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要亡王莽
- 萬界包工頭
- 月半油月半
- 2043字
- 2021-02-17 09:56:51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要亡王莽
朱由也是嚴尤手下的大將,跟著嚴尤很多年,立下過汗馬功勞。
他的目的是很清楚,堅決執(zhí)行嚴尤臨走時候的命令,將東部的赤眉軍擋住。
當嚴尤知道西面的更始綠林開始進攻常安時候,就明白最后的決戰(zhàn)到了,無論如何,常安是王莽的首都,是王莽權(quán)力中心。
失去常安,王莽就失去政權(quán)的合法性,因此,王莽是一定要守住常安的。
但是王莽的全部力量都在嚴尤身上,真正常安的守軍不過數(shù)萬人,而更始綠林從洛陽出發(fā),幾乎是傾巢而出。
所以嚴尤一定要分兵回救,只要擋住東面的敵人,他二十萬大軍回去救援,誰勝誰負不好說,如果勝了,則西面的更始綠林就被滅了,也算是了了心頭一大患。
雖然東面有赤眉軍和更始蕭王劉秀,但嚴尤的計劃,一個靠黃河加上武波的大軍,另一個靠朱由的隊伍,分兵擋住,雖然不至于獲勝,但自保問題不大。
朱由明白老領導的意思,因此他的營地建設非常巧妙,幾十個營地呈現(xiàn)犬牙排列,互相之間交錯。
營地和營地間,都有深壕相連,壕溝外面,則是連續(xù)的拒馬樁,各個營地圍墻之上,用弓箭手和強弩機組成了遠程火力網(wǎng),拒馬樁之后,還有長槍兵和步兵的混合小隊。
他這里沒有黃河可以做屏障,因此在營地防御這方面,反而做得更扎實。
赤眉軍第一波人馬來襲,朱由在營墻上看得仔細,大概有萬把人的樣子。
這些人個個看上去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手上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樣,有長有短,每個人臉上都畫著兩條鮮紅的眉毛,貌似神怪般。
這波人還沒靠近營地,就被弓箭射成刺猬般,前面死了一大批,然后像退潮一樣,又快速地向后退去。
沒過多久第二波人又來了,不過此次吸取了教訓,沖在最前面的那些,頭上有的頂頭盔,有的頂一個不知什么做得帽子,更夸張的有頂鍋子的,當然這批人又被打退了。
就這樣,三天里,來來回回地沖殺,赤眉軍在朱由的營地前扔下了不少尸體,但是沖鋒的人卻一點不見少,而朱由在城墻上皺著眉頭,對方人數(shù)有增加的趨勢。
朱由的判斷不無道理,三四天戰(zhàn)斗后,他發(fā)現(xiàn)這些赤眉軍,似乎并沒有很強攻破營寨的意愿,沖一下,一看不對,立即就撤,過會再來。
朱由派出斥候,到四邊巡視,回來的消息讓朱由更是憂上心頭。
他扎營的位置,在荊山以北,正是從山東通往河南的平原必經(jīng)之地,可是赤眉軍都是這一帶原住民,對地形的熟悉度遠勝于他。
這邊不斷攻擊,而另有一部分已經(jīng)入了荊山,從后方繞過了朱由的駐地。
這是一件討厭的事情,朱由心道。
赤眉軍如果繞道身后,可以繼續(xù)向西威脅常安,也可以回首夾擊,還可以封鎖西邊過來的糧道,自己則成了孤軍。
當看到武波孤身逃回自己這里時候,朱由的心徹底涼了。
他現(xiàn)在面對的不但是赤眉軍兩頭的威脅,來自北面劉秀的威脅也在面前,而且朱由知道,劉秀的實力比眼前的赤眉更強悍。
“當今之計,你我只能放棄這里,保存實力,往西接應大司馬。”
朱由和逃回來的武波商議著,與其這樣被耗死在這里,不如回頭接應嚴尤,等到大軍匯合在一起,到常安附近組織防守。
兩人相議,直接撤退恐怕也不行,到時候引起手下恐慌,反致大敗。
因此兩人的策略是邊打邊撤,走走停停,逐漸往西而去。
所以這條線上,戰(zhàn)斗不斷,但是強度都不是很大,朱由的大軍不再固守一地,慢慢往西,靠信陽往襄陽,接近洛陽,沒多久又向武關方向退去。
赤眉軍則是一路跟著下去,沿途又繳獲朱由的許多輜重,這仗打的頗有油水,赤眉軍更加起勁。
劉秀這段時間按兵不動,他一直在重新編制和操練他的兵卒。
現(xiàn)在他可以挑選一下了,幾十萬的人馬,那些過去的老兵油子,或者臨時抓壯丁來的,沒有戰(zhàn)斗力的,都被他解散了。
有效兵卒二十萬,對劉秀來說足矣。
他的部隊訓練有序,糧草充足,在他手下當兵,每人都能吃飽,因此,當那些不合格的被淘汰掉時候,那些人還頗有不舍,同時留下的人,則更加努力精進。
天下最強悍的一支部隊,已經(jīng)呼之欲出。
與之相反,王莽的部隊已經(jīng)毫無士氣,除了大司馬嚴尤一路西退,還在阻擋更始綠林的進攻,常安附近的守衛(wèi)已經(jīng)人心四散。
這年新春才過,劉秀就占據(jù)了黃河兩岸,精兵步卒二十萬,猛將百員,其中有后來的云臺二十八將。
到了春天,嚴尤的部隊退過宛城,在武關和更始綠林的部隊交戰(zhàn)了數(shù)次,雖然互有勝負,但嚴尤隊伍因為士氣不高,傷亡慘重。
當嚴尤得知,武波已經(jīng)全軍覆沒,朱由也守不住東面赤眉軍,而是邊打邊撤,向自己主力靠攏,不由老淚縱橫,仰天長嘆。
“非老夫無能啊,這天下已經(jīng)容不下新朝了,新朝要亡啊。”
和他有相同感嘆的,是在常安皇宮內(nèi)的王莽。
這幾年時局越來越亂,他開始漸漸感到有心無力了,他已經(jīng)看到當年漢朝諸多的弊端,正是抱著要改變這一切的想法,他想出了種種辦法。
可以說,他是為這個天下鞠躬盡瘁殫精竭慮,可是這天下人怎么都不明白呢?
都說他篡奪漢朝,可漢朝眼看就窮途末路了,有什么好呢?
到是那個據(jù)說來自后世的林公子,曾經(jīng)和自己說過,步子不要扯得太大,容易扯著蛋蛋。
想到林秋,王莽火不打一處來,明明此人是神人,手段了得,也能體諒自己的心思,可就是不愿幫助自己。
還說自己和他是一路人,可就是這個一路人,卻是要到這里找替代自己,要找一個自己的對頭。
現(xiàn)在,戰(zhàn)火已經(jīng)燃燒到了武關,“天要亡我啊。”