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清君側
- 萬界包工頭
- 月半油月半
- 2049字
- 2021-02-18 10:41:0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清君側
程果有些得意地將手高舉,要讓馬上的劉玄等人看清楚。
殺王莽,一個是為了自保,一個也是墻倒眾人推,還有個是可以向更始交投名狀,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確認是王莽的頭顱之后,王鳳在馬上悄悄對劉玄耳語了幾句。
劉玄眼睛一瞪,厲聲叱責:“胡鬧,王莽無論如何,也是新朝的皇帝,即使下臺,也要好生對待,你又是何人,竟然吃著新朝的飯,割下他的頭顱?”
程果不由一怔,又聽劉玄說:“若你今日之前,舉義反王莽,可以擔得上一個義字,而我等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你再殺他,莫不是心存狡兔之意?”
程果被搶白得不知如何回答,只聽王鳳在馬上一聲斷喝:“此人心存不軌,作為新朝子民,早不反晚不反,偏偏此時反,有賣主求榮之嫌,來人,拿了。”
不等程果爭辯,早有兵卒過來,將其五花大綁。
隨后又有搜索士兵,抓了一大波新朝官僚過來,其中便有五威司命府的陳崇等人,全部被帶去城外俘虜營暫時安置。
一行人在士卒簇擁下,騎著馬緩步進入皇宮中。
皇宮中那些來不及逃走的伺官和宮女等,早就在兩邊跪接,人人渾身發顫,頭都不敢抬起。
武關城外,正在發怒猛攻的赤眉軍,兩天后也得到了常安失守,王莽被殺的消息。
樊崇正在自己大營內生著悶氣,聽到此信后,想了會,然后下令,停止攻擊,他需要觀望下。
樊崇雖然生長在海邊是一個打魚出生,但他粗中有細,并不是純粹的莽夫。
王莽一死,新朝滅亡,整個天下形勢又是一變。
現在等于是更始政權掌控天下,接下來就是宣布更始改朝換代,在洛陽,還有更始的蕭王在,這就把赤眉包圍在武關城下了,形成東西夾擊。
如果蕭王劉秀揮兵西來,那赤眉就很危險了,所以樊崇需要觀察下,更始到底接下來怎么行動。
消息在幾天后就來了,樊崇的心頭石落地了。
劉秀的信是直接寫給樊崇的,大意是,當時我們雙方的約定還是有效的,推翻王莽后我們論功行賞,但是更始帝這邊出爾反爾,自己的隊伍進了武關,卻反過來將你們赤眉軍擋在外面,這種做法我是不認可的,太不講道義。
雖然我還是更始的蕭王,但我對此做法有意見,我認為,現在應該開武關門,讓我們赤眉軍兄弟也進入關中常安,然后再大家商議如何分配。
所以,樊將軍,你放心,如果不讓你進武關,我劉秀絕對按兵不動,只有大家公平分配好利益后,我才會聽更始帝的調動。
這信等于給了樊崇打了強心針,告訴他你放心攻,我后面保證不動,解了樊崇的后顧之憂。
一切果然如預料那般,在拿下常安消滅王莽后幾天,更始帝劉玄就開始昭告天下,同時開始大肆封賞。
劉秀的信給樊崇吃了定心丸,更始帝的封賞則刺激了他,他既然背部不再有威脅,則更是想要快點進入關中,于是再次下令猛攻武關。
更始這邊,一面依據武關天險拒敵,一面頻頻催促劉秀西來攻擊赤眉軍,在常安城內,又要平定前朝勢力,內部又面臨封賞帶來的問題。
更始前身是綠林軍,最初的根基是賊寇和世家子弟等各種勢力組成,天下板蕩之時,大家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因此都相安無事。
等到攻下常安,天下看來已定,這個時候,誰付出多誰付出少,功勞和利益之爭,開始漸漸露了苗頭。
劉玄其實是傀儡,當初也是王鳳等人,因為要豎“復高祖之業”大旗推上去的,所以主要的利益分配都是由王鳳做出的。
雖然此次進常安的絕大多數都是王鳳手下,但他們之間也互相不服。
其中矛盾最深的就是申屠建、趙萌、張茂、成丹和李松等人。
這些人中,申屠建是王鳳妥妥的鐵桿,因此得了中郎將職位并俸祿六千石,同時常安城附近良田萬畝都給了他。
其他人自然不服,仗是一樣打的,就是因為你緊跟大司馬王鳳,所得比別人都要多。
于是就有人在更始帝劉玄面前說壞話了,一來二去,這劉玄還真聽進去了。
想來劉玄做這個傀儡皇帝也是夠了,眼看王莽都死了,還在聽人擺布。
這個申屠建,眼睛里只有大司馬,而沒有更始帝。
難道劉玄動不了王鳳,還動不了你申屠建嗎?
趙萌雖然當年也跟王鳳,但后來娶了劉玄之女,成為劉玄的女婿,這個時候出來幫老岳父了。
他假傳劉玄旨意,要申屠建入宮議武關軍情。
申屠建哪里會想這些,他的大樹是王鳳,帶著兵器就搖搖擺擺進了宮。
一進來,就被埋伏好的刀斧手按住,繳了兵器,趙萌代劉玄宣布:“申屠建,目無皇上,帶刀入宮,犯下欺君謀逆之罪,斬。”
申屠建還欲申辯,一刀已經落下……
想當年,這個申屠建積極參與王鳳對劉縯的絞殺,沖在第一線,沒料到,自己今日也被人設計殺害。
城里大司馬府接到消息,王鳳勃然大怒,立即點兵向皇宮而去,而此時宮門早已經關閉。
趙萌部隊也趕到皇宮前護駕,雙方人馬在常安城中直接互相開戰。
姜還是老的辣,一打起來,王鳳部訓練有素,進退調度皆有方,趙萌這里不敵。
劉玄只得帶著一家老小,從后門逃出,在趙萌潰兵的掩護下,跑出了常安。
常安城北駐扎著李松、李泛部,李家兄弟本是關中望族豪強,過去是嚴尤的親信,因為嚴尤被逼跑后,眼看關中不保,臨死起義反王莽的部隊,有萬人之眾。
更始帝和王鳳進了常安,對這種起義部隊并不信任,直接安排在城外駐扎。
李松一見更始帝在趙萌的護衛下,逃出常安,立即起兵保護,然后又聯絡了還在觀望中的當地其它豪強,人數大概又湊到五萬眾,當天便反推常安,當然此時的名稱叫“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