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此韓信非彼韓信
- 萬界包工頭
- 月半油月半
- 2093字
- 2020-12-30 17:56:25
第四十六章 此韓信非彼韓信
“吱吱~”一股電流從黑棍頭上冒出,再看那嘍羅。
人像斷了線的風箏,直接倒飛在空中,然后重重地摔在那伙人中間,身子還在一抽一抽。
哇,有妖法,七八十號流匪看見自己人,被隨便一碰,就從空中飛回來,忍不住大叫一聲,轉頭就跑,只有領頭那個和躺在地上那個沒跑。
躺地上那個還沒緩過來呢,領頭的那個也許想跑,也許還在硬撐門面,用刀指著林秋和田峰,“你們,到底什么人?”聲音中能聽出一絲顫音。
“你剛才不是問過了?不是要砍翻我們嗎?”田峰故意調戲他。
“這,這,我,我和你們拼了。”一邊說,那人一邊舞動雙刀過來。
“田峰,你小心點。”林秋叮囑。
“明白,”田峰將安全帽戴好,手拿警棍迎上去。
兩人一交手,看得出,那領頭土匪確實學過,兩柄刀上下翻飛,刀刀取田峰的胸腹之間,田峰憑著自己身手靈活,以及手上的警棍,主要護住自己面部。
不過幾刀砍在田峰身上后,領頭土匪臉色大變,一個三花護頂擋住自己要害,往后連跳幾步,跳出站圈站定。
“你,你,刀槍不入?”
田峰哈哈大笑,“是啊,怎么啦?”
那人噗通一聲雙膝下跪,磕頭如搗蒜,嘴里念著:“神人饒命,小的無知,冒犯神人,還請大人不計小人過,饒我一次吧。”
田峰側過頭朝林秋眨眨眼,撩開衣服一角,林秋瞥見他里面穿了件防刺服,也不由哈哈笑道:“我到沒想到。”
“嗯,饒你也行,先說說你的情況,還有,那些都什么人?”
“不瞞神人,小的原來是燕王藏荼的手下,燕王可是被今上滅掉了,小的也沒法,帶著手下這些兄弟,東躲西藏,靠打家劫舍勉強糊口。”
“去年到了咸陽這邊,原來是想大家都隱姓埋名,當個農民混口飯吃,哪想知朝廷對謀反的人查得緊,我們一時走投無路,嘯聚在山林里。”
林秋道:“燕王謀反,沒掀起多大浪花啊,怎就不放過其它人呢?”
那人哭訴道:“株連九族啊,株連。”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名叫韓信。”
這下震驚的是林秋了,“你說什么?你是韓信?韓國的韓?信函的信?”
“正是小人,不敢欺瞞。”
那個大名鼎鼎的韓信,那個統兵打敗項羽的韓信,怎么出現在這里?
無暇多想,林秋說:“你們如果沒干過傷天害理之事,以后還是要找份糊口吃飯的事情,別再做強盜了。”
“可是,我們無處可去啊。”
“如果你和你那些手下愿意的話,可以到我們工地來幫助打打下手,我們反正多你們不多,少你們不少,給你們個改正機會。”林秋腦子里還在想,這人怎么會是韓信的事,一邊就脫口而出。
這個叫韓信的一聽,林秋這里愿意收留,這些個可是神人啊,有了他們的庇護,今后日子不會難過。
立即連續磕頭:“神人啊,謝謝你們,我愿意。”
林秋工地上全是自己帶來的人,如果有一些古代人在里面輔助小工,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最重要的原因,他一時想不明白,韓信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韓信是蕭何發現的,也是蕭何向劉邦舉薦的大將,在和項羽的戰爭中,韓信是主要的功臣,尤其是著名的十面埋伏,全是韓信的計謀。
按理,韓信早就出現了,怎么可能等到自己呢?
等到幾天后,林秋才知道自己鬧了個烏龍,怪只怪自己對當時歷史知識了解得不深。
那天他碰到了蕭何,老頭聽完林秋這樣那樣一說,當即哈哈大笑:“林公子,你這個韓信非那個韓信,此韓非彼韓啊。”
原來這個韓信和真正大將軍韓信同名同姓,而真正的韓信目前已經被封為楚王,到了楚地上任。
林秋一拍腦袋,自己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怎么就沒想到這層呢,當即也是哈哈大笑。
然而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
自從平定諸王叛亂之后,劉邦并沒有高枕無憂,還有個心腹之患未能除掉,那就是大將軍韓信。
楚漢相爭,表面是劉邦項羽之爭,但是重大戰役的功勞都應歸功于韓信。
韓信這人雖然出身貧寒,卻成為這個時代一顆璀璨耀眼的將星,后人評價他“王侯將相,國士無雙。”
項羽是蓋世英雄,但他最大的錯誤沒有看上韓信,讓韓信投奔到劉邦這里,如果當時韓信一直在楚軍這邊,最后的結果還真不好說。
韓信到了劉邦這里,開始也沒受重用,一氣之下又要離開,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樣一出。
等到楚漢大戰正式開始后,歷史給了韓信一個大舞臺,而他也不斷用自己的能力,演出了一場又一場的好戲,終于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漢在消滅魏國的過程中,韓信的大軍來到黃河岸邊,魏國的部隊隔河扎營,兩軍對峙。
韓信帶著手下騎馬在岸邊來回觀察梭巡,用馬鞭指著對岸,“此處叫什么名字?”
“稟將軍,此處是晉關,對岸是蒲坂。”
“喔。”韓信輕哼一聲,然后帶人策馬向前而去。
當天晚上,漢軍開始在晉關安營扎寨,并且收集渡船,準備渡河作戰。
魏國軍隊看到漢軍正在準備,立即也行動起來,將所有主力集中過來,準備在漢軍渡河到一半時候,發起沖鋒。
半渡而擊,這是兵法中的一招,已經被無數次證明,是效果極好的戰術。
魏王豹沉浸在自己戰術成功的想象中。
斥候來報:“大王,漢軍已經在上游渡河,我們守不住啦。”
魏王豹帶領將士趕往渡口,只見對面營帳依然,收集的船只還河上飄蕩,但是生息全無。
原來韓信連夜帶領部隊撤出,往上游移動,在十里地外,他早已經安排好各類木質的盆和腌菜的大甕,讓將士坐在里面,隨著水流飄向對岸。
先頭部隊一登岸,立即建立灘頭陣地,快速建立起營帳和外圍防務,然后大部隊一批一批的連續登陸。
等到天亮,對方斥候發現漢軍這里異常,再去報告,韓信部隊已經完成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