張西望,擋住了她的視線,嚴肅地提醒她道:“比賽就要有比賽的樣子。”
張思怡見經緯被提醒,心中大喜。可是,讓她不解的是,宮老太太自站到經緯身側后就不走了。
蘇唐也不明白宮老太太為何一直盯著經緯不放,站在三樓上的他望著樓下對岸出神。
經緯正在進行穿針引線的比賽項目,擺在她面前的是細膩到難以看清的蠶絲線。雖說穿線時,線越細就顯得針頭越大就越好穿,可是,凡事都講究一個度,線太細太輕盈,就會像野馬一樣難以馴服,不管是蠻力還是巧勁兒都很難讓線頭從針孔穿過去。
宮老太太很佩服經緯能把繡線劈得這么細和均勻,但她又該怎么面對自己挖的這個大坑?
每個繡娘的比賽區域都放有一個攝像頭,她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可經緯卻沒有絲毫緊張之色。
經緯從托盤里取出一根劈好的絲線,手輕捏著針尖,針尾在平鋪掌心的線上輕輕碾過,眨眼的功夫線就穿好了,根本沒有出現宮老太太擔心的那些情況。
接著,經緯用同樣的方法繼續穿針引線。
對整個比賽項目來說,穿針引線恐怕是最沒意思的項目了,可宮老太太就是舍不得挪眼,因為這些針線到了經緯的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樣,變得靈動起來。
不過兩分鐘功夫,經緯就穿好了一整盒針線,并將它們插在布包上。密密麻麻,像初生的小刺猬。
時間已到十一點,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個小時,多數繡工都正在認真地進行構圖這一項目。
第一輪比賽的所有項目中,構圖是最復雜最考驗技術的,耗時也應該是最長的,成熟的刺繡人會把更多的時間留在這個項目。但因為前面幾個看起來簡單的項目,因為賽方設置的種種難關而耗費了大量時間,比如有人在鋪緞子時才發現繡架上毛刺太多,軟緞被劃出了絲,為避免出現更多滑絲,只好拆了重來。在破錦的時候,追求數量,導致繡線劈得不均勻,為了挽回評分,只能在后面的劈絲過程中變得極為謹慎,試圖每一個動作都像慢鏡頭畫面,白白多消耗了很多時間。
那些不成熟的繡娘耗費了時間,宮老太太并不覺得可惜,她不明白看上去挑不出什么毛病的經緯為何不認真比賽,非要東張西望,以致拖到現在才開始構圖。
時間不夠用,構圖就會馬虎,偏偏刺繡之事講究細致耐心,打不得半點兒馬虎眼。做事拖拉,性情卻急躁的人注定成不了蜀繡名匠,宮老太太絕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消耗在這種人身上。
宮老太太遺憾地輕輕嘆息一聲,往張思怡的方向去了。
張思怡眼前的圖樣已經有了輪廓,看得出是一幅輪船圖。
船是刺繡中時常用到的素材,因為它寓意一帆風順、千帆競發,屬于不會出錯的答案之一。穩、妥,是宮老太太很看重的刺繡人品質,她對張思怡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張思怡選材穩妥,落筆細膩,可見平時沒少在美術上下功夫。
宮老太太很滿意,眼角自然而然地浮起欣賞的笑意。
張思怡無意間抬眼,正巧碰上宮老太太欣賞的目光,嘴角浮起得意自信的微笑。
宮老太太從經緯身邊走開后沒多久,蘇唐繞到了經緯的身后。經緯畫得認真,并沒有注意到蘇唐。
經緯自知時間不夠,緊擰著眉,像在沖鋒陷陣似的。但手上的筆觸未有絲毫凌亂,一筆一劃都沉穩有力。
其實,刺繡人構圖無需達到畫家的標準,只需要做到專業,能讓刺繡人憑著構圖繡出作品,依照構圖繡出的蜀繡作品能具有藝術觀賞性就夠了。但是,經緯的筆觸太靈動了,一筆一劃都非常細膩,無需添上針線就足夠動人心魄了。
她畫的是一個古代女子,眉眼含情,藏著化不開的愁緒,朱唇微啟,欲言又止。衣袂輕盈,隨風而動……
此圖占了整個軟緞的二分之一,左右距離一致,單就神韻上來說,略有不足,因為太對稱,有些呆板。不過勝在她勾繪的女子非常靈動,足以彌補這一缺點。
“洛神?”蘇唐情不自禁地輕念出了聲。
經緯聽到聲音,回頭,看見蘇唐時她視線一顫,眼中頓時有了星光。
經緯沖蘇唐微微一笑,接著低頭繼續構圖,有刺繡人已經完成比賽,離座時發出的輕微動靜在安靜的賽場內顯得尤為清晰,牽扯著其他刺繡人敏感的神經。這種場景就好像考試的時候,一旦有人提前交卷,其他人就會心生不安,也想快點完成,還真是玄學。
蘇唐發現經緯并沒有受到影響,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筆觸不急不緩,干凈利落,和宮老太太看到時判若兩人。即便如此,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此細膩的構圖幾乎是不可能。
蘇唐為她感到遺憾。
經緯換了一支筆尖稍粗的打稿筆,筆放在距邊沿三厘米處落筆。
她——增大了整幅圖的面積!試圖把洛神周圍的景也勾繪出來。
經緯這么做已經不是大膽的問題了,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懂量力而行,也不懂及時止損。
此刻,距離比賽結束還只有八分鐘,張思怡站起身,示意工作員她已經完成比賽,可以去登記室進行下一個流程了。
張思怡看了一眼經緯的圖,頓時被圖的精美細膩給怔住了。
刺繡前打樣時構圖所用的作畫方式被稱為工筆畫,講究的就是個細膩和逼真,經緯圖上的神女尚未上色就已達到了細膩和逼真兩個要求,更重要的是,畫中神女靈動自然,顧盼生姿,神韻一絕。
相比之下,張思怡所作的圖——呆板了,中規中矩,并不出彩。
不過,當張思怡看到經緯的圖直到現在還只是個半成品,且她不急著收尾,還想著擴張圖稿的面積時,嘴角輕蔑一笑,人心不足蛇吞象。
張思怡高高興興地往登記室走去,誰料宮老太太從工作員身后走了出來,年事已高但眼睛有神韻,不怒自威。
工作員提醒張思怡:“你跟宮老太太去一趟。”
張思怡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要被區別對待,更不明白宮老太太為什么板著個臉。
張思怡忽然想到了什么,嚇得后背發涼,右手緊張地貼在了裙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