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戰捷
- 大秦之征戰萬界
- 子乙令
- 2024字
- 2021-03-02 17:33:15
第五十七章 戰捷
見此情形,前軍被沖擊,卻是無陣地可守,重騎兵發起沖鋒卻是連帶著單于被陷在敵軍陣前。
撻拔圣不禁口中喃喃喃喃道:
“這是匈奴的滅頂之災嗎?”
“這便是大秦的實力嗎?”
撻拔圣心中清楚,自冒頓以三萬步卒在前作炮灰時,此戰便已經落下了帷幕,匈奴必然戰敗。
而此刻冒頓也發現了秦軍的打算,但苦于兵馬俑在前阻擋,他意在沖殺,甚至以三萬不足作為炮灰,但眼下盡是毫無建樹。
此刻的冒頓是心中又驚又怒,但卻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白起帶領秦軍步卒向前突進,兵馬俑拖住了匈奴大軍鐵騎。
冒頓眼下進退兩難,被拖住無法進行沖鋒的重騎鐵甲,頓時毫無作用。
只能任由秦軍步兵沖擊,而后馬上肉搏應策。
此刻秦軍戰鼓再次擂響,鼓聲沉悶而悠長,隨著鼓點聲傳開,秦軍齊聲大喝!
嘶吼聲震天,白起策馬在前,為首帶兵攻殺向前方。
匈奴重騎兵不能沖鋒,變成了一個個活靶子。
高坐馬上的匈奴鐵騎眼下無法沖擊,只得讓秦軍激進上前攻殺,而后身下戰馬被秦軍一一斬落。
兵馬俑還在發揮奇效,刀槍不入的他們,硬生生在匈奴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伴隨著攻伐不斷,這些兵馬俑的威力也開始不斷顯露。
像是那身高兩米的兵馬俑,以及那征殺在前,一記重劍將一具鐵騎連人帶馬一同劈砍成兩截!
冒頓仰天長嘯。
心中悲愴萬千,高喊道:“后撤!”
“全軍后撤!”
但為時已晚,白起已經殺到了近前,堂堂五萬重騎鐵甲,眼下竟然是活生生被陷住在步卒之中。
匈奴鐵騎無法脫身,只得與秦軍下馬肉搏。
短兵相接配合上兵馬俑在前廝殺,剎那間匈奴這五萬鐵騎便成了一潭死水。
“我是冒頓,我是匈奴單于!”
“我怎會敗在此處?”
“哈哈哈……”
冒頓慘笑出聲,而后提刀上前廝殺搏命。
而此時匈奴前軍之中,秦軍鐵騎已然征殺上前!
紛亂之中拓跋圣碰到了沖鋒向前的蒙恬。
亂軍之中,敵將首級必然是重中之重!
而蒙恬見到他把身身上的服飾頓時明了,此人身份不簡單!
不由分說蒙恬率領重其調轉方向,朝著撻拔圣所在方位發起沖鋒。
又是一番激烈廝殺,但局面卻是一邊倒。
秦軍中有兩大殺器,一是弓弩箭士。
弓弩箭士,在秦弩的威懾之下,三百步以內,無論什么兵種都難以擋住一波攻勢。
萬箭齊發間,就是重騎鐵甲都得暫避鋒芒。
秦弩的殺傷范圍很大,以至于在匈奴軍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寧愿對上千萬鐵騎,也不愿與千余秦弩碰面。
但實際上大秦第二殺氣卻恰恰是那重騎鐵甲!
秦國以冶煉銅鐵的技術發達于諸國。
對于大秦來說,青銅鐵器都是國粹!
如此一來,不論是戰士身上的鎧甲,還是手中兵刃,比起匈奴等蠻夷來講,都是精中之精。
并且大秦的重重騎鐵甲連戰馬也一并,將其武裝覆甲。
于是乎,大秦的重器鐵甲可不像是匈奴那般。
說到殺傷力,秦軍一萬鐵騎可敵匈奴三萬鐵騎!
三倍差距,卻能游刃有余,這可不是說笑。
而眼下秦軍的重騎鐵甲已然殺到了匈奴軍中。
對于匈奴來說,戰場是臨時搭建的陣地,也毫無防范措施,所以說根本擋不住秦兵的重騎鐵甲,一個回合便已然是將其沖擊得潰散開來。
蒙恬徑直朝著撻拔圣追殺而去。
眼下的情形,匈奴軍已然是大敗!
而本該是這場戰爭的主角的嬴政,此時正獨坐軍帳之內孤坐沉思。
對此戰的結果,嬴政心中早有了定數。
與白起徹夜長談此戰布兵情況,嬴政心中已經是早有定數。
可以說,對于前軍此戰,嬴政心中有著十成的把握將其拿下。
當然,這也算得上是嬴政對白起的信任。
但眼下秦軍人數占有優勢,地形占有優勢,天時地利,加上士氣大振,自然是銳不可擋,所以匈奴敗亡,也是此戰注定的結果。
嬴政心中,倒是覺得理所應當。
否則大秦銳士這四個字以后就不需要再用了。
而戰場東側,匈奴鐵騎還在苦苦掙扎。
但無論鎧甲如何厚重,也擋不住人屠白起的亡命徒殺。
白起廝殺在前,冒頓咬牙連忙后撤。
匈奴大敗,秦軍前線大捷收官!
冒頓再次毫不猶豫的舍棄下數萬重騎鐵甲亡命而奔逃。
而匈奴錢軍方向也被秦軍重騎鐵甲沖得七零八落。
數十萬大軍不顧軍令,還是向后紛紛潰逃而去。
自從兩次連番潰敗,并且匈奴單于冒頓以三萬將士做炮灰時。
那時起匈奴軍心便已然潰散的粉碎。
而后,冒頓朝前沖擊,緊接著再度潰逃。
到這時,匈奴大軍依然不能以軍隊相稱,士氣渙散,再無爭雄之心,數十萬人成了一群烏合之眾。
或者說,一盤散沙士氣全無的軍隊,甚至還不如一群烏合之眾!
匈奴潰逃而走,冒頓逃亡而去,但匈奴五萬鐵騎卻活生生被留在了戰場。
此舉算得上是丟車保帥,匈奴損失可謂是無比慘重!
白起并沒有率兵追擊而去,畢竟眼下乘勝追擊,也難有建樹。
眼下的匈奴大軍已無再戰之力。
而戰場上被圍困的五萬匈奴鐵騎,還等著他去收拾。
此戰大捷,前軍就此落下帷幕
而冒頓則帶著剩余不足三十萬的匈奴大軍,朝著北方潰逃而去。
七日前匈奴大軍氣勢洶洶,揮兵南下。
單于冒頓,甚至心中有打算,屆時會兵南下征伐中原地帶。
但如今的結果卻是,大軍剛到前線不足兩日時光,便折損接近半數,而后全軍軍心潰散,再無一戰之力,朝著北方潰逃而去。
毫無疑問,這會是天大的笑話!
而此時的東側戰場戰斗也落下了帷幕。
扶蘇多年的苦心經營,換來的是這三千人的戰場搏命。
毫無疑問,這三千號人雖然在軍武之中被視作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